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3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7354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52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683篇
  2020年   628篇
  2019年   748篇
  2018年   505篇
  2017年   548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600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775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51.
采用基因重租技术,将野生型p16 cDNA通过中间载体pVL1392最后载入表达载体pGEX-5T,IPTG诱导重组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蛋白质印迹证实42×10~3的融合蛋白GST-P16的表达。表达了GST-P16的重组菌经加热破菌后行SDS-PAGE,将GST-P16蛋白条带切下后经反复冻融于皮内多点注射免疫家兔。所收获的兔血清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到抗P16抗体滴度为1:625。结果表明通过pGEX-5T融合蛋白表达系统能方便地提供制备抗P16抗血清的免疫原,该免疫原未经纯化并未影响抗P16抗血清的产生。  相似文献   
952.
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广州市区园林绿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芷青 《生态科学》1998,17(1):112-117
运用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广州市公园林生物群落、生态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广州国际大都市园林绿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3.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CM-52阳离子交换层析、HRLC分子排阻层析及FPLCMonoS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从丝瓜籽中分离到一组分子量为8kD左右的小分子核糖体失活蛋白——LufinS1、LufinS2、LufinS3。末端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N端氨基酸分别为Ala、Pro和Thr。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了LufinS2的N端9个氨基酸的序列是Pro-Arg-Arg-Gly-Gln-Glu-Ala-Phe-Asp。LufinSs对核糖体的失活机制与天花粉蛋白(TCS)一致,是RNAN-糖苷酶催化型的。它们对无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活性较TCS略强,IC50分别为1.3×10-11、1.0×10-10和6.3×10-11mol/L左右。因此LufinSs有可能开发成免疫毒素的高效“弹头”。  相似文献   
954.
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王献溥生物圈保护区是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密切结合的过程中,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并于1976年正式建立第一批生物圈保护区。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分布在80...  相似文献   
955.
用万能引物PCR法从YAC中分离制备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庆华  黄浩杰 《遗传学报》1998,25(5):403-408
报道了一种从微量且未知碱基顺序的YAC DNA中制备FISH探针的新方法——万能引物PCR(UP PCR),即把复性后的UP-Linker连接于PFGE分离后经Alu Ⅰ酶切的YAC DNA上,再用UP对其进行PCR扩增和标记。由于Alu Ⅰ的广谱性和UP与Linker长度不同等,使该法能根据PCR效率调节扩增产物的广泛性向特异性的转变,且产物能覆盖YAC嵌入DNA的全长。此法制备的人21号染色体FISH探针,特异性强,杂交信号明亮,21号染色体的检出率高。该法稳定简便。  相似文献   
956.
蒙古百灵越冬为集群性。越冬前期多与小沙百灵组成混合群活动。夜间栖息于有一定坡度的干燥的、细沙质荒草地或农田,在整个越冬期间夜晚与小沙百灵栖息于同一片夜栖地。越冬期间的食物几乎全部是禾本科植物的种子。  相似文献   
957.
PCR-RFLP检测LDL受体基因TaqⅠ多态性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类LDL受体基因外显子4-内含子4-外显子5片段,PCR产物为1.55kb,DNA片段经序列鉴定后,进行TaqI酶切位点的RFLP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汉族人群LDL受体基因中存在着TaqⅠ酶切位点多态性; 200个LDL受体等位基因中TaqⅠ酶切位点出现的频率为0.515,该点频率较为适中, 可作为中国汉族人群LDL受体基 因的遗传标志来进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基因诊断。所建立起的LDL受体基因TaqⅠ位点的PCR -RFLP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在FH的基因诊断上有应用价值。 Abstract:To develop rapid and sensitive technique for detectin the TaqI polymorphism at the human LDL receptor gene in Chinese,the exon4-intron4-exon5 of the human LDL receptor gene was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The PCR products were directly analysed by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qI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DL receptor gene in Chinese of Han nationality;The frequency of T= allele (presence of TaqI cutting site)is 0.515 in 200 LDL receptor alleles.This technique may be used for rapid and sensitive screening of the LDL receptor gene for the TaqI polymorphism.  相似文献   
958.
王春阳  郭雨  李海银  陈萍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12):4996-5013
跨膜p24 (transmembrane emp24 domain, TMED)基因与哺乳动物的免疫反应、信号传导、生长发育和疾病发展等密切相关。然而,昆虫中仅有果蝇TMED的报道。本研究从基因组鉴定了家蚕、赤拟谷盗、烟草天蛾和意大利蜂的TMED家族基因,并发现1个α类、1个β类、1个δ类和多个γ类的TMED家族基因成员构成模式产生于膜翅目分化前昆虫的共同祖先,而果蝇类TMED家族成员构成在进化中形成了独特模式。昆虫TMED家族γ类基因进化速度较快,分化成了TMED6-like、TMED5-like和TMED3-like这3个独立的亚类。TMED5-like基因在膜翅目昆虫发生了丢失,在鳞翅目昆虫祖先中发生了复制,在果蝇类发生了重复。昆虫TMED蛋白除具有典型的TMED结构特征外,还有明显的信号肽。家蚕7个TMED基因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1个基因为单外显子,6个基因为多外显子。从幼虫组织克隆了家蚕7个TME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全序列并登录到GenBank数据库。BmTMED1、BmTMED2和BmTMED6在家蚕各个时期和组织中均表达,所...  相似文献   
959.
【背景】候选门级辐射类群(candidate phyla radiation, CPR)和DPANN是与绝大多数已知细菌和古菌具有显著差异的独特类群,因发现较晚,人们对其认识还非常有限。已知二者类群庞大、存在广泛,但在不同生境中的多样性研究还较少,生态功能尚属未知。【目的】分析不同地下水中CPR和DPANN的多样性,探讨不同方法对CPR和DPANN检出及富集的影响。【方法】采用0.1μm滤膜收集菌体和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呼和浩特市周边4个不同地下水中CPR和DPANN的多样性。比较宏基因组测序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对CPR和DPANN检出的影响,以及不同过滤方式和不同滤膜组合对CPR和DPANN富集的作用。【结果】4个地下水样品CPR类群检出33-64个菌门,相对丰度在0.17%-1.67%之间;DPANN检出1-7个菌门,相对丰度在0.00093%-0.07100%之间。对于CPR和DPANN,16SrRNA基因V3-V4区扩增子测序仅检出了纳古菌门(Nanoarchaeota)。1.2μm与0.1μm滤膜组合具有最好的CPR和DPANN富集效果,在及时更换滤膜的过滤方式...  相似文献   
960.
葱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包括大蒜、洋葱、大葱、韭菜等多种具有独特辛辣风味的蔬菜作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葱属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葱属植物各种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前体物质,由于其赋予葱属植物独特的辛辣风味和药用价值,因此研究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的代谢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在葱属植物中已发现7种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这些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主要在叶片中先经谷胱甘肽途径合成,再转运到鳞茎等贮藏器官的细胞质中积累。目前,关于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降解的研究较多,而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的研究则较少。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植物硫代谢的下游产物,上游涉及含硫化合物的吸收、转运、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代谢等过程,这些代谢过程的变化可能影响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今后,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继续克隆鉴定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另一方面,加强葱属植物硫代谢的研究,为研究S-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的调控奠定基础。该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葱属植物S-烷(烯)基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