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原生质体法将含双 35S_AMV启动子及人小肠三叶因子 (hITF)cDNA的表达载体导入糙皮侧耳 (Pleurotusostreatus)中 ,原生质体转化子在含有除草剂的培养基上初步筛选 ,获得抗性菌株。通过PCR分析证明hITFcDNA已整合到侧耳基因组中。以hITF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 ,纯化后的IgG以直接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LISA)方法测定效价 ,并建立起hITF的竞争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LISA)方法 ,给出了标准工作曲线 ,以应用于大规模表达菌株的筛选确立。检测表明 ,hITF在侧耳新鲜菌丝体中分 3个表达量段 :10 0 0~ 12 5 0ng g、14 80~ 170 0ng g、最高达2 0 0 0~ 2 2 5 0ng g ,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 0 7%~ 1 5 %。Western印迹进一步分析证明hITF在侧耳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2.
中草药提取物中缩合类单宁的选择性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皮胶原纤维为原料,通过甲醛交联反应制备吸附材料。采用外加单宁的方法研究了这种吸附材料对中草药提取物中缩合类单宁的选择性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对落叶松单宁、黑荆树单宁和杨梅单宁等3种典型的缩合类单宁都具有非常好的吸附选择性,在实验条件下单宁的去除率达到100%,而对有效成份的吸附率较低。该吸附材料对与缩合类单宁具有相似结构的低聚原花青素的吸附率也较低。对比试验表明,胶原纤维吸附材料对单宁的吸附选择性优于聚酰胺。  相似文献   
63.
物质经皮转运的唯象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物质经皮渗透是一个非平衡态的热力学过程,驱使物质经皮转运的动力产生了物质经皮转运的通量,文章试图用唯象理论来阐述这种关系。假设扩散池系统恒温、无化学反应:溶液为非粘性流体,双组份、局域平衡。根据Gibbs方程,建立了扩散池系统的耗散函数,导出了其质量流与质量力、体积流与体积力:实验分对照组(被动扩散)和实验组(电脉冲扩散),分别做3次并以替硝唑为模式药物。实验结果表明:(1)扩散池系统中不但存在物质的经皮渗透,而且存在溶液的体积缺失现象;(2)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唯象系数具有时变性,并且推断当时间延迟时,质量力对质量流和体积力对体积流的影响减弱;(3)溶液对流在皮肤表面产生的速度梯度可能产生体积流。结论是扩散池药物经皮渗透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系统。  相似文献   
64.
赵文阁  刘鹏  夏玉国 《四川动物》2004,23(3):185-187,i003
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分析了粗皮蛙的染色体组型 ,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为 2 6 ,可配成 13对 ,有5对大型染色体 (相对长度 >9)和 8对小型染色体 (相对长度 <6 5 ) ,其中 ,第 1、 5、 6、 7、 8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12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2、 3、 4、 9、 10、 11、 13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4对为性染色体 ,属XY型 ,X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 (相对长度为 10 70 ,臂比指数为 1 72 ) ,Y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相对长度为 12 83,臂比指数为 2 0 2 )。  相似文献   
65.
苔藓植物孢子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明  周云龙 《植物学通报》2001,18(3):347-355
苔藓植物孢子发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形态建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的两次精确的核分裂以及细胞质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四分孢子,再经孢子壁的发育过程,形成成熟的孢子。本文重要介绍了苔藓植物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质裂片、质体及核的变化、微管系统及纺锤体、胞质分裂和孢子壁形成过程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6.
经营措施对青檀人工林生物量及檀皮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调查了青檀人工林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分地上部分生物生产力及檀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密度及墩龄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与年龄成正比,出皮率与年龄成反比;(2)单位面积檀皮产量年增长以第3年为最高,分别是第2年和第4年年增长量的1.58倍和4.12倍;(3)在密度、留萌数及萌发年龄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以条墩年龄12年为最高,分别是6年生和9年生的3.32倍和1.11倍;(4)四种造林密度类型(2500、3333、4200和5350墩/hm2)中,檀皮产量大小顺序为4200>3333>5350>2500.4200墩/hm2(株行距1.4m×1.7m)的林分檀皮产量是2500墩/hm2(株行距2m×2m)林分植皮产量的1.68倍;(5)在密度、墩龄相同条件下,每墩留萌数为10时,单位面积植皮产量最高.从收获经济生物量(檀皮)的角度考虑,青檀人工林密度应在3333~4200墩/hm2之间,轮伐期为3年;在条墩年龄为9年以上的人工林中,留萌数以10条为好.  相似文献   
67.
陈敏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1):27-28,31
研究了糙皮侧耳 (Pleurotusostreatus)和康氏木霉C 3(TrichodermaKoningiiC 3)降解稻草生产饲料蛋白的发酵工艺。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到 2 2 .7% ,粗纤维降解率为 34 %。  相似文献   
68.
脂皮素1(LC1)是钙依赖性的膜磷脂结合蛋白,介导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法获取人LC1cDNA,以pUC18为克隆载体、pBV220为表达载体,在DH5α菌成功表达了LC1,免疫印迹实验证实了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 。  相似文献   
69.
胡勤学  张春立 《病毒学报》1997,13(2):159-163
分别用生物素肼化学标记和DIG标记我国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d)全长克隆cDNA,用以上探讨对不同来源的的核酸样品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探针可检出病柑桔总核酸的最低含量久为400ng/斑点和80ng/斑点;生物素肼标记CEVd-DNA探讨针,可检出CEVd-cDNA的最低含量约为10pg/斑点,研制的CEVd检测试剂盒能检测出发病和隐性带毒苗木中的CEVd,灵敏、特异、简便、快速。试剂盒已使用于检测  相似文献   
70.
所谓人工种子,就是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芽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从而造就成一种类似于种子的结构。自从美国科学家穆拉西格于1978年首次提出了人工种子的概念以来,人们对人工种子技术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