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锄足蟾科6种的繁殖鸣声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地处四川省洪雅县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录取了锄足蟾科 6种的繁殖期求偶鸣叫声。它们分隶 4属 ,即角蟾属 (Megophrys)、齿蟾属 (Oreolalax)、齿突蟾属 (Scutiger)和掌突蟾属 (Leptolalax)。在IBMPC上用“SIGNAL”软件 (EngineeringDesign ,USA)对获取的鸣声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的频率范围设置为 0~ 10kHz。声学分析结果表明 :峨山掌突蟾 (L oshanensi) ,小角蟾 (M minorr) ,角蟾 1种 (M sp) ,金顶齿突蟾[S (S )chintingensis],峨眉齿蟾 (O omeimontis)和无蹼齿蟾 (O schmidti)的主能峰频率平均值分别是45 2 1 9、 34 5 6 4、 2 2 93 8、 10 76 5、 10 71 0和 1849 4Hz ,每声持续时间的平均值分别是 46 2、 90 8、 99 6、72 2、 78 8和 110 3ms ,声距的平均值分别是 140 4、 2 5 3 0、 6 81 4、 15 17 7、 46 1 3和 6 19 5ms。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主能峰频率、每声持续时间和各声距在 6个种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LSD法多重比较的结果指出金顶齿突蟾和峨眉齿蟾间的主能峰频率无显著差异 (P =0 917>0 0 5 ) ;在每声持续时间上 ,只有峨山掌突蟾与小角蟾、角蟾 1种、峨眉齿蟾、无蹼齿蟾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在声距上 ,峨山掌突蟾与小角蟾间无显著差异 ,角蟾 1种与无蹼齿蟾之间、峨  相似文献   
32.
肾小球足细胞的损伤不仅是遗传性肾小球病的发病基础,还在很多后天的肾小球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见的足细胞病以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和局灶阶段性肾小管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为主,有实验证明,足细胞损伤同时参与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HIV相关肾病,膜性肾病及其他获得性肾小球病等,因此,了解足细胞病损伤的机制尤为重要。临床观察提出局灶节段行肾小球硬化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种与大量蛋白尿发生有关的循环因子,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体外观察同时也证实了循环因子的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T细胞功能不全,细胞因子异常释放可能是循环因子的来源之一。如果能对患者循环因子进行检测,借助它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可能成为局灶节段行肾小球硬化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个突破。本文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综述了足细胞病中相关循环因子的表达,探讨足细胞病发生及复发的机理,为足细胞病的定向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3.
报道了中国肿足蕨科一新记录属——翼囊蕨属(Didymochlaena Desv.)。该属为泛热带分布的单型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本文结合原始文献对该属及其折囊蕨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4.
<正>肤纹是灵长目特有的性状,在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目动物的手掌、脚跖面上,布满了组成各种图案的皮肤嵴纹。不难理解,肤纹学就是对指纹、掌纹和足纹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5.
应用2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寄生选择性,并建立了2种寄主共存时的被寄生模型.主效分析表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被寄生虫数均随寄主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淡足侧沟茧蜂对2种寄主无明显的选择性,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幼虫共存时的选择寄生比率分别为0.5211、0.4788.在人工繁殖淡足侧沟茧蜂时,可以利用易于人工繁殖的斜纹夜蛾做为繁蜂寄主,提高淡足侧沟茧蜂的繁殖速度,降低繁蜂成本.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期,可保护利用淡足侧沟茧蜂来控制蔬菜夜蛾.  相似文献   
36.
【目的】明确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寄生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血淋巴黑化率、酚氧化酶原(Prophenoloxidase,PPO)基因表达量和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的影响,为更有效的利用淡足侧沟茧蜂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寄生实验确定草地贪夜蛾被淡足侧沟茧蜂寄生的最佳龄期;通过RT-qPCR分析草地贪夜蛾两个PPO基因(SfPPO1和SfPPO2)的时空表达谱;通过薄膜法统计草地贪夜蛾被寄生后的血淋巴黑化率;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草地贪夜蛾被寄生后的血淋巴PO活性;采用RT-qPCR测定草地贪夜蛾被寄生后血淋巴SfPPO1和SfPPO2的相对基因表达量。【结果】草地贪夜蛾被淡足侧沟茧蜂寄生的最佳龄期为3龄幼虫,SfPPO1和SfPPO2均在卵块和4龄幼虫中基因表达量较高,且主要在幼虫血淋巴中表达。草地贪夜蛾被寄生后12、24、48和72 h的血淋巴黑化率显著低于未寄生组(P<0.05),SfPPO1和SfPPO2的相对基因表达量和PO活性也低于未寄生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SfPPO1的相对基因表达量与SfPPO2的表达量呈现线性关系(R2=0.9124),PO活性与两个PPO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黑化率与PO活性和PPO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均呈现正相关。【结论】淡足侧沟茧蜂寄生会抑制草地贪夜蛾血淋巴的黑化率,下调血淋巴中酚氧化酶原基因的表达量和PO活性,且PO活性、PPO基因相对表达量及血淋巴黑化率3个指标之中,两两之间均呈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Five new record species of the cohort Uropodina from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figured:Polyaspinus higginsi Camin,Trichouropoda calcarata Hirschmann et Nicol Z.,Trichouropoda bipilis (Vitzthum),Nenteria stylifera (Berlese) and Nenteria breviunguiculata (Willmann).  相似文献   
38.
《生态科学》2011,(Z1):39-43
广东省生态学会"一大"及第一届理事会1981年6月28日,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经成立大会一致推选,省委书记、省长刘田夫为名誉理事长,麦蕴瑜、沈鹏飞、费鸿年、陈封怀为顾问。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如下:理事长:蒲蛰龙副理事长:张宏达、黄中强、李沛文、徐祥浩、钟功甫  相似文献   
39.
名茶撷珍     
《生命世界》2005,(8):50-51
蒙顶茶"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是前人对蒙顶茶的称颂。此茶自西汉末年开始种植,至唐朝时已列为贡品,一直顶茶是四川蒙山各种名茶的总称,其中"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至今仍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40.
布依族插龙猫竹布依族每年的农历六月六都要到田边插龙猫竹,这一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古时布依寨子遭受蚂蚱和飞蛾危害,庄稼颗粒无收。人们求助于太阳神。太阳神授予人们一只龙猫竹,布依族人将竹栽下,一夜之间长成竹林。布依族人人手拿龙猫竹,扑打飞蛾和蚂蚱,终于把害虫都消灭了。从此布依族人又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此后,每年六月六,布依人都要到田边插龙猫竹,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