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8篇
  4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单纯服用胺碘酮,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随访12个月,一级观测终点为房颤复发。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左心房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窦性维持率分别为89.8%、81.6%,对照组分别为72.9%、62.5%,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房颤复发率24.5%,显著低于对照组47.9%(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于窦性心律的维持优于单用胺碘酮,且减少房颤复发,抑制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雷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给予雷利度胺单药治疗,雷利度胺50mg/d,口服给药,连续给药21天,28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应用雷利度胺4(2~6)个疗程,5例有效,2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因疾病迅速进展死亡退出试验。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3例,中粒细胞减少4例,血小板减少1例,贫血1例。结论:应用雷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有效,不良反应轻微且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护理方法是否得当。方法对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表阿霉素(GE)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从心理疏导、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依从性、减轻药物毒性反应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13例病人完成化疗共53个周期,其中GE方案化疗19.5周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对化疗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
桔小实蝇国内研究概况   总被引:64,自引:5,他引:64  
本综述了桔小实蝇的研究概况,包括桔小实蝇的分布、寄主、为害情况、种类、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经济重要性评价、综合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为探讨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与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复发的关系,评估其预测价值,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中心初发首诊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165例患儿,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无复发组,评估ITP复发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评估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对儿童ITP复发的预测价值,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与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相关的儿童ITP无复发生存曲线。结果:共纳入165名ITP患儿,复发率24.8%。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对儿童ITP无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为0.613-0.795(P<0.05),最佳截断值为3.21×109/L。儿童ITP是否复发与年龄、淋巴细胞计数、出血评分、ESR有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ITP是否复发与CD3+CD19-细胞计数、CD3+CD4+细胞计数、CD3+CD8+细胞计数、CD4+/CD8+细胞比例、NK细胞计数有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可作为评估儿童ITP复发的预测指标,儿童ITP复发与初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计数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提高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倾性分析从1999~2004年25例大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吻合口复发12例,腹腔、盆腔种植复发8例,局部复发3例,复壁切口复发3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23例。根治性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8例。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个月和10个月。结论 大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重在术中无瘤操作,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sST2)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RFA术治疗的82例阵发性AF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5例)和未复发组(57例)。检测患者血清BNP、hs-CRP、sST2水平,收集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NP、hs-CRP、sST2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血清BNP、hs-CRP、sST2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BNP、hs-CRP、sST2水平升高、AF病程增长是影响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BNP、hs-CRP、sST2预测阵发性AF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0.694、0.718,联合三者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高于BNP、hs-CRP、sST2单独预测。结论:阵发性AF患者血清BNP、hs-CRP、sST2水平升高是RF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BNP、hs-CRP、sST2水平有助于预测阵发性AF患者RFA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8.
在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中,帧速率由每帧图像的扫查发射次数所决定.同时发射多条波束可以提高图像的帧速率,但是这会带来不同波束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形成伪像.本文基于编码激励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帧速率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发射一组线性频率调制编码信号,有效的降低了波束间的互扰.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成倍的提高图像的帧速率.  相似文献   
99.
马金双   《广西植物》1992,(2):190-190
<正> 笔者(1990)曾在本刊10卷3期268—269页上介绍了我国1988年以前地方植物志的出版概况。但时效尚欠佳,内容也有遗漏;现进行补订,并向那些工作已经完成但被我遗漏的单位与作者致以歉意。本文的来源仍依据北京的几个图书单位,但由于我们的信息不畅,很多已出版的地方志在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以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图书馆等单位也见不到。所以笔者希望本文的读者能将你们的工作或你所知道的工作介绍一下,让大家共同享受你们的成果,为我国的植物学科研与教学提供更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00.
病理性色素沉着通常在创伤、手术、日照等条件下发生,临床首选方法为激光治疗,虽疗效显著但存在色斑复发,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次选用成年斑马鱼建立激光祛斑动物模型,结果发现:激光祛斑后斑马鱼皮肤重新出现色斑,其灰度值、面积及分布与照射激光的能量密度和脉冲时间等参数显著相关;色斑面积缩减在照射后第1、2天最显著,复发在第5天最高;高能量组在祛斑效应上总体不如低能量组,且后者色斑复发也不显著;色斑复发部位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表达上调且与色斑复发程度成正相关。MIF对血管新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故色斑复发可能与MIF上调引起的血管新生有关。以上研究结果提示,祛斑效果皮秒激光(picosecond laser,下文简称Ps激光)显著优于纳秒激光(nanosecond laser,下文简称Ns激光),低能量激光结合MIF表达调控可能有助于抑制祛斑后的血管新生,从而降低色斑复发,对激光祛斑的临床应用有直接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