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8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钙荧光探剂的研究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钙荧光探剂测量活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的方法在钙研究中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术。特别是由于新的一代荧光探剂的合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使其应用更加广泛。由于国内使用这种技术的实验室逐渐增多,本文将系统介绍钙荧光探剂的发展、测量原理和方法、新的常用钙荧光探剂的比较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鹤顶兰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变化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镜的观察确定了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胚囊发育属单孢子蓼型。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共焦镜观察了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分布的变化。当孢原细胞初形成时,细胞内的微管呈网状分布。之后,孢原细胞体积增大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延长,进入减数分裂Ⅰ。微管由分裂前的网状分布变为辐射状排列。二分体的两个细胞内的微管分布一样,呈辐射状。四分体的近珠孔端的3 个大孢子解体,细胞内的微管消失。靠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内有许多微管呈网状分布。当功能大孢子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时,细胞内的微管由网状变为辐射状,从核膜伸展至周质。再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在核分裂之前微管一般是呈网状分布并紧包围着核。在分裂期间二核和四核胚囊都呈极性现象,微管系统也呈极性分布。微管在八核胚囊内的分布变化情形特别复杂。首先,八核分别作不同程度的移动,其中两个核移向胚囊中央,珠孔端和合点端的3 个核分别互相靠拢,形成3 个区,即中央区、反足区和卵器区。胚囊未形成区时,8 个核都被网状分布的微管包围着。当胚囊明显分成区时,反足区内的微管仍作网状分布。中央区的微管分布则趋疏松,形成篮形结构,包围着液泡和两个极核。在  相似文献   
13.
缺铁敏感度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缺铁的适应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供铁处理相比,对缺铁敏感的大豆品种“哈83”幼苗在缺铁胁迫和上根际没有酸化现象,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也没有明显增强。但抗缺铁的大豆品种“8701”幼苗根际则严重酸化,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显著增强;加入能抑制根系H^+-ATP酶活性、减弱根际酸化作用的H^+-ATP酶抑制剂正钒酸钠会降低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说明根际酸化与根系还原Fe(Ⅲ)能力相互联系,初步证实根细胞原生质膜H^  相似文献   
14.
CUIJIE  YANLI 《Cell research》1995,5(2):165-179
Using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we have found that the in cells loaded with fluo-3/AM,highest intracellular Ca^2 in the perinuclear reg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olgi apparatus.The spatiotemporal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a^2 in living human fibroblasts exposing to calcium-free medium in response to agonists has been investigated.PDGF,which releases Ca^2 from intracellular stores by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pathway ,produced a biphasic transient rise in intracellular calcium.The initial rise was resulted from a direct release of calcium from the golgi apparatus.Calcium could be also released from and reaccumulated into the Golgi apparatus by the stimulation of thapsigargin,an inhibitor of the Ca^2 transport ATPase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store,Permeablizing the plasma membrane by 10μM digitonin resulted in the calcium release from the Golgi apparatus and depletion of the internal calcium store.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olgi apparatus plays a role in Ca^2 regulation in signal transduction.  相似文献   
15.
四种短命植物若干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卷果涩芥(Malcolmia scorpioides)、四齿芥(Tetracme quadricornis)、长齿四齿芥(T.recurvata)和狭果鹤虱(Lappula semiglabra)为新疆北部常见的四种短命植物。本文从种子生物学、发育节律、株形和植株寿命等方面研究它们与生存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相似文献   
16.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1世纪人类将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也将面临更多的难题,如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天然资源和能源耗竭,人口膨胀,食品短缺等,这些难题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环境问题有关。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俩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变化或恶化,如短期的、长期的或周期性的灾害性气候,生境多样性的大量损失等;二是由于人口剧增和科技发展对环境资源利用提出了更多的或更广的要求,如对资源的利用从陆地扩展到水体,从地球扩展到宇宙空间等。有待于研究的植物需要适应的环境条件的范围大大扩大了。这样就涉及一个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即生物对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用光学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野生与栽培偃松的次生木质部结构,研究表明,茎与要支条生长轮均呈现偏心生长、心;边材区明显,管胞具螺纹裂隙及径裂隙及径列条,胞间具明显的胞间隙。射线管胞分布于射线边缘或中间,或只由射线管胞组成低射线。横生树脂道位于纺锤形射线中,纵生树脂道的数目与生长轮宽度有负的相关性,交叉场纹孔式窗格状。野生的矮化偃松,表现出一定的应压木特征。  相似文献   
18.
α淀粉酶与糖化酶的共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纤维素为载体用重氮化法同时固定了糖化酶和α淀粉酶,确定了共固定化的最适条件,研究了共固定化酶的性质,发现共固定化酶较固定化单酶能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能在较低温度下将淀粉一步水解为葡萄糖,共固定化酶在30℃下的操作半寿期可达920小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析土壤微生物在植物根际的组配机制对于认识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方法】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明确了我国主要种植烟草生态区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互作关系。【结果】烤烟根际细菌类群主要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嗜热油菌纲(Thermoleophilia)。细菌群落组成按生态区聚类,且样本空间距离和细菌群落相似度显著负相关。共现性网络分析表明,烤烟根际细菌群落间协同作用大于拮抗作用,武陵秦巴生态区、黄淮平原生态区、南岭丘陵生态区和沂蒙丘陵生态区细菌群落高度模块化,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为南岭丘陵生态区和黄淮生态区细菌共现性网络的网络中心,Bry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为南岭丘陵生态区细菌网络的模块核心,其菌群特性而非相对丰度决定了其在稳定细菌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冗余分析结果证实pH、有效铁、交换性镁和有效锰能显著影响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结论】烤烟根际细...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高效表达载体,改进转染方法,与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共扩增等手段在CH0细胞内高效表达了人尿激酶原(Pr0-UK)cDNA。首先将pro—UK cDNA插入到sR α启动子的下游,构建成表达质粒pMGl0102,在cos-7细胞内进行暂时性表达,结果表明此启动子的表达水平比SV40早期启动子高约5倍。然后将质粒pMG10102和pSV2-dhfr线性化后用磅酸钙共沉淀法转染CH0-dhfr-细胞,经一系列筛选后获得20个能表达pro—UK的细胞克隆,纤维蛋白溶解平板法(FAPA)测定表达水平为12.5—100IU/106cells/d.再经MTX加压共扩增,得到9株高表达细胞系,其中最高的表达水平达到400—500Iu/10‘cells/d。2—3个月连续传代,表达水平未下降,表明细胞株是稳定的。Western Blot分析证明细胞分泌的重组pro-UK具有与天然pro—UK相同的分子量,而且培养液中不加蛋白酶抑制剂时,分泌的重组UK大部分为单链(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