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4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1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本文提出了一种植物生态学数学模型参数估计的新方法——线性规划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的估计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某种程度上前者更优于后者。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2.
目前,生物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对各种生物大分子的深入研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显得更为重要,几乎所有的生命科学都涉及到这一技术的应用。蛇毒神经毒素是一种小分子量蛋白质,用~(125)I标记后可作为研究烟碱受体的一种示踪物。碘化掺入蛋白质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方法是氯胺T法,氯胺T碘化标记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报道用自旋非限制Hartree-Fock方法(spin unrestricted Hartree-Fock method简写UHF)对氧合血红蛋白的Fe-O2键合态进行ab initio研究。结果表明Fe(Ⅱ)、Oc和Or的Mulliken布居值分别为24.18、8.19和7.64。这说明氧合血红蛋白的Fe-O2键合态不发生电子转移。研究模型所得到的频率与实验频率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不支持Weiss提出的Fe3+O2-模型,为解释血红蛋白传输氧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使用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测蛋白质分子主链的二面角,通过分别学习所有残基,成规则二级结构的残基,无规线团的二面角,结果表明由蛋白质分子的一级序列出发预测主链二面角,对于α螺旋成功率最高,β折叠次之,而无规线团的二面角和其一级序列相关很小,故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建立了用模式识别理论和技术在计算机上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方法.特征的抽取和样本的选择是使用该方法的关键.这一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各有特色,预测精度也比较高,鉴于目前国内外将此方法用于蛋白结构预测的研究的还不多,我们拟进一步发展、完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人工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27.
离子交换剂法去除柠檬酸发酵液中阴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8.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2):1131
生态过程模型的发展为研究者在长时间序列和区域尺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但模型模拟的准确性受到模型自身结构、模型参数估计合理性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能够定量或定性筛选出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的敏感参数, 是模型参数校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也是建模和应用的先决条件。该文以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傅里叶幅度灵敏度检验扩展法(EFAST)对Biome-BGC模型的生理生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分别分析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阔叶树的净初级生产力(NPP)、蒸散(ET)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1)模拟红松NPP的不确定性高于阔叶树, 但二者的模拟ET的不确定性均较小。阔叶树的NPPET对生理生态参数的敏感性总体上都小于红松。(2)无论是红松、阔叶或其他植被类型, 模拟NPP均表现出对叶片碳氮比、细根碳氮比、比叶面积(SLA)和冠层截留系数的敏感性, 这4个参数的高敏感性主要是由模型自身结构所决定的, 与植被类型和研究地区的关系较小。对模拟ET而言, 细根与叶片碳分配比、新茎与新叶碳分配比和SLA均是影响红松和阔叶树ET的敏感参数, 但红松ET主要受参数与参数间的二阶或多阶交互作用的间接影响, 而阔叶树ET则主要是受到敏感参数直接效应的影响。(3)除了上述影响红松和阔叶树碳水通量的共性参数外, 诸如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中叶氮含量、叶片与细根周转率、所有叶面积与投影叶面积之比等也是对模拟结果有影响的重要参数, 但是其敏感程度随物种不同和研究区不同而不同, 所以这类参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本地化, 对于其他不敏感参数则可以采用模型缺省值。  相似文献   
129.
国内简讯     
天冠集团与清华大学等部门联合攻关的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技术,在刚刚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后,又成功进行了500t/a工业性试验,为微生物法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工业化提供了经济可行的工艺路线。据悉,天冠集团正在筹建千吨级的1,3-丙二醇生产线。  相似文献   
130.
烟梗是烟草工业的重要副产物,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本研究首先利用白腐菌漆酶对烟梗丝进行预处理,提升了添加烟梗丝的卷烟品质;然后分别以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降解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方程模型,对漆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组成的复合酶预处理烟梗丝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每100g烟梗丝加入30U漆酶,在料液比为35%、温度为30℃、酶解pH为5处理48h的条件下预处理的烟梗丝对提升卷烟品吸效果最佳,烟梗丝中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降解率分别为20.16%、15.10%、7.20%和12.40%;为获得与之相同的各组分降解率,响应面法优化漆酶复合酶最佳处理条件为:每100g烟梗丝加入漆酶14.72U、纤维素酶1.00U、半纤维素酶1.00U、果胶酶8.45U。验证发现烟梗丝各组分降解率实测值与理论值无显著性差异,且显微结构观察显示复合酶处理后的烟梗丝表面致密结构被破坏,孔洞数量明显增加。本研究获得的白腐菌漆酶预处理后的烟梗丝在卷烟中的添加能有效改善卷烟品质,且漆酶复合酶的使用大幅减少了漆酶的用量,降低了漆酶预处理烟梗丝的成本,为废弃烟梗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