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1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光温因子对大田冬小麦累积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探索光、温因子对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生物量的影响及冬小麦各组织器官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利用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8年冬小麦生产年度物候期、产量分析要素等观测资料、1995-2008年冬小麦生产年度三叶期、越冬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及成熟期生物量测定资料及相应时段的温度、日照资料,分析了冬小麦生物量变化过程及光温因子综合作用辐热积对各生育阶段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生物量的累积过程呈“S”型曲线,抽穗期、乳熟期生物量达到最大.自1981年以来,抽穗期、乳熟期的辐热积以3.314 MJ·m-2·a-1的速度上升,其他各生育阶段辐热积随年份呈抛物线变化;返青期、拔节期及乳熟期、成熟期辐热积在20世纪90年代较大,20世纪80年代及21世纪初较小;拔节期、抽穗期辐热积在20世纪90年代较小,20世纪80年代及21世纪初较大.各生育阶段辐热积与产量相关显著.各生育阶段的叶面积指数与该阶段的辐热积利用率呈显著相关,拔节期及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增加1,其辐热积利用率分别增加0.049和0.259 g·MJ-1.  相似文献   
992.
用10 mmol·L-1 CaCl2溶液预处理灌浆期小麦叶片,以水预处理为对照,然后将预处理植株进行高温强光(35 ℃,1600 μmol·m-2·s-1)胁迫,测定胁迫处理过程中小麦旗叶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D1蛋白的变化,以研究外源Ca2+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类囊体膜D1蛋白磷酸化和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溶液预处理使小麦叶片在高温强光逆境下PSⅡ反应中心发生可逆失活,有效抑制了高温强光下D1蛋白的净降解,保持了较高的D1蛋白磷酸化水平,暗恢复后PSⅡ反应中心活性迅速恢复,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和PSⅡ电子传递速率恢复至对照水平,维持了较高的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净光合速率(Pn).表明外源Ca2+通过调节小麦叶绿体D1蛋白的周转,促进了PSⅡ的正常运转,减轻了高温强光胁迫对叶片光合机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稻作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半试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从江县传统农业区的糯稻和杂交稻为例,研究了在水稻单作(R)、稻-鱼(R-F)和稻-鱼-鸭(R-F-D)3种不同稻作方式下稻田杂草群落的特征.结果表明:糯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抑制杂草能力均优于杂交稻;R-F-D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鸭舌草、节节菜等的抑制效果达到100%,总体抑制杂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稻作方式,杂草的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ielou均匀度指数提高,表明群落物种组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降低了原来优势杂草的发生, 是一种较好的可达到抑制杂草效果的稻作方式.  相似文献   
994.
p53作为肿瘤致病的关键因子人们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microRNA参与肿瘤的发生也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关于p53与miRNA的调控关系还不是很清楚。就p53与miRNA存在的可能调控模式及p53对miRNA功能与合成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已有的研究绘制了可能的p53与miRNA调控模式图。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探讨欧前胡素(IMP)调节生长停滞特异蛋白6(Gas6)/Axl轴对膀胱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6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中随机选取12只小鼠作为对照组(CON组),其余小鼠平均分为Model组、IMP组、Gas6组、IMP+Gas6组,每组12只,往其左侧前肢皮下注射0.2 mL浓度为1×107个/mL的鼠源性膀胱癌肿瘤细胞系T739细胞溶液(Model组和IMP组注射对照载体的T739稳转株细胞,Gas6组和IMP+Gas6组注射过表达Gas6的T739稳转细胞株)造模。造模成功后,IMP组及IMP+Gas6组通过腹腔注射5 mg/kg的IMP;CON组、Model组及Gas6组通过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天1次,持续5次。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测定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查肿瘤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as6/Axl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odel组肿瘤细胞整体上排列松散,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核碎裂现象;IMP则可以逆转该现象,使肿瘤细胞排列重新变得紧密,细胞核固缩程度提升,核碎裂现象降低;Model组较CON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CD8+细胞百分比、Gas6、Axl蛋白水平、VEGF水平显著增加(P<0.05),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IL-2、IFN-γ、CD4+细胞百分比、CD4+/CD8+、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Model组相比,IMP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IL-2、IFN-γ、CD4+细胞百分比、CD4+/CD8+、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肿瘤体积、肿瘤质量、CD8+细胞百分比、Gas6、Axl蛋白水平、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Gas6组结果与IMP组趋势相反;而IMP+Gas6组的结果显示:IMP能逆转Gas6过表达后对膀胱癌荷瘤小鼠的促瘤作用。结论:IMP可能通过下调Gas6/Axl信号通路改善膀胱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从而产生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当一个存在多稳态的生态系统临近突变阈值点时,外界条件即使发生一个微小变化,也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剧烈响应,使之进入结构和功能截然不同的另一稳定状态,这种现象称为重大突变(critical transition)。重大突变所导致的稳态转换总是伴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的急剧变化,可能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预测生态系统突变的发生非常困难,但科学家在此领域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监测一些通用指标可以判断生态系统是否不断临近重大突变阈值点,进而可以进行生态系统重大突变预警。该文对近年来生态系统重大突变检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论述了生态系统重大突变的产生机制及其后果,介绍了生态系统突变预警信号提取的理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总结了近年来生态系统重大突变预警信号的提取方法,概述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指出生态系统突变预警信号的检测应充分利用时空动态数据,并且联合多个指标,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预警,此外,还应重视生态系统结构与重大突变之间的关系,增强生态系统突变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在广东等地的城市学校,开展初中阶段的第1个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存在的困难,提出用鲮鱼鱼苗代替鼠妇的探究方案。实践表明,该材料更易得,操作更简单,需时更短,现象更明显,减小了教师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工作量,提高了实验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8.
Shu Y 《生理学报》2011,63(1):1-8
一种新颖的轴突断端(axon bleb)膜片钳记录方法大力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功能的研究。我们的工作应用这一方法揭示了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的数码信号(具全或无特性的动作电位)的爆发和传播机制。在轴突始段(axon initial segment,AIS)远端高密度聚集的低阈值Na+通道亚型Nav1.6决定动作电位的爆发;而在AIS近端高密度聚集的高阈值Na+通道亚型Nav1.2促进动作电位向胞体和树突的反向传播。应用胞体和轴突的同时记录,我们发现胞体阈下膜电位的变化可以在轴突上传播较长的距离并可到达那些离胞体较近的突触前终末。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胞体膜电位的变化调控动作电位触发的突触传递,该膜电位依赖的突触传递是一种模拟式的信号传递。轴突上一类特殊K+通道(Kv1)的活动调制动作电位的波形,特别是其波宽,从而调控各种突触前膜电位水平下突触强度的变化。突触前终末的背景Ca2+浓度也可能参与模拟信号的传递。这些发现深化了我们对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信号处理基本原理的认识,进而帮助我们理解脑如何工作。  相似文献   
999.
Gong HY  Zhang PM 《生理学报》2011,63(5):431-441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多通道记录方法被普遍应用在对神经元群体活动特性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多个神经元的活动,可以了解神经系统协同编码外界信息的规则以及大脑实现各项功能的机制.为了挖掘出多通道神经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及其潜在的相关性,需要合适的计算方法辅助对神经元放电活动进行解码.本文回顾了多通道神经信号分析中的一些常见方法,以及它...  相似文献   
1000.
Han M  Huang RY  Du YM  Zhao ZQ  Zhang YQ 《生理学报》2011,63(2):106-114
本文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痛模型,研究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ERK)在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疼痛发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单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后1天,大鼠损伤侧脊髓背角ERK的磷酸化(激活)水平显著上调,其下游转录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