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55篇 |
免费 | 440篇 |
国内免费 | 983篇 |
专业分类
60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87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183篇 |
2019年 | 167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33篇 |
2015年 | 148篇 |
2014年 | 274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248篇 |
2011年 | 289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291篇 |
2007年 | 207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230篇 |
2004年 | 252篇 |
2003年 | 213篇 |
2002年 | 257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142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探讨大鼠源性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受体)多肽免疫大鼠能否产生AT1受体自身抗体(autoantibodies against the 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AA),AT1-AA对自身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免疫组16只,对照组6只.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合成肽与载体血蓝蛋白偶联后再混合佐荆制备免疫液免疫大鼠,每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对照组实行"假性免疫",但"免疫液"中不含有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合成多肽.ELISA法检测血清AT1受体自身抗体;观察肾脏、心脏、肝脏和腹主动脉组织光镜和肾脏组织电镜的病理变化;生物机能实验鉴定AT1受体自身抗体;试验期15周.结果:免疫组大鼠于第3次加强免疫后出现AT1受体自身抗体,第4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进一步升高;免疫组大鼠血清可以增加新生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光镜及电镜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脏、肾脏和肝脏病理改变.结论:大鼠源性AT1受体多肽能够诱导大鼠产生AT1受体自身抗体,此抗体对自身组织的损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2.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膜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血吸虫mMRA为模板,用RT-PCR法快速克隆到一大小约600bp的DNA片段,DNA序列分析证实,所扩增到的DNA片段中含有日本血吸虫22.6膜相关蛋白基因,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型质粒pGEX-4T中,表达的GST融合蛋白分子量约48kD,用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的重组蛋白不仅纯度好,而且得率高,纯化产量可达40mg/L培养物,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其在血吸 相似文献
943.
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有O型口蹄疫病毒P1—2A和3C蛋白酶基因和3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首先将P1—2A、3C和3D基因亚克隆连接到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上,再将重组穿梭质粒用PmeI线性化后电转化携带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感受态菌,经细菌内同源重组产生pAdcmv—p12x3c和pAdcmy—p12x3cd重组腺病毒质粒,经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正确的插入到腺病毒骨架载体中。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HEK293细胞,转染1w内细胞出现典型病变。取转染细胞裂解液上清连续传代至第4代时,细胞于24~48h内即病变完全,收取接毒后24h细胞进行。PCR和RT—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内,且在mRNA水平上有表达。取第4、6、8和10代病毒,用蛋白酶K处理后可扩增出目的基因,证明此重组病毒可稳定存在。本研究为FMDV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4.
用KLH偶联合成细胞角蛋白7(CK7)优势表位多肽片段(C14)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技术制备CK7单克隆抗体(mAb),并收集临床组织进行免疫组化鉴定。C14多肽作为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本研究共获得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CK7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选择亲和力较好的7A8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7A8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浓度为0.49μg/mL时,与收集的临床标本均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低于医院常用CK7检测试剂盒中抗体质量浓度2~5μg/mL,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本研究筛选的7A8单克隆抗体为研发CK7快速诊断试剂提供了关键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945.
人类控制HIV感染长远的目标是发展安全、有效、廉价的HIV AIDS疫苗。但经 2 0多年的努力 ,人类探索HIV AIDS疫苗之路仍在继续。分析了疫苗研究的复杂性和发展HIV AIDS疫苗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并对发展HIV AIDS疫苗的可能性从实验和临床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HIV感染的免疫应答原理对现有的各种HIV AIDS疫苗研究策略作一综述 ,并根据以往HIV AIDS疫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未来疫苗的发展思路及展望。 相似文献
94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小球肾炎(HBVAssciated Glomerulne phvitis),简称乙肝性肾炎,临床上常要求对肾穿刺乙肝肾患者的标本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或乙肝e抗原(HBeAg)检测。然而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对肾穿组织石蜡切片HBsAg、 相似文献
947.
为探讨MAPK家族中ERK和JNK两个主要亚族在黄鳝雌、雄发育阶段生殖腺中的表达状况,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ERK、JNK在黄鳝卵巢组织和精巢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显示:ERK在黄鳝雌、雄性腺组织中均有强的表达;JNK在性腺中的表达总体上弱于ERK,JNK1在精巢组织中的表达比卵巢组织显著降低,但JNK2在雌、雄性腺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在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中,ERK和JNK在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中均为阳性反应,且定位相似:细胞质及细胞核核质呈阳性反应,核仁阴性。随着卵母细胞生长和成熟,ERK和JNK在卵母细胞胞质中阳性反应逐渐减弱。实验结果提示,ERK和JNK在黄鳝卵巢发育、凋亡退化以及雄性发育的启动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48.
949.
目的1观察热休克蛋白60和热休克蛋白2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80例,其中淋巴结转移40例(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40例(无转移组);另外,在结直肠癌80例中,有结直肠腺瘤(腺瘤组)以及距肿块15cm以上的正常肠粘膜(对照组)各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中蛋白的表达。结果:HSP60的表达主要定位在癌细胞胞浆,在对照组、腺瘤组、非转移组、转移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30%、57.5%、90%,组间比较发现,对照组与转移组、腺瘤组与转移组、转移组与非转移组(x^2=10.912,P〈0.001)的HSP60阳性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与腺瘤和非转移组间以及腺瘤与非转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SP27的表达主要定位在癌细胞的胞浆,在对照组、腺瘤组、非转移组、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5%,50%,90%,组间比较发现,对照组分别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腺瘤组分别与转移组;非转移组与转移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腺瘤与非转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SP60和HSP27表达间无统计学相关。结论:HSP27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相关。而HSP60的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0.
人脊髓创伤后神经元病变的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子慧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2)
本文用神经丝(NF)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15例人体尸检材料中研究了脊髓创伤后生存2h~9W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脊髓创伤后2h,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即可显示NF阳性反应产物在轴突内聚集。创伤后第4天,病变的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内神经丝反应异常地增强。以上结果表明: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常规显示轴突的染色方法能更早更清晰地显示脊髓内轴突的病变,并进一步证实了创伤后细胞骨架紊乱在神经元的病理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