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2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1038篇 |
专业分类
28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将Caco-2细胞模型的改良研究特征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系统的总结,便于相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在实际研究中更科学有效的利用该细胞模型。方法:概述了近年来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及在药物剂型开发中应用情况,并查阅有关改良研究的文献,总结对Caco-2细胞模型进行的改良方法。结果与结论: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研究中有良好的吸收、代谢规律。其中包括通过基因重组、基因敲除或化学物质诱导改变转运蛋白表达和细胞内的代谢酶,增加私液层可以通过加入私蛋白或细胞共培养方式来完成,将培养周期缩短,增加药物溶解性与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等。这些改良使该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体内生理条件,Caco-2细胞模型是药物体外研究十分稳定且良好的方法,能够使其在研究药物的吸收、代谢及高通量筛选中发挥及其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calcium and calmodulin in mouse oocyte maturation, we exam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during mouse oocyte maturation by using Mira Cal Imaging System. The calcium was present homogeneously in oocytes with intact germinal vesicle (GV) and accumulated around the nuclear region after GV breakdown(GVBD). The high level of calcium disappeared 6 hours later after GVBD. In the presence of 50 mumol/L BAPTA/AM, we failed to observe this phenomena. All eggs treated with 20 mumol/L W7, an antagonist of calmodulin, 50 mumol/L BAPTA/AM, a calcium chelator, could not develop to metaphase II (MII), although GVBD was not affected. We also detected the activity of a cytoplasmic maturation-promoting factor (MPF). W7 and BAPTA/AM had no effects on the rise of MPF activity in the course of maturation. We suggest that compartment distribution of calcium around nuclear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use oocyte maturation. 相似文献
23.
鸡胚血液中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及其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孵化48~55小时鸡胚中抽取血液,每只胚胎可获血液2~6μl左右。一步法离心分离原始生殖细胞,可使其浓度由0.1%以下提高到50%以上。将多余血细胞用微量吸管移走后,加入添加10%胎牛血清的TCM—199做为培养基,37.5℃,5%CO2,95%空气,饱和湿度下培养,原始生殖细胞可成活24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24.
把从榛木(Corylusavellana L.)花粉中分离得到的高尔基囊泡与经高度纯化并聚合好的牛脑微管进行体外组合,然后于1.5 m ol/L的蔗糖层上进行超离心,对其沉淀物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电镜负染。结果表明,花粉高尔基囊泡可以结合到牛脑微管上,证明植物花粉的高尔基囊泡与动物细胞的某些细胞器一样,也与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之一——微管具有结构上的紧密联系。花粉高尔基囊泡与牛脑微管的体外结合能力,受10 m m ol/LATP和0.5 m ol/LKCl的影响,但不受5 m m ol/L AMP-PNP的影响,说明两者结合可能是通过高尔基囊泡表面与ATP有关的某种外周膜蛋白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有机磷农药和杀虫剂广泛应用于众多国内和国外生产的,其数量已超过100种。大量使用的有机磷农药会增加农业生产,而且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环境污染。研究降解敌敌畏的微生物,为微生物以降低产品敌敌畏农药残留,恢复敌敌畏污染土壤中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文从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的土壤中分离了一株降解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敌敌畏)的细菌,根据该菌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该菌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菌株P)。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7℃,其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为7.0,4天内该菌可将培养液中61.24%的降解。结论:本实验从蔬菜大棚的土样中筛选出一株能降解敌敌畏的菌株,并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本研究将为基于微生物以降低产品敌敌畏农药残留,恢复敌敌畏污染土壤中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6.
具有RNA裂解活性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它是经过体外选择技术经多次筛选获得的。脱氧核酶在切割与其互补的RNA底物分子时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切割效率,有望成为新的RNA灭活工具。 相似文献
27.
【背景】海洋环境中分离到的微泡菌属菌株具有多糖降解能力,在环境中可以作为糖类代谢的重要执行者参与海洋碳循环过程。【目的】测定2株微泡菌属菌株的多糖降解活性,通过与微泡菌属其他菌株基因组比较分析2株菌的多糖降解基因特征。【方法】通过3,5-dinitrosalicylicacid(DNS)定糖法测定多糖降解活性,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菌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与组装,并与其他基因组注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株微泡菌属菌株YPW1和YPW16,二者均为潜在新种。结果表明,菌株YPW1能够降解琼胶、褐藻胶、果胶、几丁质、木聚糖、淀粉、普鲁兰等7种多糖,而菌株YPW16仅可降解淀粉和普鲁兰。基因组分析表明,YPW1具有上述7种多糖的降解酶基因,但菌株YPW16只具有淀粉酶与普鲁兰酶降解基因。相较于其他微泡菌属菌株,菌株YPW1多糖降解范围、多糖降解酶基因种类与丰度较高,但菌株YPW16多糖降解范围却较为狭窄。由此可知,多糖降解酶基因在微泡菌属基因组中的分布差异性较大。【结论】本研究为微泡菌属提供了2株潜在的新型菌株资源,为生物多糖降解提供了生化工具,也为研究微泡菌属菌株中多糖降解基... 相似文献
28.
甲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其中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真菌病称为甲癣。人甲板中角蛋白硬、厚且致密,从而形成一个完美屏障。针对甲板的特殊解剖结构,需要局部治疗药物具备穿透指甲屏障,体现高活性抗皮肤癣菌的特质。目前,甲癣的局部用药体外药效学研究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指导依据。本文查阅近年来文献报道,综述甲癣局部治疗药物的体外药敏实验、药物与甲板内角蛋白亲和力实验以及药物在甲板内的渗透等,并阐述上述实验方法的模型选择、方式方法及方法间的比较,以推荐适合化合物筛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作为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可以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异常转录本,从而避免截短蛋白质对细胞的毒害,但其详细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阐释。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作为一种寄生性单细胞原生动物,进化地位特殊,对其NMD途径的研究有利于阐明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和进化机制。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及体外pull-down实验分析了贾第虫NMD途径因子上游移码蛋白1(Giardia lamblia up-frameshift 1,GlUPF1)、贾第虫RNA结合蛋白(Giardia lamblia HRP1, GlHRP1)、贾第虫核糖核酸外切酶(Giardia lamblia Ski7p,GlSki7p、Giardia lamblia XRN1,GlXRN1)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GlUPF1全长与GlHRP1、GlXRN1(1~500 aa)、GlSki7p间均可发生相互作用。而且GlUPF1的CH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分别与GlHRP1、GlXRN1(1~500 aa)、GlSki7p相互作用。说明GlUPF1在贾第虫NMD途径中作为招募平台,在无义mRNA识别和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结合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原生动物贾第虫的NMD途径:在提前终止密码子处SURF(SMG1-UPF1-eRF1-eRF3)复合物形成后,GlUPF1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suppressor with morphogenetic effect on genitalia 1,SMG1)磷酸化修饰, NMD途径激活,随后GlUPF1与HRP1相互作用,将转录本标记为NMD底物;GlUPF1进而招募下游贾第虫5′-3′核糖核酸降解酶GlXRN1、贾第虫3′-5′ 核糖核酸降解因子GlSki7p,最终降解靶标mRNA。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