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本研究利用骨龄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区一个华西蟾蜍种群的年龄结构、体长、年生长率及性成熟年龄。采集的74个成体个体中(雄性47只,雌性27只),均能够在趾骨切片中观察到受抑制生长线。结果表明:两性的体长和年龄都成正相关关系(雌性:F1,26=4.87,r=0.40,P=0.04,雄性:F1,46=4.48,r=0.30,P=0.04)。雌性初始繁殖年龄为4龄,寿命至少为11龄;雄性分别为3龄和11龄。雌性和雄性的平均年龄存在显著差异(Z=2.27,P<0.01),雌性为(8.4±1.8)龄,雄性为(6.2±1.8)龄。雌性平均体长大于雄性(t=2.348,P<0.01),雌性为91.9 mm±7.2 mm,雄性为74.8 mm±5.5 mm。另外,雌性和雄性具有不同的生长模式,雌性生长率(r=2.48)大于雄性(r=2.32)。年龄和生长率对华西蟾蜍的性二型的解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究雌性凹耳蛙(Odorrana tormota)生育力与体型参数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测量了黄山浮溪地区23只排卵后雌蛙的体重、体长、头长、头宽、前臂宽、前肢及指长、前肢长、后肢全长、胫长等9个体型参数,并计数每只雌蛙的窝卵数。相关性分析显示,雌蛙的窝卵数和9个体型参数值均呈正相关性(P 0.05),体长和其他8个体型参数值均呈现正相关性(P 0.05),以体长为控制变量,偏相关分析显示,窝卵数和体重呈正相关性(P 0.05),故具有较长的体长、较重的体重特征的雌蛙,可以携带更多的卵,具有更强的生育能力。不同雌蛙个体间的窝卵数差异较大,平均窝卵数为(646.5±37.6)枚(590~706枚)。大个体雌蛙具有更强的生育力、更大的繁殖输出,可能是导致凹耳蛙两性间异形程度较大(雌大雄小)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探究抱对雌、雄凹耳蛙之间的配对模式,测量了21对抱对雌、雄蛙的上述9个体型参数,分析显示,抱对雌、雄间9个体型参数值均不存在相关性(P 0.05),未发现凹耳蛙在性选择的过程中采用选型配对模式,雌性凹耳蛙可能倾向雄蛙非体型的品质特征,比如鸣叫声等。  相似文献   
83.
体型是动物重要的形态特征,影响动物的生境利用。为揭示龟鳖类体型与生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收集331种龟鳖(龟鳖目Tesudines总物种数的98.8%)的最大背甲长及其生境信息,将生境分为海洋、淡水、岛屿性陆地和大陆性陆地4种类型,再将淡水生境分为大静水、大流水、小静水、小流水和所有水域5种亚类型,大陆性陆地生境分为高地、平地和荒漠3种亚类型,从而比较不同生境类型或亚类型之间龟鳖类体型的差异。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海龟体型最大,岛屿性陆龟次之,淡水龟鳖和大陆性陆龟体型最小,且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淡水龟鳖类的体型在5种亚类型生境间存在差异,大静水和大流水水域的体型均显著大于小静水和小流水水域,而体型在大静水与大流水水域、小静水与小流水水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淡水龟鳖类体型与水域面积有关,而与水域是静水或流水无关。广布所有水域的淡水龟鳖类体型趋于中间型,且与其他4种亚类型生境中的体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大陆性陆龟的体型从高地到平地再到荒漠有逐渐变大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揭示龟鳖类的保护对策需要考虑其体型和生境面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线粒体型蛋白frataxin在家蚕微孢子虫中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Frataxin是铁硫簇相关蛋白,在线粒体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家蚕微孢子中该蛋白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关系以及在孢子体内的转录翻译活性.[方法]基于家蚕微孢子全基因组序列,同源序列搜索获得该基因序列.进行蛋白二级结构比较,近缘物种共线性特征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此外构建pGEX-4T-1-Nbfra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 coli BL21(DE3)进行目的蛋白表达纯化,以此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体,并与家蚕微孢子总蛋白进行Western免疫杂交.[结果]Nbfra蛋白缺乏进入线粒体的信号序列,功能区缺乏部分α-螺旋;frataxin基因在不同微孢子基因组中的分布具有共线性特征,表明其在基因组进化中非常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微孢子形成独立进化支,并且与高等真核生物近缘,说明微孢子在进化地位上比其它原虫更加高等,支持了微孢子虫是真菌的姊妹枝的进化地位假说.[结论]免疫杂交结果表明Nbfra基因家蚕微孢子虫中能正常表达与翻译.本研究为微孢子的分类地位及线体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补充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了明确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的卵巢发育和体型对起飞活动的影响, 通过对起飞和不起飞、 附蜡块及无蜡块的螺旋粉虱的卵巢解剖和体型测量, 研究了其卵巢发育与起飞活动、 体型与起飞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腹部蜡块的意义。结果表明: (1)螺旋粉虱的卵巢发育进度可分为发育初期(0级)、 卵黄沉积前期(Ⅰ级)、 卵黄沉积期(Ⅱ级)、 成熟待产期(Ⅲ级)、 产卵盛期(Ⅳ级)、 产卵末期(Ⅴ级)共6级。绝大多数起飞成虫的卵巢处于产卵盛期(Ⅳ级); (2)附蜡块起飞个体的卵巢管数少于附蜡块不起飞个体的卵巢管数, 其怀卵量多于附蜡块不起飞个体; 起飞雌虫中, 附蜡块与无蜡块成虫的体型差异极显著; (3)附蜡块起飞个体的怀卵量和体长均与体型发育显著相关, 而其他类型个体的怀卵量和体长均与体型发育相关不显著; 附蜡块起飞个体其受精囊发育成熟的个体比例最高。由此说明, 螺旋粉虱的卵巢发育对起飞活动有一定影响, 且起飞雌虫腹部的蜡块可作为其身体及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的指示。  相似文献   
86.
中国夏尔巴人是未识别民族.本文研究中国夏尔巴人体型特点,并通过夏尔巴人与中国其他族群体型比较,从体质人类学角度为夏尔巴人的族源研究提出新的证据.测量夏尔巴人的体质数据,采用Heath-Carter法计算夏尔巴人的体型值,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夏尔巴人与其他族群体型的特点和相似程度,从体质人类学方面对夏尔巴人的族源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旨在探究与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体型大小相关的受选择基因,以为个体发育生长相关的主要基因的鉴定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11只大体型的蒙古兔(Lepus tolai)和15只小体型的塔里木兔进行选择清除分析(Selective sweep),并对受选择区域进行GO和KEGG注释和富集分析,以筛选出塔里木兔的体型大小相关基因。根据Fst值和πratio值的95%分位数(Fst>0.566,πratio>5.80)的结果显示,共计439 420个SNPs被选择。SNPs位置注释显示这些位点涉及1 943个候选基因。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Ubiquitin mediated proteolysis)、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和Wnt信号通路可能与塔里木兔的体型大小相关。KEGG和GO富集分析表明有25个候选基因可能与塔里木兔的体...  相似文献   
88.
周寅桥  李雄 《生态学报》2024,44(4):1476-1490
水体是构成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城市生态质量评价方法通常掩膜了水体区域,忽略了水对生态质量的影响。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提供的2013、2015、2017、2019、2021年的Landsat8-OLI影像数据,利用信息熵权重法耦合水体丰度(SPWI)、比率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潜热指数(NDLI)、干度(NDSI)、热度(LST)构建水体型生态指数(WBEI),对江苏省无锡市城区2013—2021年生态质量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并利用Moran指数计算无锡市城区生态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WBEI融合了水体对生态指数的影响,弥补了传统方法无法反映水体区域生态质量的不足,能更好地反映包含水体区域在内的城市生态质量;(2)2013—2021年,无锡市城区平均WBEI分别为0.4808、0.4416、0.5068、0.4471、0.4682,城区生态质量呈波动变化,总体呈小幅下降的趋势;(3)无锡市城区生态质量极好等级的面积减少67.5251km2,良好与一般等级增加76.8633km2,生态质量...  相似文献   
89.
90.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6-FAM)自动化检测技术对广东地区汉族106例无亲缘关系样本进行MICA基因外显子5和MICB基因内含子1微卫星基因座多态性及其单体型分布调查。根据群体资料估算两者间的单体型频率、连锁不平衡参数、相对连锁不平衡参数。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MICA和MICB微卫星基因座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共检出MICA微卫星基因座 5个等位基因, MICB微卫星基因座14个等位基因。其中MICA A5基因频率最高(0.2877),A4基因频率最低(0.1321)。MICB CA14等位基因频率最高(0.3255),CA19、CA28等位基因频率最低(0.0047),未检出CA27。21种MICA-MICB单体型频率大于1%(连锁不平衡参数>0), 其中单体型A5-CA14 (16.73%), A5.1-CA18 (8.75%), A4-CA26(3.76%),A9-CA15(3.66%)和A6-CA21(2.61%)为强连锁常见单体型(χ2>3.84, P<0.05)。广州地区汉族人群MICA和MICB微卫星基因座多态性和单体型分布有其自身特点,MICA和MICB微卫星基因座适合做为遗传标志,用于人类学、遗传疾病基因连锁分析、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等研究领域。Abstract: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haplotypes of microsatellite locus in the exon 5 of the MICA gene and intron 1 of the MICB gene based on 106 samples of Guangzhou Han Population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fluorescent technique (6-FAM). The corresponding haplotype frequencies, linkage disequilibria values and relative linkage disequilibria values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population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otype distributions of MICA and MICB microsatellite meet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in Guangdong Han population. In total, 5 alleles of MICA microsatellite locus and 14 alleles of MICB microsatellite locus were observed. MICA A5 was the most common allele (0.2877), whereas A4 was the least popular one (0.1321). MICB CA14 was the most common allele (0.3255), and CA19 and CA28 were the least popular ones (0.0047). CA27 was not observed. Twenty-one kinds of MICA-MICB haplotypes occurred at frequencies of more than 1% (linkage disequilibria value>0). The common MICA-MICB haplotypes were A5-CA14(16.73%), A5.1- CA18 (8.75%), A4- CA26(3.76%),A9-CA15(3.66%) and A6-CA21(2.61%)(χ2>3.84, P<0.05), and they were strong linkage disequilibria. The polymorphisms and haplotypes distributions of MICA and MICB microsatellite locus in Guangzhou Han population have their own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microsatellite locus of the exon5 of the MICA gene and intron 1 of the MICB gene could be used as the genetic markers in the studies of anthropology, linkage analysis of genetic disease genes,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and paternity test in forensic medic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