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701篇
  235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大叶醉鱼草访花昆虫行为与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年4~9月对云南农业大学苗圃内栽植的大叶醉鱼草访花昆虫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叶醉鱼草的访花昆虫有63种,隶属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革翅目和螳螂目;食蚜蝇科为大叶醉鱼草种群的主要传粉昆虫;不同月份访花昆虫的种类不同;天气变化会影响访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同一天内不同时间,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有差异,一般每天12:00~16:00的访花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2.
行为的结构、刚性和多样性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有关动物行为的定义、结构和多样性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研究领域。然而,动物行为多样性不仅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基础理论问题,也与濒危动物的成功保护有关。本文定义了动物行为以及行为的刚性与弹性,探讨了行为表达的空间条件以及生境因素与行为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雌雄大熊猫个体在较大的活动空间里的发情行为表现的频次及活动频率显著地高于那些在较小的空间里的雌雄个体,说明活动空间对雄性或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有显著影响。圈养空间影响麋鹿的社会行为、通讯行为和聚群行为。圈养在小圈中的麋鹿没有出现同性聚群现象,当圈养麋鹿野放后即表现出这种现象。圈养环境中长大的动物个体由于缺乏行为的表达空间,仅仅表现出刚性大的行为,丧失了许多弹性大的行为,从而导致动物行为的多样性下降。对那些生活在开阔草原和荒漠上的野生有蹄类动物实施迁地保护时,必须考虑其逃逸空间,为那些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时,则必须考虑其迁移空间。此外,动物行为的多样性与生境元素有关。我们应当给圈养动物提供复杂而多样的环境,以增加圈养野生动物表达寻找食物、建立领域、筑巢和避开不利环境等行为的可能性,维持濒危个体的行为多样性。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长时间的野外监测,首次报道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一次雄性取代行为。一个研究群体(G3)中的1 只亚成年雄性长臂猿在10 岁左右取代了相邻群体(G2)中的成年雄性。整个取代过程持续了15 d时间。雄性取代发生前,G2 中雌雄的配对关系已经不稳固,这为雄性取代提供了机会。而G2 与G3 群的一次长时间冲突可能消耗了G2 中成年雄性大量体能,这为G3 中的亚成年雄性打败并取代G2 中的成年雄性创造了机会。本研究在取代发生后,对新形成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了连续4 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与处于稳定时期的G2 群相比,新形成群体的鸣叫频次更高,但每次二重唱中雌性的平均激动鸣叫次数降低。这证明了Geissmann (1986)提出的假说,新配对的群体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多练习二重唱,这样导致新配对群体的鸣叫频率明显升高。虽然经历了4 个月的合唱练习,新形成群体的激动鸣叫次数仍然偏低,并且两只雌性同时激动鸣叫的频次也比较低。这说明新形成的配对之间配合依然不默契,或者说明配对之间的关系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74.
韩宝瑜  陈宗懋 《生态学报》2000,20(3):495-501
采用培养皿,①承接茶蚜自然分泌蜜露;②惧蜜露浓缩后点于培养皿中心。逐头释放瓢虫于分别胃这2类蜜露的培养皿中心进行生物测定,两个试验均证明:①蜜露强烈地吸引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随着蜜露浓度呈梯并地增大,搜寻时间极显著地延长(P〈0.01);②蜜露可激发瓢虫的搜索行为由广域搜索型转换为地域集中搜索型。前0 ̄5s局限在较小范围内不断地转向,即搜索速度小,转动角度大。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 变种最敏感,搜索和  相似文献   
75.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迁飞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正  张孝羲 《生态学报》2001,21(5):772-779
粘虫成虫期取食、飞翔、求偶或性反应交配和产卵一系列行为是各具相对独立性和顺序性的阶段.飞翔在取食、飞翔、求偶或性反应交配、产卵等期内都有发生,并有不同的飞翔特征,在迁飞中以飞翔期的飞翔最为重要.雌雄蛾的飞翔期在羽化后3~10日龄,因求偶、性反应前期变化而有变异.粘虫雌蛾求偶前期2~11d,平均为5.93d,雄蛾性反应前期3~11d,平均为7.14d.求偶、性反应与迁飞潜力有密切关系.随求偶、性反应前期加长,求偶、性反应前飞翔量呈"S"形曲线增长;求偶或性反应迟的个体有飞翔期,且有1~2个飞翔峰(日).根据有无飞翔期和求偶、性反应与飞翔量曲线确定雌蛾求偶前期大于5d,雄蛾性反应前期大于4d的个体为迁飞型个体.自然种群中雌蛾迁飞型个体占52.47%,雄蛾占97.14%;不同地理种群江苏、吉林、山东和广东1~4代粘虫,雌蛾迁飞个体依次占47.64%、49.29%、47.22%和68.22%,求偶前期平均依次为5.75、5.64、5.58和6.77d.影响求偶前期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逐渐上升和食料不断老化,两者可能是引起粘虫迁飞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粘虫成虫期行为、繁殖与迁飞潜力及迁飞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昆虫知识》2008,45(6)
果蝇脑中蘑菇体结构内的神经元,是学习、记忆和睡眠调控等过程所必需的。Sung-Tae Hong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们在温度喜好行为中也起一定作用。一些动物,同我们人类一样,通过改变它们的代谢来从内部调控体温。但对像果蝇等其他动物来说,体温是与它们环境所进行的热交换的结果。果蝇能够本能地寻找一个与它们在遗传上所喜好的体温相匹配的环境,这个过程与哺乳动物设定固定体温的过程相似。当蘑菇体神经元中依赖于AMP的环状激酶活性被人为调低时,果蝇便不能找到它们所期望的温度;当这个活性增强时,它们便喜欢较高的温度。这项研究表明,温度感觉可能与学习和基因共享一些细胞机制。  相似文献   
77.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各类材料如纳米材料、重金属材料应用,及其他一些生物质类材料的积累,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有着较明显的生理毒理效应。只有对这些材料的生物效应有了清楚的了解才能正确地使用而避免它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本试验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对象,从生长发育到基因水平,考察了CdS/ZnS量子点对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发现CdS/ZnS量子点暴露不仅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头部摆动以及身体弯曲等生物行为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线虫细胞毒性相关基因、胁迫相关基因以及细胞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当CdS/ZnS量子点的暴露浓度为3.33 nmol/L,线虫体长、头部摆动以及身体弯曲分别从空白组的(0.64±0.072)mm,(55.94±7.17)次/min和(9.95±2.42)次/20 s降到(0.48±0.099)mm,(15.83±6.76)次/min和(7.72±1.12)次/20 s;而GST-1,daf-21,HSP-16.4等基因表达分别增加了15.33, 19.51和35.01倍。本研究为量子点在应用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昆虫知识》2009,(6):977-977
人们普遍认为昆虫是没有思维活动的低等动物。然而,别看昆虫的大脑小如针尖,它们的智力却一点不逊于体形庞大的高等动物。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昆虫不仅有思维活动、会数数、懂得分门别类,甚至可以识别人脸。“消除偏见”来自英国玛丽女王学院、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昆虫大脑开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昆虫的大脑容量足以使它们拥有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79.
80.
李莉  刘芳  李文峰  苏松坤 《昆虫知识》2012,49(5):1354-1359
蜜蜂的采集行为是蜜蜂众多社会行为中一种较复杂的行为,涉及信息评估、信息传递、学习记忆及能量代谢等不同的行为过程。研究蜜蜂采集及信息交流系统的分子机制,不仅利于蜜蜂的理论研究和蜂产业的发展,还为人类语言及信息交流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从行为、感觉基础及分子机制等不同研究层面,综述了近年来对蜜蜂采集及信息传递行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研究设想,以期为深入研究蜜蜂的采集行为及其信息传递行为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