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0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优化了醛基载玻片的制备方法 ,探讨了醛基修饰载玻片固定寡核苷酸探针的性质。研究发现氨基硅烷试剂的浓度是影响载玻片荧光背景的主要因素 ;2 %氨基化试剂处理 16min、戊二醛处理 30min可以得到荧光背景较低、固定效果较好的醛基载玻片。寡核苷酸固定过程中 ,末端氨基修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 ,但是可以提高被固定探针的杂交容量。在较低的浓度 (小于 10 μmol L)时 ,探针的浓度与杂交信号趋近线性关系 ,浓度为 2 0 μmol L时杂交信号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22.
五龄家蚕若干组织器官蛋白质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钟伯雄 《遗传学报》2001,28(3):217-224,T002
为构建家蚕蛋白质数据库,达到从蛋白质水平研究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加工修饰的目的,采用五龄家蚕休体壁、中肠和脂肪为材料获取蛋白质样品,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纯化蛋白质,对其中的40个蛋白质斑点进行了氨基酸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检索,发现其中58.5%的蛋白质与果蝇的有关蛋白质具有较高同源性,36.5%与其他生物的蛋白质具有较高同源性,只有5%与家蚕已知蛋白拷贝产高同源性,研究发现有27个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在家蚕中是第一次被检测到,并通过互联网向SWISS-PROT数据库进行了登录。研究证明利用蛋白质数据库的结果,可以得到基因表达及其产物修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3.
《生物技术世界》2008,(3):83-83
通常认为,在蛋白质上加入磷酸基是真核生物细胞主要的翻译后修饰调节。但是,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这种修饰作用也存在于原核细胞,而且也有其功能,在MCP的这篇文章中,作者应用准确度高的质谱分析,结合磷酸多肽富集技术,  相似文献   
124.
植物低温应答机制及其泛素化修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低温条件下的机体应答主要依赖于植物内部的细胞调控机制。文中综述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内信号转导、基因表达、泛素化等修饰方式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SOD酶活性等代谢调节的影响,以期为植物抗低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5.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一个可逆的动态的调节过程。甲基化和/或去甲基化状态与表观遗传、转录调控和维持基因组完整性等密切相关。组蛋白甲基化状态异常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已知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包括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家族和含JmjC结构域的JMJD家族。研究发现,两者与肿瘤的发生均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总结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及肿瘤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为组蛋白修饰的功能及肿瘤诊断、治疗、预后监测等研究提供新思路。在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常见肿瘤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可改变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或者直接作用于癌基因,也可调节microRNA或转录因子等,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影响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6.
泛素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泛素化修饰是可逆的过程,去泛素化酶通过催化去除底物蛋白质上的泛素从而逆转该过程。去泛素化酶是一类数量众多的蛋白水解酶家族,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去泛素化酶被发现和报道。鉴于其在细胞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去泛素化酶活性受到严格的调控。目前的研究表明,影响去泛素化酶活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转录水平的调控、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定位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调控方式进行论述,以期为研究和利用去泛素化酶治疗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7.
蛋白质硫酸化是一种翻译后修饰,该修饰使分泌蛋白或膜蛋白具有成熟的生物学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催化这一修饰的酶是酪氨酰蛋白磺基转移酶(tyrosylprotein sulfotransferase, TPST),它将底物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的磺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上。近年来,随着植物中TPST的克隆,已有3个家族的植物多肽被发现存在硫酸化修饰。本文综述了植物TPST的生化特性与功能,介绍了植物TPST的3个底物多肽家族及其参与的分子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28.
材料表面特征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是微生物细胞粘附于材料表面的群体性生长方式。在实践应用中,有目的地调控微生物在材料表面的成膜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生物膜在材料表面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材料表面的电荷特征、亲疏水性、形貌模式和功能性化学修饰等物化特性对细胞粘附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介绍了目前在不同实际应用场景中抑制成膜和促进成膜材料的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129.
林森珠  陈格飞  孟清 《生物工程学报》2016,32(12):1704-1714
为建立高效快捷的蛛丝功能化修饰平台,蛋白质内含子的反式剪接技术被首次应用于重组蛛丝的功能化修饰。在体外通过Ssp Dna B的反式剪接作用,在蛋白质水平上将12 k Da泛素相关修饰蛋白(SUMO)与蛛丝蛋白(W2CT)连接形成功能化蛛丝蛋白SUMOW2CT。修饰后SUMOW2CT与W2CT均能形成纳米至微米级的丝纤维,但SUMOW2CT自动成丝速度明显下降且产量约为W2CT的一半。与W2CT丝纤维(W)相似,SUMOW2CT丝纤维(UW)不具有超收缩能力和对2%SDS不耐受,但机械性能低于W2CT丝纤维。功能化蛋白SUMOW2CT形成的丝纤维中SUMO蛋白仍保持着正确三维结构,可被SUMO蛋白酶酶切。外源功能化蛋白质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丝的形成速度和机械性能,但修饰上的功能化蛋白仍保持着生物活性,表明断裂蛋白质内含子介导的蛛丝修饰平台成功建立,也为蛛丝的功能化修饰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0.
肽核酸是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类似物,以N-(2-氨乙基)甘氨酸结构单元替代DNA分子中的戊糖-磷酸结构。与天然核酸相比,肽核酸可以更高效地与DNA或RNA特异性杂交,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药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肽核酸骨架呈电中性,难以高效穿过细胞膜,这成为工程应用的最大障碍。为了改善肽核酸的细胞转运性能,对肽核酸进行化学修饰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合近十年来文献报道和本实验室的工作,对肽核酸的骨架修饰和配合物结合修饰两类增强细胞转运的修饰方法进行综述,并对修饰性肽核酸细胞转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及其应用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