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435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该研究以古林箐秋海棠(Begonia gulinqingensis)为材料,通过分析叶片形态特征、上表皮光学特性、组织结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探讨了叶片色斑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古林箐秋海棠叶斑发生频率和数量无明显规律,但发生部位相对稳定,叶斑主要发生在正对叶柄的两条主脉之间。(2)斑区有两种光反射模式,点状反射和多角形反射,栅栏组织细胞呈近等轴的圆形,排列疏松,与上表皮细胞间存在空隙;非斑区只有点状反射模式,栅栏组织细胞为漏斗型,排列紧密,与上表皮细胞间不存在空隙。(3)斑区和非斑区叶绿体均有密集的堆积基粒和丰富的类囊体膜,斑区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仅比非斑区分别低24.9%、25.2%、25.1%。(4)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值斑区为0.793,非斑区为0.790。虽然斑区叶绿素含量比非斑区略低,但叶绿体结构完整,且叶绿素荧光参数与非斑区无显著差异。斑区上表皮与栅栏组织细胞间的空隙可使光线到达绿色组织时发生二次反射,在叶片表皮细胞边缘形成白色多边形光反射使该区域相对周围正常叶片区域偏白,基于上述结果可推测古林箐秋海棠的淡绿色块斑形成与特殊的叶片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72.
工业用糖蜜酿酒酵母菌株耐受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亭  梁达奉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2):0188-0192
采用休止细胞梯度生长法,对工业糖蜜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进行高浓度酒精、高温和高渗透压,以及糠醛毒性、苯酚毒性、乙酸毒性和抗生素G418毒性的耐受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工业酵母菌株对这些逆境条件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别;其中AS2.1189和AS2.1190对测定的胁迫条件均表现出相对较好的耐受性;396对乙酸毒性和G418毒性具有很好的耐受性;2610对高温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73.
以菜豆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NaCl胁迫下交替呼吸对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特征的影响,以探讨交替呼吸途径在逆境下的生理学作用以及植物在盐胁迫下光系统Ⅱ(PSⅡ)的调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NaCl胁迫浓度(0、100、200、300mmol/L)的增高,菜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光系统Ⅱ(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适应下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适应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qP)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性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NPQ)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同时交替呼吸容量在NaCl胁迫下也显著上升。(2)与单独NaCl胁迫相比,在NaCl胁迫下施加交替呼吸的抑制剂水杨基氧肟酸(SHAM)会导致菜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Fv/Fm、Fv′/Fm′、Y(Ⅱ)和qP进一步显著下降、NPQ进一步显著增加。研究认为,NaCl胁迫导致菜豆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下降和光能耗散增加,交替呼吸途径可有效缓解NaCl胁迫下菜豆叶绿素含量的减少以及光系统Ⅱ光化学反应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974.
为探讨干燥方式对尾巨桉树皮提取物总三萜含量的影响和其杀螺作用机理,实验以尾巨桉树皮为研究对象,比较鼓风干燥和冷冻干燥两种干燥方式对其树皮乙醇提取物总三萜含量及杀螺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60%时,鼓风干燥和冷冻干燥的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中总三萜含量最高,分别为10.81%和13.90%。两种干燥方式得到的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均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在50mg/L的浓度下处理72h,福寿螺的死亡率分别到达93.1%和100.00%;同时尾巨桉树皮提取物还能显著抑制福寿螺离水上爬,抑制效果优于同浓度下的对照药剂茶皂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鼓风干燥的尾巨桉树皮提取物处理后,福寿螺头足和肝脏的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P>0.05);经过冷冻干燥的尾巨桉树皮提取物处理后,福寿螺头足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中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鼓风干燥和冷冻干燥的尾巨桉树皮提取物均可有效抑制福寿螺头足部中LDH、AKP和AST/GOT的活性(P<0.05)以及肝脏中ALT/GPT和AST/GOT的活性(P<0.05)。冷冻干燥的尾巨桉树皮提取物中三萜含量以及杀螺活性均高于鼓风干燥的树皮提取物。  相似文献   
975.
伤寒Vi多糖菌苗是我国新近研制成功的一种多糖菌苗。为了严格控制该制品的质量,经反复试验,建立了多糖含量和分子大小的测定方法。本文报导了(1)用火箭电泳法测定伤寒Vi多糖菌苗多糖含量。经对不同实验条件进行比较,选择出较为理想的条件。用该法测定8批样品。结果均符合规程要求。对其中5批样品进行6次重复试验表明,该法的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是测定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2)用琼脂糖柱层析法对28批伤寒Vi多糖菌苗的分子大小进行测定。对用该法所得柱层析收集液分别用Hestrin法和206nm扫描法测定其多糖回收率,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重复性均好。可根据实验室条件选择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76.
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储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杨树-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杨树人工林、撂荒地和农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含量、碳氮密度和碳氮储量存在显著差异.5种土地利用方式0~20 cm表层土壤碳氮含量和碳氮密度均显著大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5种土地利用方式同一土层碳氮含量和碳氮密度大小为: 杨树-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杨树人工林>撂荒地>农田;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小为:杨树-小-叶锦鸡儿人工林(30.09 t·hm-2)>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24.78 t·hm-2)>杨树人工林(24.14 t·hm-2)>撂荒地(22.06 t·hm-2)>农田(17.59 t·hm-2);土壤氮储量与有机碳储量变化规律相似,杨树-小叶锦鸡儿人工林0~60 cm土层土壤氮储量(4.94 t·hm-2)最高,其次是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3.53 t·hm-2)、杨树人工林(3.51 t·hm-2)和撂荒地(3.40 t·hm-2),农田土壤氮储量(2.71 t·hm-2)最低.杨树-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和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植被建设和生态恢复过程中较好的两种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77.
华南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惠  赵平  林永标  饶兴权 《生态学杂志》2007,26(12):2021-2027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南丘陵区针叶林和果园土壤呼吸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针叶林和果园含凋落物年均土壤呼吸分别为(1.96±0.09)和(6.56±0.32)kg.m-2.a-1;不含凋落物年均土壤呼吸分别为(1.60±0.07)和(5.30±2.80)kg.m-2.a-1。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较大,果园土壤呼吸明显大于针叶林(P<0.01)。针叶林和果园土壤呼吸季节变化模式相似,即雨季较高而旱季较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处理土壤呼吸均与地下5cm土壤温度、地表温度和气温呈显著指数相关。利用Q10模型计算出针叶林和果园土壤呼吸Q10值变化范围在1.73~3.30。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温度和土壤含水量能部分解释针叶林和果园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针叶林和果园由凋落物分解释放的CO2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分别为18.14%和19.08%。  相似文献   
978.
三株溶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若干分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新分离到的3株溶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特性,选择了对水华鱼腥藻生长无抑制作用的淀粉培养基培养溶藻细菌.采用透析、乙醇沉淀、有机溶剂萃取、活性炭吸附与解吸等方法对其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溶藻细菌L7的溶藻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小于3.5 kD,溶藻细菌L8、L18的溶藻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在3.5 kD~7 kD之间;3株溶藻细菌的胞外溶藻活性物质不能用乙醇沉淀法完全分离;3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活性物质具较好的亲水性和较强的极性,且都不能被活性炭吸附.  相似文献   
979.
980.
目的:研究乙醇代谢酶基因ADH3、ALDH2及CYP2E1 RsaⅠ/PstⅠ位点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ALD)的关系。探讨遗传因素对其易感性的影响。方法:PCR-RFLP法检测东北地区汉族男性健康者、嗜酒者及ALD患者中ADH3、ALDH2和CYP2E1的基因型并比较其基因频率。结果:ADH3和CYP2E1的两种等位基因在各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DH2的两种等位基因在三组间的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ALDH2~*1在嗜酒及ALD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频率,二组均以ALDH2~*1/2~*1基因型为主,未见ALDH2~*2/2~*2;与嗜酒者相比,ALDH2~*2在ALD组中的频率显著提高,且均为ALDH2~*1/2~*2。结论:ADH3及CYP2E1 RsaⅠ/PstⅠ位点多态性与东北地区汉族男性ALD的发生无关;ALDH2~*1是嗜酒的诱因,ALDH2~*2/2~*2可防止嗜酒及ALD的发生,ALDH2~*1/2~*2具有最高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