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7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516篇
  297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验证了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TCC13525)香兰素脱氢酶基因(vanillin dehydrogenasegene,vdh)的功能。基因vdh表达产物(Vdh)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Vdh具有很高的活性,而且不经IPTG诱导的Vdh也具有同样高的活性。经过4 h的体外酶促反应,重组蛋白Vdh能把95%以上的香兰素转化为香兰素酸,从而验证了vdh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香兰素脱氢酶的功能。同时发现NAD 是从香兰素到香兰素酸体外转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2.
为了长期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和研究其对病毒的敏感性,我们采用静置贴壁培养法,体外长期培养了胎儿、儿童和成人骨髓基质细胞,并将传至5代以上的肌样骨髓基质细胞采用微量细胞病变(CPE)法,开展了对5种病毒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人骨髓基质肌样细胞对滤泡性口腔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均敏感,能产生明显的CPE,其效价(TCID50)可达10^-3~10^-4,其中胎儿骨髓基质肌样细胞对  相似文献   
103.
体外抑菌法研究了六种不同相对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的抑菌活性,并对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调查分析育龄妇女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感染的发病率.方法 采用Donders高倍镜湿片镜检法联合细菌预成酶快速检测法对长兴县妇幼保健医院产前门诊常规孕检的育龄孕妇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结果 201例育龄孕妇中,共检出需氧菌性阴道感染患者36例,占总人数的17.9%.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孕妇需氧菌增殖例数分别为5(占7.2%,5/69)、4(占7.4%,4/54)及6(占7.7%,6/78);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孕妇需氧菌阴道炎例数分别为7(占10.1%,7/69)、6(占11.1%,6/54)及8(占10.3%,8/78).结论 在妊娠早、中及晚期均会出现需氧菌性阴道感染,临床医生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治疗,防止阴道上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雌二醇(E2)、孕酮(P4)对昆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小鼠经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48 h,摘取卵巢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分别在单独含不同浓度的E2或P4的成熟液中,或在同时含有不同浓度E2和P4的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并对经过E2和P4处理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结果经15-16 h的成熟培养,各E2处理组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虽然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48 h后,1000 ng/mL E2处理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和对照组,但各组的囊胚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各P4处理组的极体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各处理组的囊胚率均极显著低于与对照组;两种激素协同处理组中[1000 ng/mL E2+1000 ng/mL P4]组的极体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而与对照组的极体率差异不显著。结论P4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后期发育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E2却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及其发育潜力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Unsymmetrical dimethyl-hybrazine, 简称UDMH)为常用的航天器双组元液体推进剂。偏二甲肼沸点低,具有“三致”毒性,可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到环境中,对污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清除环境中的偏二甲肼。该文采用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以芦苇幼苗的下胚轴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继而通过逐步提高筛选压力选育出可耐受偏二甲肼的变异细胞系,再诱导变异细胞系分化,为可治理含偏二甲肼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构建提供理想的工程植物。结果表明:芦苇的愈伤组织在含有0.5 mg·L-1 2,4-D的MS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偏二甲肼对该愈伤组织生长的半致死剂量为16.3 mmol·L-1;在分别含有1.63、3.26和8.15 mmol·L-1偏二甲肼的筛选培养基上进行3~6次继代培养后,可得到较稳定的抗性细胞系,培养23 d后的相对生长量分别为对照的90.4%、84.3%和43.4%,培养43 d后的相对生长量分别为对照的95.6%、91.7%和46.8%;但是只有前两类抗性细胞系可在含0.1 g·L-1 KT、0.01 g·L-1 NAA和相应浓度的偏二甲肼的MS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将绿色再生苗转移到不含激素但含偏二甲肼的培养基上强化根的生长,再经过35 d左右的适应性驯化,70%以上的再生苗可成功地转移至温室中培养,为日后人工湿地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利用丛生芽和愈伤组织微繁技术培养紫茎泽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  强胜  崔瑾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458-1462
通过丛生芽直接增殖和愈伤组织再分化两条途径建立紫茎泽兰的无性系,可为进一步研究紫茎泽兰入侵的分子生态机制提供植物材料。结果表明:MS+BA2.0mg·L-1+NAA0.05mg·L-1为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MS+BA0.1mg·L-1+NAA0.1mg·L-1和MS+BA2.0mg·L-1+NAA0.2mg·L-1分别适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而1/2MS+IAA0.1mg·L-1对生根最有利。  相似文献   
108.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个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蛋白激酶,属于PIKK超家族。在细胞内mTOR存在两种功能不同的复合体mTORC1和mTORC2。mTOR主要通过接受上游信号分子Rheb、TSC1/TSC2的调控来整合细胞内外信号,其下游效应器是4E-BP和p70S6K,通过影响特定mRNA的翻译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在神经系统方面,神经元的发育、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学习和记忆的形成都依赖于适当的mTOR通路的活化。新近的研究显示,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表现mTOR通路的异常,在双转基因鼠中,APP和PS1表达与mTOR/P70S6K下调关联,并影响精神状态评分。mTOR信号通路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研究对了解AD的发病机理和寻找药物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 植物名称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wn Turvz.). 2 材料类别由种子获得的小苗茎段. 3 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MS+6-BA0.05 mg·L-1(单位下同)+IAA 0.01;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2)MS+6-BA 0.4;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3)MS+6-BA 0.4+2,4-D 0.5;继代培养基:(4)MS+IAA 0.1+6-BA 0.05;生根培养基:(5)MS+IAA 0.1.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小鼠下颌下腺细胞的培养方法,探讨下颌下腺细胞培养条件及细胞生长特性,为研究干细胞转分化涎腺腺泡细胞以及涎腺再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取2周龄的小鼠,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分别进行培养,用活细胞观察法和HE染色法记录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和细胞倍增时间来比较两种方法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均可以成功的培养下颌下腺细胞,(1)组织块法培养的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边形,10天左右成铺路石样;消化法培养细胞亦为上皮样细胞,呈多边形,胞质丰富;(2)HE染色下颌下腺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明显;(3)Cytokeratin13和AQP5表达阳性,Wimentin表达阴性;(4)组织块法培养细胞增殖相对较平缓,消化法培养细胞增长较迅速;(5)消化法培养倍增时间(1.3471±0.6071)天比组织块法倍增时间(2.1887±1.1503)明显缩短(P〈0.05);结论:体外可以成功的培养下颌下腺细胞,但是同时证明下颌下腺细胞长期传代较困难,这为研究干细胞转分化涎腺细胞和涎腺再生体内实验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