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9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1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研究员?杨小菊研究员?吴向午研究员等耗费十余年时间编著的《银杏植物》专著(图1)于2020年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中国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的一系列分册中的一册, 这是第一本编著完成并出版的古植物志书。 中国的古植物研究始自十九世纪后半叶,早期的论著都是由西方国家的学者发表, 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才有中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植物化石, 迄今为止也已过去近一个世纪。在过去的百余年里, 中国的古植物学走过了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关于中生代银杏目化石的系统研究被誉为是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2.
利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确定菊芋块茎中菊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主要因素,以菊糖得率为响应值利用Design Expert V8.0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菊糖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优化组合条件。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当液固比为18∶1(m L·g~(- 1)),提取时间41min,提取温度86℃时,验证优化工艺得菊芋块茎中菊糖的最大提取得率40.56%,接近于模型预测值40.74%。在该工艺条件下,对菊糖进行粗制,并通过红外光谱仪对所提取的菊糖进行了结构分析。该法用于提取菊芋块茎中的菊糖,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3.
目的:研究担载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聚乳酸纤维乳液法静电纺丝的制备工艺,从电压、溶液浓度等工艺条件进行探索,通过扫描电镜对纤维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旨在找到最佳纺丝制备条件,并观察该条件下纤维的体外释放行为和细胞活性。方法:将NGF水溶液分散于聚乳酸(PLLA)溶液中,通过W/O乳液法制备静电纺丝纤维。分别从电压8 k V、10 k V、12 k V,浓度梯度90mg/m L、100 mg/m L、110 mg/m L进行静电纺丝纤维的制备,对纤维的形态等进行表征。使用ELISA对NGF体外释放动力学进行检测,用Alamer Blue试剂考察纤维释放液对于PC12悬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浓度和电压对电纺纤维制备影响很大。当浓度过大时,易堵塞纺丝喷头且纤维弯曲,过小时纤维粗细差异较大。电压过大或过小时纤维弯曲情况严重,甚至出现缠绕现象。当浓度为100 mg/m L,电压为10 k V时制备的乳液法静电纺丝聚乳酸纤维直径粗细均匀,具有较好形态。在该条件下的制备的纤维NGF体外有效释放13天,释放液可以促进PC12细胞的增殖。结论:担载NGF的聚乳酸纤维乳液法最佳静电纺丝制备条件为:PLLA溶液浓度100 mg/m L、电压10 k V,该条件下制备的担载NGF的聚乳酸纤维体外释放可累计释放13天,其释放液可有效促进PC12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担载NGF的聚乳酸纤维导管奠定了一定的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204.
导管组织在木本植物水力学特性及水分关系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但其长度的传统测试装置和方法相对繁琐。本研究在注气法原理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装置简易、操作便捷。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成功测定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导管的长度及相关参数:气体传导耗散系数为0.111±0.012;最大导管长度为56.9±1.5 cm;平均导管长度为19.6±2.5 cm;最大分布导管长度为9.8±1.3 cm。枝条注气方向对测试结果没有明显影响。测试过程中注气端压强变化不明显,对导管长度及相关参数的测定和计算影响不显著。本方法与传统注气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05.
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界中的甜荞种质资源多存在生物学混杂现象。每份甜荞种质资源可以分化出若干份新的遗传资源类型,其遗传背景复杂。简化甜荞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准确描述新品种的亲子代关系和遗传背景一直是世界荞麦工作者面对的技术难题。甜荞种质资源的繁育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甜荞花粉粒大小、甜荞授粉机制、访问昆虫种类以及种子量多少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比较圃和田间试验圃的荞麦繁育新方法——"五圃法",以期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新的荞麦资源,在育种中可针对性的配制强优势组合,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206.
以马尾松松针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松针粉中提取莽草酸,通过考察料液比((VH2O∶m松针粉,mL:g)、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松针中总莽草酸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3个变量,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获得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6,提取时间为46min,超声波功率为359 W,此条件下莽草酸的提取率为1.948%。  相似文献   
207.
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aia coli能高效表达NMN转移酶,以此为出发菌株,以菌体生长量OD600和NMN转移酶的活力为响应值,对重组大肠杆菌产NMN转移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以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优化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子:胰蛋白胨、甘油、MgSO4;随后以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上述3个因子对OD600和NMN转移酶活力水平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满意度函数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粉30 g/L,胰蛋白胨10.5 g/L,甘油3.49 mL/L,MgSO40.45 g/L,K2 HPO440.5 g/L,KH2 PO46.0 g/L,NH4 Cl 1.5 g/L,NaCl 0.6 g/L,接种量1.5%,诱导时间12 h.在该优化条件下,菌体生长和产酶水平均获得了显著的提升.重组NMN转移酶的活力水平从8.85 U/mg提高到15.48 U/mg,菌体生长量OD600从4.85提高到6.01,提高幅度分别为74.92%和23.92%.  相似文献   
208.
目的分析BHK_(21)细胞对蚀斑法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系统的影响,降低检测系统误差。方法比较BHK_(21)细胞以不同频次传代培养时的细胞生长状态,以及以不同接种浓度进行疫苗病毒滴度检测时,对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BHK_(21)细胞培养4 d传代,其形态良好、边缘光滑、胞质透光性好、细胞分散均匀、细胞活率达到95%以上;BHK_(21)以105细胞/m L浓度接种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及其病毒滴度参考品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0.66%和0.64%。结论 BHK_(21)细胞培养4 d传代、以105个/m L浓度接种时用蚀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系统最稳定,可供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滴度检测参考。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探讨鼻中隔成形术中鼻腔填塞法及鼻中隔"8"字缝合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拟行鼻中隔成形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采用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术后对照组给予鼻腔填塞法处理,实验组给予鼻中隔"8"字缝合法处理。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鼻粘膜水肿情况,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鼻中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7d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hVAS评分升高,术后24h、术后48hVAS评分下降(P0.05);与术后12h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VAS评分均下降,且术后48hVAS评分低于术后24h(P0.05);实验组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粘膜水肿0级患者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鼻粘膜水肿1级患者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鼻粘膜水肿2级患者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鼻中隔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鼻腔填塞法,鼻中隔成形术中采用鼻中隔"8"字缝合法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鼻粘膜水肿情况,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0.
为了快速高效的观察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显微结构,利用光镜和改进的蔗糖保护--液氮速冻冰冻切片法,观察铁皮石斛根、茎、叶的显微结构。该技术方法是将铁皮石斛器官经过蔗糖磷酸缓冲液保护液处理后抽真空,再经过液氮速冻、包埋、切片、展片观察、染色以及拍照等步骤,制作出铁皮石斛根、茎和叶较完整的显微结构切片。研究结果表明,适合铁皮石斛根的最适条件为:蔗糖质量体积分数为8%、冷凝温度-25℃、切片厚度20μm;茎的最适条件为:蔗糖质量体积分数为16%、冷凝温度-20℃、切片厚度15μm;叶的最适条件为:蔗糖质量体积分数为4%、冷凝温度-20℃、切片厚度10μm。该研究在兰科植物显微结构观察和组织化学研究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