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8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优化地黄多糖及梓醇的共提取条件,并评价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满意度函数优选最佳共提取工艺。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对地黄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地黄中多糖与梓醇的共提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30%、提取时间16 min、液料比10∶1(mL/g)时,多糖提取率为16.15%,梓醇提取率为0.92%,与预测值17.31%、0.94%接近。地黄对DPPH和ABTS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响应面-满意度函数可用于地黄中多糖及梓醇共提取工艺的优化,该方法快速、简单、稳定,此条件下的地黄提取液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2.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1(2019版)明确了分泌蛋白的起始合成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通过共翻译转运途径分泌到细胞外.本文详细介绍蛋白质共翻译转运机制的探究史及指导共翻译转运的决定因素,描述共翻译转运的全过程和后续的膜泡运输.  相似文献   
93.
马纲 《生物学通报》1995,30(5):18-19
动物界具有共同的祖先,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动,引起动物适应性变动或迁移到别的地方以利生存,出现了动物的多样化。因此,动物的进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动物进化论中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讨论了不同等级动物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4.
Wang YF  Yu J 《生理学报》2004,56(2):119-129
呼吸道感受器在机体对肺部物理和化学环境变化作出反应时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引起的反射具有调节或保护作用,或产生病理效应。基于电生理研究,可将呼吸道感受器分为四类,但它们的组织结构不详。由于对感受器形态的认识不足,阻碍了对其生理功能的理解。近来,我们采用共聚焦显微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钠钾ATP酶作为标记),首次高清晰度地展示了呼吸感受器结构。本文采用这种新方法在家兔中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各级气道通均有多种不同的感受器结构。大气道中的结构往往比小气道中的复杂,虽然它们的大小、所在部位与走向不尽相同,但都有多个终端末梢。有些感受器埋置在气道平滑肌中,其结构便于感受对气道的机械性刺激:有些覆盖在气道上皮的表面,其形态适合于感受通过气道的刺激性物质;另一些则位于气道粘膜下,在上皮与平滑肌之间。有些传入神经轴突可支配多个感受器结构。据此,传入单纤维中记录到的电活动是来自一个感觉单位。后者可以由多个感受器组成。除了感受器之外,我们还观察到气道内神经节,它们与感受神经的轴突密切相关。本文证实气道内存在不同形态结构的感受器,并探讨了其生理分类。  相似文献   
95.
Genomic research has made a large number of sequences of novel genes or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available. To investigate functions of these genes, a system for conditional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would be a useful tool. Inducible transgene expression that use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gfp) as a reporter gene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ransgenic cell lines of cotton (COT; Gossypium hirsutum L.), Fraser fir [FRA; Abies fraseri (Pursh) Poir], Nordmann fir (NOR; Abies nordmanniana Lk.), and rice (RIC; Oryza sativa L. cv. Radon). Transgenic cell lines were used to test the function of the chemical inducer dexamethasone. Inducible transgene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with fluorescence and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was confirmed by northern blot analyses. Dexamethasone at 5 mg/L induced gfp expression to the nearly highest level 48 h after treatment in COT, FRA, NOR, and RIC. Dexamethasone at 10 mg/L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ransgenic cells in FRA and NOR, but not COT and RIC.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inducer for optimum inducible gene expression system varied among transgenic cell lines. The inducible gene expression system described here was very effective and could be valuable in evaluating the function of novel gene.  相似文献   
96.
Gui LR  Zhou Y  Zhang BL  Li WB 《生理学报》2003,55(1):42-46
通过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 ,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瞬时运动 ,研究了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多肽 (pituitaryadenylatecyclaseactivatingpolypeptide 2 7,PACAP2 7)通过调节细胞内钙对抗淀粉样蛋白Aβ2 5 35引起Neuro 2a细胞神经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 ,PACA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0 1μmol/L)可提高Neuro 2a细胞增殖能力并对抗Aβ引起的神经毒性 ,此作用可以被PACAP受体竞争性拮抗剂PACAP6 2 7所抑制。 2 5 μmol/LAβ使细胞内钙离子缓慢上升 ,并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平台期。 0 1μmol/L的PACAP使细胞内钙离子迅速升高后下降 ,10min后回到接近基线水平 ,伴有较长时间的不应期。用PACAP预处理细胞 10min后Aβ引起细胞内钙的慢上升不再出现。推测 ,PACAP受体激活引起瞬时内向钙离子运动 ,而后伴随一个较长时间的不应期 ,可能是一个消除凋亡或阻止凋亡启动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7.
低氧预处理小鼠脑及血液中糖原与乳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ui XY  Li L  An YY  Lu GW 《生理学报》2001,53(4):325-328
采用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H4组(重复低氧4次,低氧预适应组)、H1组(只低氧1次,低氧对照组)和H0组(正常对照组,即不低氧组),分别测定全脑及不同脑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髓)糖原、乳酸的含量,同时测定血液中乳酸的含量。结果:H4组全脑糖原含量显著高于H1及H0组,其中H4组端脑、间脑和脑桥内糖原含量显著高于H1组及H0组相应的脑区,H1组全脑糖原含量显著低于H0组,其中H4组端脑、间脑和脑桥内糖原含量显著高于H1组及H0组相应的脑区,H1组全脑糖原含量显著低于H0组,但各个脑区糖原含量的差别无显著意义。H4、H1组全脑乳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H0组,而H4组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则显著低于H1组及H0组。结果提示,在低氧预适应过程中,脑糖原增加与脑乳酸降低同时发生,脑有氧代谢参与低氧预适应或低氧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98.
双眼和单眼视觉剥夺猫外膝体细胞的图形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W  Shou TD 《生理学报》2000,52(3):230-234
为测定丘脑外膝体细胞的图形适应是否依赖于早期视觉经验,在细胞外记录了双眼和单眼缝合的猫外膝体中断细胞对手工时间运动光栅刺激的反应。在双眼剥夺猫,占68%的记录到的细胞在30s内反应下降到稳定值,其平均反应值下降33%,适应程度较正常猫显著。在单眼剥夺猫,记录到的剥夺眼驱动的和非剥夺眼驱动的细胞中,分别有占53%和44%的细胞显示图形适应,两者差别不大。研究表明,早期视剥夺能增强或保持图形适应,提示  相似文献   
99.
九种沙生灌木水分关系参数的实验测定及生态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压力-容积(PV)技术测定了毛乌素沙地9种灌木的水分关系参数,结果表明:沙生及荒漠灌木水分关系参数有较大的变异性,并且有些参数对不同灌木的生态适应性具有一定指示意义。两种荒漠灌木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及霸王(Zygophyllumxonthoxylon(Bge.)Maxim)具有很强的干旱适应性,其它的多数沙灌生灌木则表现多样的适应性,沙柳(Salixpsamm  相似文献   
100.
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OryzasativaL.)小孢子发育过程中微管变化的研究表明,微管在小孢子不同发育阶段呈现多样性。在花粉母细胞内,微管形成许多粗束和分支,围绕着核分布形成一个网络。花粉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二分体。在每一个二分体细胞内,有许多微管束,从核周辐射至细胞质各部位;在细胞质存在一个疏松的微管束网络。二分体经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在每一个四分体细胞内,微管束呈辐射状,从核膜辐射入细胞质内。四分体形成后不久,四分体的四个细胞便分开,每一个细胞变成一个独立的小孢子。在早期的小孢子细胞内,微管束呈疏松网状分布。其中有些微管束朝向胞质一个小突起聚集。当小孢子进入中期发育阶段,在胞质的小突起部位微管束密度增大。小突起最终形成为萌发孔。当小孢子发育至成熟期,细胞内的微管束变得纤细,而网络则变得紧密。之后的发育阶段(即花粉发育不同阶段)因荧光标记难以进入细胞,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