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复杂多样,在多变、极端或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具有明显优势.按形态特点,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分为营养繁殖和特化的无性繁殖方式2种,特化的无性繁殖体包括掉落枝尖部、鞭状枝、易掉落的小枝、珠芽、假根芽胞或块茎、芽胞、脆折的叶片和内生芽胞等8种类型.本文综述了藓类植物中无性繁殖体的形态及其发生过程,介绍了苔藓植物无性繁殖在组织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沙漠结皮形成过程以及园林建设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2.
《四川动物》2008,(1):78-78
[本刊讯]据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处报道,四川省首个大熊猫国际生态文化研究会于2007年11月19日在雅安成立。研究会将为大熊猫文化的发掘、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大熊猫品牌战略的打造及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的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33.
《微生物学杂志》2008,28(5):F0004-F0004
1988年中国医科大学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公共实验技术支持体系和高新实验技术平台的建设,通过整合原公共实验技术中心(建于1988)年,化学检测中心(建于1983年)和同位素中心(建于1985年)成立了“中国医科大学实验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634.
按树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常绿树种,我们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和资料整理,认为桉树类的枝叶油与柴油的理化性质十分接近,是非常好的内燃机燃料油的代用品。而且,蒸馏按树油与绿化荒山、培育用材林矛盾不大,建设按树油基地不仅可以解决燃料油的短缺,也可培植用材林,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举多得的事业。  相似文献   
635.
生物化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学科中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该专业本科生夯实基础、学好专业、未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基于长期教学及教学改革的实践,对生物化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完善与更新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旨在为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6.
建设城市森林的原则与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城市森林发展的回颐,提出了建设城市森林的7条原则,并且根据森林生态网络理论提出了建设城市森林的途径——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以及按照城市森林原则和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建设城市森林采取的“森林成”和“园林城市”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637.
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地带性特征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黄土高原现有人工林草植被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天然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实测资料,分析了以水分为主的生态条件及林草植被对水分利用的地带性特征,提出了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群落学原理和关键技术。即: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指导人工林草植被建设;选择地带性植被优势种作为主要造林种草的植物种;模拟天然植被结构实行乔灌草复层混交是快速建造稳定植被的科学途径。根据一些“适地适树”树种并不能正常成林的现象,提出造林应强调“适地适林”的原则,同时给出适宜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地带林草植被建设的主要树草种和伴生种或四旁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638.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当今世界倍受重视,是全球性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生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方面,除了易地保护和离体遗传种质保护外,更主要的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损失较为严重,大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估计另有5000种植物在近期处于濒危状态,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另有近400种动物(脊椎动物)处于濒危之中,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因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39.
于潜  张岭梅 《生物学通报》2001,36(10):24-25
生物学教学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年来 ,我们结合呼伦贝尔盟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研究会拟订的教育科研课题 ,在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优势 ,使生物学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以根河市第二中学为实验点进行了一些探索。1 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积极进行校园绿化设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中 ,我们除认真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外 ,还利用课余以兴趣小组为龙头 ,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校园绿化建设。我们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640.
为探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表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动态对施肥的响应,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乔木状沙拐枣(Calligonum arborescens)同化枝、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同化枝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枝凋落物在施肥处理下的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20d的分解,3种凋落物质量残留率在对照(不施肥)、施用氮肥、施用磷钾复合肥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乔木状沙拐枣同化枝、梭梭同化枝和多枝柽柳枝在对照处理下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56.95%、31.32%和50.24%。施肥处理下3种凋落物均呈现出梭梭同化枝分解速率最快,多枝柽柳枝次之,乔木状沙拐枣同化枝分解最慢。施用磷钾复合肥极显著提高了3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P0.01);施用氮肥则促进多枝柽柳枝的分解,抑制乔木状沙拐枣和梭梭同化枝的分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对照组3种植物凋落物的C、N、P和K元素均呈现净释放状态;施肥后凋落物的N、P和K元素呈现出富集-释放的模式。凋落物初始P含量和C/N、C/P比值是分解初期的主导因素,初始K、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和C/N、木质素/N比值是分解后期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施肥显著影响沙漠公路防护林地表凋落物的分解,增加防护林地表凋落物的养分归还量,延后养分释放的时间,改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的土壤肥力。凋落物初始C/N比值是预测塔里木沙漠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且不同分解时期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初始化学组成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