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110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柠条人工林对晋西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位于晋西北不同生长年限的柠条人工林土壤物理性状、养分状况、根际养分状况以及土壤酶的测定结果表明:种植柠条人工林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肥力;由于根系分泌的有机酸降低了根际pH,活化了根际土壤难溶性养分,提高了养分有效性,加之柠条根系极其发达和有较高的固氮能力,保证了柠条即使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旺盛生长,表现出极强的生态适宜性。  相似文献   
972.
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野外考察与室内分析,研究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养分效应,结果表明:在宁南山区恢复植被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保肥性能;随林龄增加,土壤养分状况明显改善。植被对土壤的培肥改良是一种正向持续反馈机制,植被恢复时间越长,效益越显著。  相似文献   
973.
兔植入前移核胚中发育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一些重要基因异常表达致使克隆胚细胞核的再程序化过程受阻,是导致动物克隆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分离鉴定再程序化相关基因,我们改进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成功地建立了单胚差示技术体系.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兔克隆胚(MⅡ卵、2细胞、4细胞、8~16细胞克隆胚胎)为材料进行单胚差示, 分离了80个差异片段.经反向RNA印迹验证、亚克隆、序列分析及NCBI GenBank数据库检索, 结果表明:A028片段与CstF3基因有93%的同源性, 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有阶段特异性, 该基因在兔克隆胚的早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NA印迹显示:该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只在卵巢中有表达.这项研究为再程序化相关基因全长的克隆及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4.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   总被引:109,自引:3,他引:10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有效的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再用相结合的方法,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法相比具有基建、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该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并通过工艺创新有向工业污水、农业废水等特殊污水处理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文总结了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预测其研究与应用发展的趋势,探讨不同类型的污水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净化过程,分析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性能的因素及技术性能改进的一些措施,并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5.
为了探明旱作条件下无机营养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补偿效应,我们在宁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春小麦密度与肥料试验。通过4种播种密度和5种肥力水平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中,播种密度为500粒/m^2时,以施肥量90kg/hm^2N和135kg/hm^2P2O5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最大。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增施肥料与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9和0.894,而播种密度则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不显著。增施肥料虽然能够提高可育小花数,但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穗粒数和千粒重反而呈下降趋势,表明可育小花数对肥料水平反应敏感,而穗粒数和千粒重主要受播种密度的影响。施肥能够促进春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促进浅层根量的增加,增强了作物的水分养分吸收。另外,不同种类肥料配施的结果表明,单施P肥或者N、P、K配合施用,可使春小麦产量分别提高44.6%和55.4%。N、P、K配合施肥还能够提高品质,使籽粒中的P、N、K含量分别提高18.5%、18.4%和8.1%。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控制播种密度、改善土壤肥力对于促进旱地春小麦高效利用有限水分具有明显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976.
黄土旱塬不同覆盖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环境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黄土旱塬用不同覆盖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表明,春玉米采用不同覆盖技术,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能显著增加土壤贮水量,使土壤上层长期保持湿润状态,提高土壤温度(除秸秆覆盖外),降低昼夜温差,避免降雨直接冲击地面。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渗水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常规地膜覆盖和不覆盖相比,其产量分别增长6.4%、23.6%和29.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1.5、20.2、17.4和16.7kg·mm^-1·hm^-2,秸秆覆盖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渗水地膜和常规地膜具有相同的增温效果,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渗水地膜还具有降低极端温度的调节功能,但是,覆盖易造成有机质大量矿化和NO3^--N的淋失。  相似文献   
977.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双版纳望天树(Shorea chinensis)林地0~10 cm和10~25㎝土层的有机质,全氮、磷、钾,速效氮、磷、钾等几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状态及雨季前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为旱季结束>雨季结束,沟谷地带雨林>低山地带雨林,并且差异显著;表土0~10 cm是养分富集区,10 cm以下土层的养分含量锐减,两层养分含量对比,除钾元素以外均差异显著,表明望天树热带雨林生存的环境与植被的生活习性,对土壤养分的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雨季对林地土壤的全钾和速效磷含量影响很大,对有机质、全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影响较小,对氮素的影响是低山雨林>沟谷雨林。雨季期间土壤中的磷素消耗到严重缺乏的水平。  相似文献   
978.
在不影响植株生长和蒸腾作用的情况下,给完整植株的根系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收集不同叶片及茎基部的木质部汁液,结合直接测定和计算的方法,可以定量了解一段时间内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养分在体内的分配和循环过程。本方法能够用于定量研究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体内C、N、K^ 、Na^ 、Mg^2 、Cl^-、P等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和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979.
菠萝-甘蔗轮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超  廖宗文  谭中文  刘可星 《生态科学》2003,22(3):248-249,274
通过2000~2002年进行菠萝-甘蔗轮作田间试验,研究了菠萝、甘蔗轮作对甘蔗土壤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甘蔗轮作田与甘蔗连作田比较,能明显地改善土壤的通气和蓄水性,加速速效性养分的释放;增强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一般好气性细菌、真菌、放线菌);有益的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成倍增加,而无益的厌氧性细菌、反硝化细菌则受到抑制;固氮菌数量小且变化不大。菠萝-甘蔗轮作对甘蔗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其实质在于:菠萝、甘蔗轮作后,由于其作物种类的不同导致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生物活性增强,并导致土壤速效养分的增加。  相似文献   
980.
软枝杨桃初结果树果实中各种养分含量随着果实生长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Ca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整个果实发育期中,N含量最稳定,K含量保持最高,Ca含量最低,Mg与P含量相近,其含量高低大体为:K>N>P>Mg>Ca。果实中各种养分总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其中N和K增加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