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110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檫树毛竹混交林中毛竹鞭根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对新造竹林中栽植擦树后形成的檫树(14-15年)毛竹混交林竹鞭根结构和鞭体养分进行了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檫树在一定的密度范围,混交竹林有利于毛竹鞭根结构的优化和鞭体养分的提高,与毛竹纯林相比,檫树密度为420-615株.hm^-2的混交竹林,其鞭长,鞭径及其整齐度,新鞭年生长量,壮幼鞭比例,健壮芽数量、鞭根体积等,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毛竹纯林中的对应部分。当檫树密度超过735株.hm^-2时,混交竹林中的上述指标则低于生毛竹纯林中的对应部分,但单位鞭长的分岔次数明显加大,回归分析表明,鞭总长,鞭节点,新鞭生长量,鞭径、鞭径整齐度及单位鞭长分岔次数与檫树密度之间的关系密切(r=0.92956-0.99530),混交竹林中鞭体的N、P、K,Ca,Mg养分含量高于纯柯的对应值,其中鞭体中N含量较纯林平均高出7.6%、11.6%。  相似文献   
952.
锥栗人工林结果初期养分动态特征及其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辉  何方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5):533-538
应用系统分析和动态模拟的方法 ,对结果初期锥栗人工林的养分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模拟 ,构建了林分树体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土壤和凋落物 4个分室 ,测定了各分室的N、P、K、Ca、Mg各养分元素的现存库量 .土壤分室中N、P、K、Ca的现存量最高 ,分别达 311.4 7、11.4 36、2 18.9kg·hm-2 和 87 5 6kg·hm-2 ,Mg含量水平以凋落物分室最高 ,达 7.2 6 9kg·hm-2 .根据分室模型 ,计算了 5种元素各分室的流通量和流通率 ,并在不同营养元素补偿水平下 ,对系统各分室在未来 5年内的养分变化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 ,各元素每年最适宜的补充量为N 2 0kg·hm-2 、P 8kg·hm-2 、K 5kg·hm-2 、Ca 10kg·hm-2 、Mg 5kg·hm-2 .在这种补偿条件下 ,系统各分室间养分流动通畅 ,树体生长代谢正常 .研究结果可为锥栗人工林该期栽培营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3.
多功能营养型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多功能营养型无土栽培基质进行黄瓜、番茄和辣椒无土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营养型无土栽培基质肥力较高,养分基本平衡,相关微生物(如氨化菌、硝化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等)数量多,脲酶、转化酶和蛋白酶等活性高,有利于基质有机成分的转化,黄瓜,番茄加辣椒的产量较土壤栽培分别提高23.83%、27.34%和32.98%,辣椒产值增加180.85%,纯收入提高109.69%,产品质量均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  相似文献   
954.
覆盖作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评述了农田生态系统中主要覆盖作物在减少土壤损失、降低表土迳流、增加土壤养分、减少NO3^-I淋溶、减轻水质污染及病虫草防除中的作用与效应,讨论了覆盖作物管理对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5.
许了1985-1999年试验期间各模拟施肥模型的作物移出养分量和施肥输入养分量,结果表明,施用N肥可加剧土壤P收支赤字,而施用N,P肥则加剧土壤K收支赤字,实验展示了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贫P土壤和80年代大面积缺K土壤出现的原因,保持养分循环再利用可缓解土壤养分收支赤字,但不能满足丰产作物的养分需求,在保持养分循环利用基础上根据土壤肥力适当施用化肥,可满足丰产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平衡土壤养分收支,不致发生大量过剩N进入环境。  相似文献   
956.
再生丝素固定的酶免疫传感器及其应用前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免疫传感器是采用再生丝素将待测抗原 (免IgG)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 ,选用抗体 (山羊抗兔IgG-HRP)与其识别结合。利用H2 O2 将抗原抗体结合的电位响应信号放大 ,采用直接电位法检测IgG的浓度。该传感器测定IgG的最低检测浓度可达 1.2× 10 -10 mol/L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 4.1× 10 -7~ 1.2× 10 -10 mol/L ,响应时间为 15s。通过电泳的方法加速抗原抗体的识别结合 ,反应时间由原来的 90min缩短到 30min ,这在国内外鲜有报道。以固定化抗原结合酶标抗体量的多少作为检测抗原标准的新型酶免疫传感器 ,不仅在临床检测、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 ,而且在动植物疾病检测、环境监测、HLA个人身份鉴定、PC安全、物理访问 (门禁 )、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7.
凋落叶多样性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吸收15N标记硫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5N硫铵研究了凋落叶多样性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凋落叶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盆栽杉木幼苗的生长 .杉木、火力楠、红栲和刺楸 4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后 ,杉木幼苗的生长量最大 ;杉木、火力楠、刺楸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后的杉木幼苗生长量次之 ,其它依次为杉木、火力楠、红栲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和刺楸凋落叶处理 >杉木和红栲凋落叶处理 >对照 >杉木和火力楠 2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凋落叶处理 .就杉木幼苗对硫铵氮的吸收率而言 ,不作任何处理的杉木幼苗吸收率最高 ,其次为杉木、火力楠、红栲和刺楸 4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其它依次为杉木、火力楠、刺楸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和杉木、火力楠、红栲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和刺楸凋落叶处理 >杉木和红栲凋落叶处理>杉木和火力楠 2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凋落叶处理 .另外 ,用凋落叶处理后 ,土壤中硫铵氮的残留量比不作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多 ,硫铵氮的总回收量也比不作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大幅增加 ,而且凋落叶多样性的增加也会增加硫铵氮的残留量 .  相似文献   
958.
人参皂甙 Rb1与R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与Re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效应差异.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1)透射电镜发现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出现心肌凋亡细胞,假手术组未发现心肌凋亡细胞;(2)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数为134.45±45.61个/视野,人参皂甙Rb1治疗组51.65±13.71个/视野,人参皂甙Re治疗组90.66±19.22个/视野,三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人参皂甙Rb1和Re均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证实人参皂甙Rb1与Re均有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人参皂甙Rb1的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较Re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959.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缺血预处理(IP)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而缺血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比缺血再灌注组低(P<0.05),缺血再灌注组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比正常组低(P<0.05),而缺血预处理组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高(P<0.05)。缺血再灌注组Bax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较正常组高,而缺血预处理组Bax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低(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缺血预处理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在心肌凋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缺血预处理可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60.
北方山溪鲵精巢显微结构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2001、2003年1~12月自秦岭北坡的溪流中,共采集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38尾(体重27~38g)做精巢切片,在光镜下观察精巢显微结构的年周期变化。结果表明:北方山溪鲵为非连续型精子发生,精原细胞增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9~11月和翌年的3~5月,初级精母细胞的成熟分裂期在6月末至7月,精子形成期在7月末至8月。每个精巢小叶可明显地分为深层的非成熟区和浅层的成熟区。非成熟区为精原细胞的贮存区,可增殖并延伸为增殖区。增殖区再发育为成熟区,为精子形成和存储的区域。在精子排出后,成熟区转变为排空区,后者被新的增殖区更替。北方山溪鲵精巢所有小叶同步发育,无精子成熟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