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5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34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的获得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噬菌体表面呈现(phage display)技术获得了人源抗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及其表达。从狂犬病毒PM株Vero细胞疫苗免疫的人抗凝血中分离获得外周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PCR方法,用一组人IgG Fab基因4特异性引物,从合成的cDNA中扩增了一组轻链和重链Fab段基因,将轻链和重链Fab段基因,将轻链和重链先后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成功地建立了抗狂犬病毒抗原的方法,对此抗体库进行富积筛选表达,成功地获得了抗狂犬病毒的人源单抗Fab段基因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有效表达,对其中一株单抗G10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发现它与一株鼠源中和性狂犬病毒糖蛋白特异性单抗存在竞争,证实该单抗能识别狂犬病毒糖蛋白,其序列资料分析表明,该单抗为一株新的抗狂犬病毒人源基因工程抗体。  相似文献   
812.
丁酸钠对CHO-EPO工程细胞株rhEPO表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稳定整合有pEDEPO的CHOEPO工程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在无血清条件下,系统观察了05、10、25和50mmol/L4个浓度的丁酸钠作用于该细胞株的情况,结果表明:丁酸钠对CHOEPO工程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影响CHOEPO工程细胞EPO表达,浓度10mmol/L可提高EPO表达量25倍左右,并可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延缓CHOEPO工程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的细胞脱落;提高CHOEPO工程细胞EPOmRNA水平  相似文献   
813.
为了分离耐高渗和甘油代谢相关基因,以Zeocin为选择标记,利用REMI技术电转化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考察了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转化的影响,选择Hind III进一步优化了转化的几个条件。结果表明,在OD600≈1.3 时收集细胞,在1.5 kV 电压下,感受态细胞浓度为2.0×109个细胞/mL,100U Hind III时,能获得129个转化子/μg DNA的较高转化率,58% 的转化子稳定,表明REMI技术适合于产甘油假丝酵母的转化。  相似文献   
814.
hbrp(Human BSP-Related Protein)是我们实验室最近在睾丸组织中克隆的一个人与BSP(bovine seminal plasma)蛋白相关的新基因。为了将有关该新基因信息与现有人类基因组转录图相整合,我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进行了该基因的人染色体基因定位,结果成功地将hbrp基因定位在人19号染色体长臂1区3带上。hbrp基因是在对BSP蛋白功能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并克隆的,其同源性分析发现,与其序列最相近  相似文献   
815.
人源性抗HBsAg抗体Fab段在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分步整合的方式,将人源性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体Fab的轻、重链基因分步整合到巴斯德毕赤(Pichia pastoris)酵母GS115菌株的染色体上,经甲醇诱导,成功地分泌表达出抗HBsAg抗体的Fab片段,表达量达50~80mg/L。ELISA结果显示重组酵母分泌表达出的Fab具有较强的结合HBsAg的能力。通过抗Fab的抗体柱亲和层析,纯化出了纯度较高的Fab产品。  相似文献   
816.
目的构建能够在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中穿梭表达目的基因的载体,并用此载体在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中表达人白介素-10基因(hIL-10)的蛋白产物;为hIL-10基因重组双歧杆菌治疗炎症性肠病做前期准备。方法以质粒pDG7为模板扩增pMB1片段,构建表达质粒pET28B1。用PCR法扩增hIL-10基因,将此目的基因以及pET28B1经酶切后用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pET28B1-hIL10。pET28B1-IL10转染大肠埃希菌BL21和长双歧杆菌。最后用Western blot检测hIL-10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和长双歧杆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ET28B1-hIL10阳性克隆扩增后提取质粒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段为hIL-10,序列正确且无突变。hIL-10基因在大肠埃希菌、长双歧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产物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验证为IL-10蛋白,显示该hIL-10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阳性克隆中经诱导可高量表达,在长双歧杆菌体中有少量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质粒pET28B1,该质粒能够在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中穿梭表达目的基因hIL-10。  相似文献   
817.
本文阐述了姜黄素(Curcumin)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诱导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采用MTT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Survivin、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最后通过检测MAPK的磷酸化水平分析姜黄素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通过MAPK抑制剂实验进一步证实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其中40μmol/L姜黄素可明显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上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姜黄素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调节及诱导凋亡可以通过激活JNK、抑制ERK和p38 MAPK信号通路实现。表明姜黄素可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姜黄素激活JNK、抑制ERK和p38 MAPK信号通路从而上调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下调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18.
假杆咽属线虫一新种及该属分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四川省马边县采集的旋尾类线虫一新种,定名为马边假杆咽线虫,新种Pseudorhabodochona mabianensis sp.nov.寄生于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pon sichangensis Chang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肠道中,该寄生虫的发现证明假杆咽属Pseudorhabdochona Liu et Wu,1941年不应该合  相似文献   
819.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6):692
酶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中起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产量的改变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以亚热带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促更新次生林(米槠人促林)和米槠次生林为研究对象, 设置凋落物加倍(DL)、凋落物去除(NL)和对照(CT) 3种处理, 探讨土壤6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米槠次生林中土壤纤维素水解酶(CB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酚氧化酶(PhOx)和过氧化酶(PerOx)活性高于米槠人促林, 而酸性磷酸酶(AP)和β-葡萄糖苷酶(βG)活性没有差异; NL和DL处理均降低了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森林土壤的AP、βG和NAG活性, CBH和PerOx活性均无显著变化, 而PhOx活性仅在DL处理后降低; 除NAG活性外, 米槠人促林的AP、βG、PhOx活性在凋落物处理后下降的幅度均高于次生林; Pearso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碳(C)、氮(N)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显著相关。因此, 凋落物输入的改变(无论增加和减少), 引起了土壤含水量、C、N以及MBC和MBN含量的下降, 进而可能会导致亚热带米槠次生林和米槠人促林土壤某些胞外酶(如AP、βG和NAG)活性降低。从土壤酶活性角度看, 米槠次生林比米槠人促林更有利于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C、N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820.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16型(HPV16)和18型(HPV18)假病毒,探索优化假病毒制备的条件,并利用制备的假病毒评价HPV疫苗血清抗体的中和活性。方法 将优化后的HPV16和HPV18 L1、L2和EGFP基因片段分别插入pcDNA3.1+载体中,通过多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制备假病毒。对转染试剂、多质粒共转染比例、转染时间和细胞裂解时间进行摸索优化,通过测定假病毒的滴度,确定假病毒制备的最佳条件。收获的假病毒用30%的碘克沙醇作为介质进行超速离心纯化,纯化后的假病毒用于电镜观察。利用假病毒中和试验对制备的原核表达复性蛋白HPV16 L1免疫血清以及HPV16和HPV18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免疫血清进行中和活性评价。结果 成功构建了假病毒,并确定了假病毒制备的最佳条件:pL1∶pL2∶pEGFP等3种质粒共转染比例为1∶0.1∶0.5,总量为4μg;转染时间为72 h,细胞裂解时间为24 h时获得的假病毒滴度最高。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PV16和HPV18假病毒颗粒基本呈规则圆形,形态上与天然病毒颗粒相似。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当用原核表达复性蛋白HPV16 L1免疫血清中和HPV16假病毒时,并不能抑制假病毒的感染活性;但HPV16和18 VLP免疫血清能明显的抑制HPV16和HPV18假病毒的感染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并制备了2种高危型HPV假病毒,并可用于中和试验评价HPV疫苗血清抗体的中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