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探讨移植胚胎数目对高龄不孕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移植胚胎个数将年龄超过35岁的不孕患者338个周期分为单胚胎移植组(I组),2个胚胎移植组(Ⅱ组),3个胚胎移植组(Ⅲ组)。分析患者IVF治疗情况并按年龄分层比较三组患者的IVF-ET结局。结果:高龄不孕患者行IVF,随年龄增加,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呈增高趋势。Ⅰ组的妊娠率9.43%,显著低于Ⅱ组(24.24%)和Ⅲ组(31.37%)(P〈0.05)。对于40岁以下的患者,移植3个胚胎的妊娠率与移植2个胚胎差无异,但显著高于移植1个胚胎(P〈0.05)。增加40岁以上患者移植胚胎的数目,妊娠率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三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9.43%,12.12%和12.2%,无统计学差异。Ⅲ组中多胎率12.5%(6/48),其中35-36岁年龄段多胎率16.67%(5/30)。结论:高龄不孕患者可移植的胚胎数目随年龄增加和获卵数目降低而降低。其中较年轻者(35-36岁年龄段),移植3个胚胎,对妊娠率提高无明显效果,但多胎发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2.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DNA methylation profiles of five pluripotency-related genes (Oct4, Sox2, Nanog, Rex1 and Fgf4) during bovine maternal to zygotic transition (MZT) in both in vitro fertilized (IVF) and nuclear transfer (NT) embryos, sodium bisulfite sequencing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DNA methylation levels, accompanied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mbryo developmental ra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ct4, Nanog, Rex1 and Fgf4 were respectively demethylated by 25.22% (P < 0.01), 3.84% (P > 0.05), 31.82% (P < 0.01) and 10% (P > 0.05) while Sox2 retained unmethylation during MZT in IVF embryos. By contrast, Oct4 and Rex1 respectively underwent demethylation by 23.04% (P < 0.01) and 6.02% (P > 0.05), and, reversely, Sox2, Nanog and Fgf4 respectively experienced remethylation by 0.84% (P > 0.05), 5.39% (P > 0.05) and 5.46% (P > 0.05) during MZT in NT embryos. Interestingly, the CpG 14 site of Sox2 was specifically methylated in both 8-cell and morula NT embryos.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blastocysts between IVF and NT embryo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NA methy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only Oct4 and Sox2 underwent the correct methylation reprogramming process, which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lastocysts of NT embryos to a certain extent. In conclusion, the five genes respectively experienced demethylation to different extents and incomplete DNA methylation reprogramming during bovine MZT in both IVF and NT embryos, suggesting that they may be used as indicators for bovine embryo developmental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子宫微生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子宫微生物群分布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治疗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于移植手术前做阴道微生态检查。术后从移植导管尖端及外鞘配对获取患者的子宫内膜液和宫颈粘液进行微生物培养,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宫腔和宫颈微生物。根据质谱法微生物鉴定结果并按优势菌是否为乳杆菌属菌群进行分组,即乳杆菌属主导组,非乳杆菌属主导组和鉴定阴性组。结果 宫腔和宫颈菌属分布一致性尚可(Kappa=0.49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在宫腔和宫颈均表现为非乳杆菌属主导组显著低于乳杆菌属主导组(60.0%vs87.2%,P<0.017;65.7%vs 97.9%,P<0.017)。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在宫腔表现为非乳杆菌属主导组显著低于乳杆菌属主导组(44.7%vs 68.6%,P<0.017;52.0%vs 83.0%,P<0.017)。宫颈微生物描述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34.
摘要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预处理改善IVF结局。方法:男性因素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8例,分两组:(1)实验组:IVF前自然周期月经第12天地屈孕酮30 mg/日、14天,3个月;(2)对照组:IVF前无干预。IVF前测血CA125,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排卵后一周(垂体降调日)再测CA125并取子宫内膜行ER、PR、HOXA-10mRNA检测。HCG日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比较临床资料及结局、症状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HCG日对照组子宫内膜厚于实验组。实验组子宫内膜A型血流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型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IVF前两组CA125均高于参考值,但无明显差异(P>0.05)。垂体降调日复查CA1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实验组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分泌期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VF治疗中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用黄体酮预处理在位内膜,可以降低血CA125,有利于转变子宫内膜组织类型、减小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改善在位内膜容受性,缓解症状疼痛,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5.
第十六届植物有性生殖国际会议于今年 4月 1~ 5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Banff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学者共约 16 0人 ,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匈牙利、葡萄牙、波兰、比利时、捷克、瑞士、西班牙、日本等 2 5个国家。  相似文献   
36.
体外生产胚胎技术是胚胎工程技术的基础,其过程涉及到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精子获能和体外受精、胚胎的体外培养这三个方面。主要综述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精子分离和获能的方法、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发育“阻滞”现象和体外培养体系,同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  相似文献   
37.
齐艳萍  李和平  崔凯 《兽类学报》2006,26(2):171-175
用FSH 对马鹿进行超数排卵,通过抽吸法和切割法采集卵泡卵母细胞,用M199 为基础的培养液在38.5℃、5%CO2 和饱和湿度条件下对马鹿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与体外受精培养,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期马鹿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旨在揭示马鹿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前、培养后及受精后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培养前卵丘细胞紧紧包围卵母细胞,卵母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细长,伸入透明带内,皮质区及细胞中心分布大量的细胞器。培养后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结合松散,卵母细胞表面微绒毛短粗,倒伏于卵表面,第一极体无核,皮质颗粒在皮质区成层排列,细胞质中细胞器分布均匀。受精后卵母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由倒伏而竖起,第二极体有核,细胞质中细胞器丰富,主要分布于细胞中心。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植入前胚胎发育重要基因Oct4在猪孤雌和体外受精胚胎中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成熟卵母细胞、孤雌和体外受精2细胞、4细胞、8细胞胚胎和囊胚,做荧光即时定量PCR检测,以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做对照分析相对表达量。结果孤雌组和体外受精组胚胎在8细胞期Oct4表达量均最高(P<0.05),在孤雌和体外受精组囊胚相对于其他时期Oct4表达量最低(P<0.05)。在同一时期孤雌和体外受精胚胎上Oct4表达并没有差异。结论多能性基因Oct4在卵裂发育时期表达量动态变化,孤雌胚胎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体外胚胎基因表达的模型,且不同的胚胎培养条件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山羊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的血清和不同浓度的卵泡液 ,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不同的时间 ,以及采用不同的精子获能方法来摸索效率较高的体外受精方法体系。在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FCS、EGS及不同浓度的卵泡液 ,成熟培养时间分别为 16、2 0、2 4和 2 7h ,山羊新鲜精液用钙离子载体法和肝素法进行获能处理后用于体外受精 ,比较其体外成熟率和体外受精率。添加FCS、EGS和 2 0 %卵泡液组的成熟率无显著差异 ,显著高于添加 10 %和 3 0 %卵泡液组的成熟率 ;但添加FCS和EGS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添加10 %、2 0 %、3 0 %卵泡液组的受精率。培养 2 4h组和 2 7h组的成熟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 ,而培养 2 7h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用钙离子载体法处理的山羊精子的顶体反应率和体外受精率显著高于肝素法。EGS可以代替FCS添加于成熟培养液中 ,对COCs的成熟率和受精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卵泡液不能完全代替FCS的作用。培养时间为 2 7h ,精子用钙离子载体法处理获能后能得到较高的体外受精率  相似文献   
4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412个周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的临床妊娠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妇女年龄,子宫内膜厚度,促性腺激素(Gonadtropin,Gn)的用量,移植胚胎数以及胚胎质量。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2000年9月到2002年7月的IVF/ICSI(intra 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共412个周期。并将所有周期按照年龄分成3组,随年龄的增长3组的妊娠率分别是42.31%、33.70%、28%;子宫内膜的厚度与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相关;促性腺激素的用量与临床妊娠率呈负相关(P<0.05);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