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21.
细胞移植是一种有希望的组织再生的治疗手段.多种类型的细胞已经用于动物心 肌损伤的修复中,包括胚胎干细胞、胚胎和新生动物的心肌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 骨髓干细胞、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可诱导的多能干细胞等.但是,这些用于移植的细胞 存在成活率低、在心脏局部存留少、与宿主心肌细胞不能整合和免疫排斥等问题,这 些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心脏自身存在的干细胞因为没有其他来源细胞存在的种种 问题,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种子细胞.但是,心脏干/祖细胞也有自身 弊端,包括干细胞群的细胞生物学或遗传学标志没有统一,在心肌中数量极少,体外 扩增能力有限等,因而限制了心脏干/祖细胞的有效应用.如何能有效动员和促进心脏 干/祖细胞增殖,依赖于人们对心脏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归巢的调控机制,包括心 脏干/祖细胞修复损伤心肌的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本文将就近年来在心脏再生领域中 ,心脏干/祖细胞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2.
Bai MK  Guo Y  Bian BD  Dong H  Wang T  Luo F  Wen FQ  Cui CY 《生理学报》2011,63(2):143-148
本研究旨在观察藏药红景天对高原自然环境下建立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肺血管重构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1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高原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与机制.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10天组、高原30天组、红景天10...  相似文献   
82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及血小板激活因子在维吾尔族妊娠期妇女合并DVT患者中的表达。方法:对入选对象血液中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烷B2(TXB2)、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妊娠合并DVT组、正常妊娠组、正常非孕组各组间三种因子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妊娠合并DVT的维吾尔族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的损伤;②血小板的活化和妊娠期凝血状态的改变对其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一定的关系;③为临床工作中维吾尔族妊娠期妇女DVT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4.
方小玲  章婷婷  刚君 《生物磁学》2011,(6):1013-1019
目的:了解内皮抑素(ES)转基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选择建模成功的大鼠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S转染组(I组)24只、载体对照组(Ⅱ组)20只和阴性对照组(Ⅲ组)20只。I组病灶局部注射lipofectamine-endo-pBud复合物进行基因转染,Ⅱ组注射lipofectamine-pBud复合物,Ⅲ组注射PBS用于对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异位病灶中E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blot测定ES-HA融合蛋白及E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来判断转染成功与否。用ELISA法对大鼠血清中ES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测定,用免疫组化SP法对E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进行测定,用游标卡尺对转染前后各组大鼠异位病灶的长、宽进行测量,计算体积,分析各指标实验前后的差异,观察内皮抑素转基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疗效。结果:注射相应试剂后2周,I组异位病灶组织中E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两对照组(P〈0.05),有ES-HA融合蛋白表达,且E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I组血清中ES水平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VEGF水平显著低于两对照组(P〈0.01),三组ES与VEGF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05);I组异位病灶组织中ES表达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1);MMP-2的表达明显少于两对照组(P〈0.01);MVD明显少于两对照组(P〈0.01);三组ES与MMP-2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00);I组异位病灶体积明显小于两对照组(P〈0.01)。结论: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重组质粒endo-pBud病灶内直接注射法可以成功实现E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25.
王洪彩  陈勤  刘宁  郑建彬  孙晓勤 《生物磁学》2011,(24):4932-4935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蛋白与VEGF-C的表达情况,以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作为对照。结果:maspin和VEGF-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82.7%,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13.3%、20%)和正常卵巢组织(0%、0%),maspi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高、组织学分级高、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与FIGO分期高、淋巴结转移和腹水形成有关;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蛋白与VEGF-C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maspin和VEGF-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上调,在卵巢上皮性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6.
探讨ipo13、c-kit、CD146、bcl-2和bax在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和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收集本院2010年3-7月行宫腔镜手术取得的40例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组)与40例正常内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ipo13、c-kit、bcl-2和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po13、CD146、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无论在月经周期的增生期或分泌期,EP中ipo13、c-kit、CD146和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均比同期正常子宫内膜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干/祖细胞活性异常和子宫内膜凋亡减少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关,其中子宫内膜干/祖细胞活性异常使内膜凋亡减少可能是EP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7.
目的:建立毕赤酵母重组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VEGF)的制备方法,为研究mVEGF的生物活性、抗原性等提供基础。方法:通过全基因合成方法获得编码mVEGF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PICZaA上,电转化整合到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中,用甲醇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上清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G25柱脱盐、阳离子交换层析三步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用还原型和非还原型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聚体状态,用Westelqq印迹验证纯化蛋白;通过PNGaseF酶切分析目的蛋白的N-糖基化修饰;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实验检测目的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获得mVEGF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菌株,SDS-PAGE分析可见GSll5表达的重组mVEGF在还原状态下表观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10^3,在非还原状态下约为40×10^3;经Western印迹检测,这些条带均为目的蛋白条带,能被兔抗mVEGF抗体特异性结合,PNGase F酶切后相对分子质量降至18×10^3左右,证明目的蛋白发生了Ⅳ-糖基化修饰;细胞测活实验表明,mVEGF具有刺激HUVEC增殖的生物活性。结论:利用毕赤酵母菌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mVEGF。  相似文献   
828.
目的:系统地考察小鼠胚胎循环血中造血祖细胞的发育特征。方法:应用体外集落形成实验、脾结节形成实验、基质细胞OP9或OP9-DL1共培养体系,分别考察胚胎期10.5d(E10.5)和11.5d(E11.5)小鼠胚胎循环血的髓系祖细胞和淋系祖细胞潜能。结果:小鼠胚胎循环血中含有各类髓系祖细胞,E11.5的小鼠胚胎循环血的髓系祖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循环血细胞经体外诱导可产生B、T淋巴细胞。结论:小鼠E10.5-E11.5的胚胎循环血中存在丰富的具有髓系和淋系潜能的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829.
《生物磁学》2012,(9):I0005-I0006
近期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果蝇中发现来自两种不同的细胞的双重信号对维持造血祖细胞平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果蝇通过这两种信号的互作确保生成适当数量的血液祖细胞来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2011年12月23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相似文献   
830.
目的:探讨改良内皮抑素(RGDRGD-E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抑制作用,摸索RGDRGD-ES对HUVEC细胞抑制作用的相对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方法:通过快速定点诱变PCR方法获得含有RGDRGD膜序的改良人内皮抑素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改良内皮抑素(RGDRGD-ES),运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RGDRGD-E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诱变了ES基因,获得了改良的RGDRGD-ES基因,并成功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2.获得了RGDRGD-ES蛋白。3.改良的RGDRGD-ES能够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P<0.01);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10μg/ml、20μg/ml、30μg/ml)的增加和作用时间(24 h、48 h、72 h)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而30μg/ml与40μg/ml、50μg/ml组间、72 h与96 h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细胞凋亡率(作用24 h)具有药物浓度(10μg/ml、20μg/ml、30μg/ml)依赖性(P<0.01),30μg/ml与40μg/ml、50μg/ml组间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改良RGDRGD-E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RGDRGD-ES蛋白在30μg/ml浓度作用72小时条件下能够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改良内皮抑素(RGDRGD-ES)对HUVEC的抑制作用较ES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