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89篇 |
免费 | 473篇 |
国内免费 | 2344篇 |
专业分类
87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177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206篇 |
2014年 | 418篇 |
2013年 | 299篇 |
2012年 | 338篇 |
2011年 | 372篇 |
2010年 | 379篇 |
2009年 | 400篇 |
2008年 | 516篇 |
2007年 | 400篇 |
2006年 | 326篇 |
2005年 | 347篇 |
2004年 | 381篇 |
2003年 | 323篇 |
2002年 | 324篇 |
2001年 | 271篇 |
2000年 | 211篇 |
1999年 | 189篇 |
1998年 | 180篇 |
1997年 | 137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144篇 |
1993年 | 126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95篇 |
1990年 | 107篇 |
1989年 | 104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49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3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以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来源 ,以偶联BSA的乙型肝炎病毒PreS1肽体外免疫 .分别从免疫和未经免疫的淋巴细胞提取RNA ,扩增抗体基因 ,构建大容量天然单链抗体 (scFv)噬菌体展示文库和体外免疫scFv抗体库 .以PreS1肽进行 3轮淘选后 ,抗原抗体反应结果显示 ,从免疫库中获得了亲和力 10 -7~ 10 -8M的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单链抗体 ,高于天然库的结果 (10 -6~ 10 -7M ) .测序结果表明两株抗体均为人抗体 .为基因工程抗体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奠定基础 .同时证明淋巴细胞体外免疫方法构建的免疫抗体库优于大容量天然抗体库 . 相似文献
992.
993.
主要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体系中植物与病毒的相互作用、VIGS涉及的信号分子和移动方式以及靶基因的沉默和病毒载体的复制关系介绍和分析植物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效应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此种体系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995.
脂多糖通过诱导白细胞介素-1的生成引起迷走传入神经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脂多糖(liopoplysaccharide,LPS)引起迷走传入神经活动是否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作用,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LPS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c-Fos及CD14的表达以及腹腔迷走神经周围Mac-1阳性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用L929细胞增殖法检测LPS刺激Mφ上清IL-1的生物活性。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I型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 I)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LPS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为阳性,而对照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为阴性。LPS注射后1h,见腹腔迷走神经周围Mφ数量明显增多。Mφ在LPS刺激后45min、1h和2h时,IL-1生成明显增高,LPS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IL-1R I mRNA表达为阳性。以上结果提示,LPS引起迷走传入神经活动可能通过IL-1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哺乳动物的性腺由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共同形成,性别决定前的性腺具有双向分化的潜能,性腺中体细胞的分化决定其发育为睾丸或卵巢。这一分化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精细调控。其中SRY、SOX9、SOX3、SOX8、SOX10、FGF9/FGFR2、PGD2、AMH和DMRT1等参与睾丸的发育和分化,而FOXL2、CTNNB1、RSPO1、WNT4、Follistatin、ERα/β和BMP2则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果这些分子调控网络受到内源性或外源性因子的破坏,则会引起两性发育紊乱,甚至导致雄性向雌性或雌性向雄性的性别逆转。本文以小鼠模型为例,阐述了在性别决定过程中体细胞命运决定以及谱系分化的分子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997.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碳动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川西亚高山云杉原始林及其皆伐迹地上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22、47和65年)表层(0~30 cm)土壤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10~20和20~3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储量分别由22年生云杉人工林的9587、7908和71.55 t·hm-2减少到65年生云杉人工林的56.12、34.75和31.06 t·hm-2,且47和65年生云杉人工林各层土壤TOC储量小于原始林(88.08、71.16和64.81 t·hm-2);各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分别由原始林的3589、26.91和26.00 g·kg-1 减少到65年生云杉人工林的20.25、14.50和12.36 g·kg-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由原始林的524.44、273.26和257.97 mg·kg-1减少到65年生云杉人工林的 312.41、186.95和152.18 mg·kg-1,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由原始林的40.23、27.10和19.55 g·kg-1减少到65年生云杉人工林的12.33、7.31和5.32 g·kg-1.川西亚高山云杉原始林在转变为人工林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一直处于净消耗状态. 相似文献
998.
C18饱和脂肪酸和胺可增加DPH标记肌浆网(SR)的荧光偏振度,而C18单不饱和脂肪酸。胺和醇则使其偏振度下降。加入MgATP,可除去单不饱和脂肪胺引起的DPH标记的荧光偏振度下降,并使之高于未加脂肪胺的对照水平。饱和酸及相应胺可使标记于膜脂中层和深层的TAS和12AS的荧光偏振度上升,不饱和酸及相应胺和醇仅使12AS荧光偏振下降。说明脂肪族类两亲物对SR膜流动性的影响与脂肪链饱和程度有关。饱和者主要使膜中、深层流动性下降.不饱和者主要使膜深层流动性升高。 相似文献
999.
镍处理对水稻叶片H2O2积累和抗病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20mmol/L的硝酸镍处理水稻幼苗后第3天用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挑战接种,硝酸镍处理的稻苗病情比对照明显减轻,并且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明显下降,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H2O2积累与镍诱导的抗病作用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SD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rat pulmonarymicrovessel pericytes,RPMPC)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机械剪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和微孔过滤结合超高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肺微血管片段,用含15%胎牛血清(FBS)的高糖培养基(DMEM)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RPMPC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胶质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 2,NG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结蛋白(desmin)和CD31相关抗原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CCK-8测定周细胞生长曲线。通过周细胞-内皮细胞共培养成管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结果:本方法培养获取的RPMPC纯度较高,并能连续传代。细胞48 h后爬出,呈长梭形、三角形等不规则形,8~10 d细胞汇合,呈栅栏或旋涡状生长,无接触性抑制,前期可见有少量内皮细胞伴随生长,单核偶见双核,核呈卵圆形,胞浆丰富。PDGFR-β、α-SMA、NG2、desmin染色阳性,CD31阴性;周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形成管腔结构。结论:通过本方法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肺微血管周细胞,且所获细胞具有周细胞的特性及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