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2篇 |
免费 | 162篇 |
国内免费 | 673篇 |
专业分类
23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155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3 年 5 月~ 2004 年 5 月,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 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昼间不同天气下蜡皮蜥行为时间分配中, 休息行为占有绝对的比例, 其次为运动、晒太阳、警戒、摄食和其他行为。晴天其休息、运动和晒太阳行为分别占 94 73%±0 01%、3 24%±0 01%和 1 56%±0 01%, 而阴天休息、运动和晒太阳分别占97 03%±0 02%、1 31%±0 01%、0 89%±0 01%。晴天和阴天蜡皮蜥的运动、警戒、休息和晒太阳等行为在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5); 雄、雌和亚成体的行为时间分配上, 只有雌雄之间的警戒行为存在差异性 (P<0 05)。在活动节律方面, 晴天和阴天蜡皮蜥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起始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 晴天其晒太阳的高峰期在10:00~11:00, 运动高峰期在11:00~14:00, 休息低谷期在10:00~13:00, 而阴天晒太阳的高峰期出现在11:00~12:00、运动高峰期11:00~15:00, 其休息未表现出明显的低谷。 相似文献
132.
133.
鳜鱼口咽腔味蕾和行为反应特性及其对捕食习性的适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扫描电镜观察和行为学实验研究鳜鱼口咽腔味蕾形态和分布及吞食行为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鳜鱼口咽腔味蕾丰富,几乎都是I型和Ⅱ型味蕾,着生于表皮乳突上,主要分布于上颌骨齿周围及内侧,下颌齿周围及外侧,舌前中区,下鳃骨细齿内侧等部位,其它区域分布较少,鳜鱼口咽腔味蕾对食物味道和软硬均非常敏感,鳜鱼仅吞食同时具有一定味道和软硬度的食物,本文探讨了鳜鱼口咽腔味蕾的结构功能关系及其对捕食习性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34.
米蛾对三种赤眼蜂的适合性及被寄生后卵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生发生前寄生蜂的寄生行为及寄生发生后寄生蜂的生长发育情况能够反映出寄主对寄生蜂的适合性,而寄生蜂对寄主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是寄生蜂完成发育的生理基础。为了从寄生蜂利用寄主营养能力的角度探讨寄主对不同种赤眼蜂适合性变化的原因,本文观察了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卵为寄主时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Viggiani、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 Matsumura和玉米螟赤眼蜂T. ostriniae Pang et Chen的寄生行为及发育和存活情况,测定了被寄生米蛾卵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结果发现,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时间为84.9 s,显著长于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时间。拟澳洲赤眼蜂检测寄主所需时间为30.8 s,显著长于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所需时间,但从每寄主卵中羽化出的拟澳洲赤眼蜂数量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及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的结果。3种赤眼蜂卵+幼虫的发育历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卵成虫的发育历期间存在显著差异。玉米螟赤眼蜂幼虫期和预蛹期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相应虫期的死亡率。这些结果表明:米蛾卵对松毛虫赤眼蜂及拟澳洲赤眼蜂的适合性高于对玉米螟赤眼蜂的适合性。未被寄生的米蛾卵内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在24~96 h时间段内从开始的2.194 mg/mL逐渐下降到1.565 mg/mL,而被寄生的米蛾卵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被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寄生的米蛾卵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在48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239 mg/mL和3.222 mg/mL,被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的米蛾在72 h达到最高值,为4 .323 mg/mL,显示同玉米螟赤眼蜂相比,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能够更快地分解利用寄主营养。这些结果提示,3种赤眼蜂利用米蛾卵内营养物质能力的不同导致了米蛾卵对3种蜂适合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5.
136.
长爪沙鼠为典型的群居性鼠类。在自然条件下该鼠的集群贮食活动随时可为人工投放的种子食物所导引。本文依据组群个体合作贮食的习性,并结合剪趾和染毛双重标记的重捕跟踪方法设计了着重观测社群结构、群内个体序位、领域边界及相关社群行为的野外实验。据2(X)2年5月对4个相邻洞群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应用此法便于在复杂的社群环境中直接确认组群成员及其属性,亦便于分辨同一组群或不同组群成员之间发生的行为事件及相关过程,且能在重复实验中得以验证。为在野外条件下定量研究长爪沙鼠社群行为提供了一种便捷可靠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7.
甘肃马鹿夏冬季在祁连山高山草地的放牧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甘肃马鹿放牧行为的季节差异及其与草地状况和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夏季和冬季在祁连山高山草地进行了观察研究。夏季,甘肃马鹿在灌丛中的采食速度从出牧到午间逐渐加快,午后至归牧变化趋势不明显;觅食速度日动态呈增加趋势;每步采食口数上午逐渐增大,午间最高,下午逐渐减少;在不同草地中,甘肃马鹿活动时间的长短依次为灌丛草地>莎草地>禾草地,采食速度依次为禾草地>莎草地>灌丛草地,觅食速度依次为莎草地>禾草地>灌丛草地,每步采食口数依次为禾草地>灌丛草地>莎草地;采食/反刍时间比2.4,1d反刍4次,反刍前后均采食,归牧前有1次采食高峰。冬季,马鹿的采食速度和每步采食口数日变化呈凸抛物线型,午间最高,采食速度与气温显著正相关;觅食速度的日变化呈凹抛物线,午间最低,与气温显著负相关;采食/反刍时间比为4.0,1d反刍2次,归牧前反刍时间较长,其后不再采食。冬季,马鹿的采食时间、反刍时间、采食速度、觅食速度、反刍咀嚼速度、每食团咀嚼次数和反刍总食团数比夏季低,采食行为的日动态较夏季稳定,但反刍行为的个体间差异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138.
为了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实施,促进城市内部雨洪管理模式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本研究梳理了中国海绵城市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华南地区的海绵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以4种海绵城市相关专业专家为调查对象,从环境危机感、责任归属感、优点认同、政策拥护以及海绵城市的建设措施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首先建立“危机—行为”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分析法揭示相关专业人员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对海绵城市政策的拥护程度数理关系。其次,分析适宜华南地区建设的海绵城市措施,得出“竖向结合天然河道”的建设措施具有最高的区域针对性。同时,基于区域发展现状与区位环境特征,提出可融入政策的措施制定方法,为相关政策与实施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 Yang et Zhang雌成虫对不同虫态的行为趋性及起作用的活性物质,为开发高效引诱剂诱杀成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未交配或已交配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对2龄幼虫、4龄幼虫、蛹和卵块挥发物的趋性,应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仪对有引诱活性虫态挥发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进一步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不同化学成分及比例对雌虫的引诱活性。【结果】结果表明,未交配或者已交配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明显嗜好4龄幼虫,而对2龄幼虫、蛹和卵块无明显趋性。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体表挥发物主要成分是二丙基二硫醚和2,2-二甲基-1,3-噻烷等二硫化物,前者含量是后者的10倍。50 mg二丙基二硫醚单体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明显吸引作用,50 mg和5 mg 2,2-二甲基-1,3-噻烷单体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一定吸引作用;二丙基二硫醚与2,2-二甲基-1,3-噻烷以1︰1(50 mg︰50 mg)和10︰1(50 mg︰5 mg)混合物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明显吸引作用;而将二丙基二硫醚和2,2-二甲基-1,3-噻烷以10︰1(50 mg︰5 mg)混合后与50 mg二丙基二硫醚单体比较,前者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的吸引作用更明显。【结论】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明显嗜好4龄幼虫,其体表挥发物二丙基二硫醚等二硫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具有吸引作用,2,2-二甲基-1,3-噻烷对二丙基二硫醚单体吸引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