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61.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一线方案化疗,分析外周血CTC、VEGF的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的关系,并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CTC、VEGF与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和TNM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关(P<0.05);80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51.25 %(41/80),疾病控制率(DCR)为71.25 %(57/80);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CTC和血清VEGF水平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RR、DCR的影响因素(P<0.05);COX分析分析表明:肿瘤中、低分化、CTC阴性、VEGF降低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ORR和DCR提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CTC、VEGF检测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近远期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属于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因此,CTC、VEGF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2.
摘要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血管生成素2(Ang-2)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情况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为肾功能代偿组(n=25),氮质血症组(n=18),肾功能衰竭组(n=21)和尿毒症组(n=12),对比四组患者VE-Cad、Ang-2、KIM-1表达情况,并分析VE-Cad、Ang-2、KIM-1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复查随访,将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照预后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存活组(n=56)和死亡组(n=2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和各指标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VE-Cad、Ang-2、KIM-1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四组患者VE-Cad、Ang-2、KIM-1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尿毒症组明显高于肾功能衰竭组、氮质血症组和肾功能代偿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E-Cad、Ang-2、KIM-1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器官衰竭≥2个、少尿、VE-Cad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ysC、Ang-2、KIM-1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CysC、KIM-1为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VE-Cad、Ang-2、KIM-1与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可以考虑参考三者水平来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三者中仅有KIM-1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一定关系,因此临床可以考虑在APACHEⅡ评分与CysC预测预后的基础上增加KIM-1指标进行判断,进而提升预后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86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放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注射用黄芪多糖25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日1次,与放疗同步,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血CA125、VEGF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1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对照组Hb、WBC、NEU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RBC变化不明显,实验组Hb、WBC、NEU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5、14天,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A125、VEGF及MMP-9表达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治疗后5、14天外周血CA125、VEGF及MMP-9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有效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A125、VEGF及MMP-9表达,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放疗所致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864.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此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报告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的其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1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接受对症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病的发病率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更少见,其发病原因不明,部分与药物、毒物或者病毒感染有关,多数病例对症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65.
内皮活性氧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NADPH氧化酶4。过量活性氧是氧化应激的主要原因,也是内皮衰老及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细胞已经进化出合适的抗氧化信号通路及时清除过量活性氧,如Nrf2/Keap1-ARE、PPARγ、SIRT和FOXO等。其中,Nrf2/Keap1-ARE信号通路是目前已知的最强大内源性抗氧化信号通路。而且,这些通路之间可以协同作用抵抗氧应激损伤并促进细胞存活。对内皮衰老和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理解有助于提供防治氧化应激相关疾病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66.
Tang YB  Wang QL  Zhu BY  Huang HL  Liao DF 《生理学报》2005,57(3):373-378
观察金雀异黄酮(genistein)替代治疗对卵巢切除大鼠心肌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影响.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经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三周将行卵巢切除术的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genistein(0.5 mg/kg·d1)、高剂量genistein(5.0 mg/kg·d-1)、17-β雌二醇(0.1 mg/kg·d-1)和模型组(100μl/d芝麻油),各组均皮下注射给药并给予不含大豆的饲料喂养6周,测定大鼠尾动脉血压、心率,麻醉后放血处死大鼠称量子宫重量;放免法检测血浆中总雌二醇,亚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心肌匀浆中NO,Western blot检测心肌中eNOS的表达以及eNOS的调节蛋白小凹蛋白-1(caveolin-1)和钙调素(calmoduli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各组间大鼠血压无显著性差异,同17-β雌二醇一样,genistein能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心肌组织中eNOS表达量和NO生成,同时genistein能明显降低内源性eNOS活性抑制物caveolin-1的表达,而不影响eNOS活性正性调节蛋白钙调素的表达.与溶媒对照组比较,0.5 mg/kg·d-1的genistein不增加子宫重量,5.0 mg/kg·d-1的genistein增加子宫重量3倍,但较17-β雌二醇(增加6倍)的作用小(P<0.01).上述结果提示,植物雌激素genistein剂量依赖性地上调心肌组织eNOS的活性并增加NO的生成,减少抑制eNOS活性的小凹蛋白-1表达.  相似文献   
867.
血管再生中的内皮祖细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u QB 《生理学报》2005,57(1):1-6
循环血液里存在一种被称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祖细胞亚群,具有在体内外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根据内皮祖细胞与其他血液细胞的粘附能力的差异和内皮祖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内皮祖细胞可通过贴壁培养和免疫磁珠筛选而分离获得。内皮祖细胞可特异性表达三种祖细胞分子标志:CD133、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当内皮祖细胞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后,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CD31)、血管内皮粘附素(VE-cadherin,又称CD144)和Ⅷ因子(vWF)表达将上调。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内皮祖细胞有利于体内内皮损伤后修复和血管再生。我们的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可修复apoE-缺陷小鼠血管移植物中的损伤内皮并且在动脉血管外膜中存在大量的血管祖细胞。然而,在机体的血管再生和动脉硬化的形成进程中,这些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和机制还不太明确。另外,有关机体内相应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如何影响内皮祖细胞功能的机制也不清楚。因此,对内皮祖细胞的归巢、释放和粘附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内皮祖细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8.
本研究通过传代培养小鼠骨髓内皮细胞系细胞,收集无血清条件培养液(mBMECCM),将其作多级串联超滤,获得分子量大于10、3~10、1~3、05~1kD和小于05kD超滤组分。进行粒巨噬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了它们的作用。mBMECCM和3~10kD组分对粒巨噬系祖细胞(CFUGM)生长未见明显影响,而分子量大于10kD和05~1kD组分促进CFUGM的增殖,分子量1~3kD和小于05kD组分则抑制CFUGM的增殖。这4种超滤组分对CFUGM生长的效应均有剂量依赖性。这些结果提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分泌若干种活性成分,分别对CFUGM的生长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9.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PKC)对大鼠离体肺动脉环张力及反应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肺动脉 ,观察在离体情况下PKC激活剂PMA及PKC抑制剂RO3 182 2 0对肺动脉环张力的直接作用 ;对氯化钾 (KCl)、5 羟色胺 (5 HT)和缺氧引起的收缩反应的影响 ;以及PMA对乙酰胆碱 (ACh)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 (EDR)和硝普钠(SNP)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 (EIDR)反应的影响。结果 :①PMA(5 0 0nmol/L)使肺动脉环产生缓慢增强、持久的收缩 ,随PMA浓度增加而增强 ,RO3 182 2 0 (5 μmol/L)可完全阻断PMA的上述作用 ;②PMA可增强肺动脉对KCl、5 HT的收缩反应 ,该作用随PMA浓度增加而增强 ;③RO3 182 2 0 (5 μmol/L)几乎可以完全阻断离体肺动脉环对缺氧的第二相收缩反应 ;④PMA(10nmol/L)在 10min内完全逆转ACh(10 μmol/L)介导的EDR ,PMA(10nmol/L)还可使ACh的浓度一反应显著减弱 ,达到最大舒张反应的一半时对应的ACh浓度 (EC50 )显著增加 ,最大舒张反应明显减小 ;而PMA对SNP介导的EIDR无显著影响。结论 :PKC在与肺动脉张力及反应性的调节有关的细胞内生物信号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30例人工流产和30例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HIF-1α和VEGF的表达。分别在缺氧(1%O_2、5%CO_2和94%N_2)和常氧(20%O_2、5%CO_2和75%N_2)条件下培养HTR8/SVneo细胞,并通过转染HIF-1αsi RNA来敲低HIF-1α。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HTR8/SVneo细胞中HIF-1α和VEGF的m RNA和蛋白表达。此外,通过小管形成实验评价缺氧及转染HIF-1αsi RNA对HTR8/SVneo细胞小管形成的影响。结果:稽留流产组织样本中的MVD显著低于人工流产(7.22±0.55 vs 14.65±1.12,P0.05)。HIF-1α和VEGF在稽留流产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人工流产组织(P0.05)。HIF-1α和VEGF的表达均与MVD显著正相关。与常氧相比,缺氧可显著上调HIF-1α和VEGF的m RNA和蛋白水平(P0.05)。转染HIF-1αsi RNA显著下调HIF-1α和VEGF的m RNA和蛋白水平(P0.05)。与常氧相比,缺氧可显著促进HTR8/SVneo细胞的小管形成(P0.05),而转染HIF-1αsi RNA则可显著抑制显HTR8/SVneo细胞的小管形成(P0.05)。结论:胎盘发育过程中的缺氧环境丢失及HIF-1α/VEGF的抑制可能是稽留流产发病的一项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