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87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91.
以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笋壳为原料,采用氯化胆碱和乳酸低共熔溶剂预处理提取氯化胆碱-乳酸(choline chloride-lactic acid, CC-LA)木质素,并对木质素结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CC-LA木质素的得率在37.67%~62.32%之间,远高于磨木木质素的得率(13.4%)。CC-LA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低,多分散性指数小于2,结构均一性好。在氯化胆碱与乳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处理温度为130℃条件下得到CC-LA3130木质素,该木质素较其他CC-LA木质素和磨木木质素醇羟基含量最低,酚羟基含量最高,热稳定性最好,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最强,自由基清除指数为3.77,高于商业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2.11),本研究说明了氯化胆碱/乳酸在最佳条件下(1∶3,130℃)提取的木质素具有应用于抗氧化剂领域的潜力。  相似文献   
892.
旨为推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并探索筛选适用于该疫苗的高效免疫增强剂,本试验分别诱导表达2019-nCoV- S和2019-nCoV- N两个蛋白,经纯化后测定目的蛋白含量,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松花粉多糖(PPPS)(200、400、800 mg/mL)作为佐剂制备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黄芪多糖佐剂作为对照。选取10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种亚单位疫苗使用5组,免疫疫苗后检测各组小鼠免疫指标,探讨PPPS对2019-nCoV- S和2019-nCoV- N两种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显示,重组表达并纯化的目的蛋白分别在55.68 kD和45.64 kD处出现单一条带,经鉴定表达正确,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12 mg/mL和0.66 mg/mL。用制作成的含佐剂亚单位疫苗免疫小鼠后发现400 mg/mL PPPS对两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均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并且效果优于黄芪多糖佐剂。综上所述,两种重组蛋白均能诱导较高的抗体水平,PPPS可以作为2019-nCoV亚单位疫苗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893.
894.
895.
电刺激或降低细胞外的镁离子浓度,会引起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通道的开放,造成胞内外离子浓度失平衡.使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结合脑片技术,对电刺激和低镁溶液引起的大鼠内嗅皮层游离钙和钾离子浓度及电位的动态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和低镁溶液引起的内嗅皮层游离钙和钾离子浓度的改变,在细胞层Ⅳ-Ⅴ(皮层表面下900-1100μm)变化最大。低镁溶液引起游离钙离子浓度下降,同时钾离子浓度呈双相变化,即先增加后减少。低镁溶液灌流内嗅皮层脑片数小时后,胞外钙离子浓度持续地停留在低浓度水平,而钾离子浓度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96.
研究了Merocyanine540对亚线粒体能量化过程膜电位变化的荧光响应的“on-off”机制,揭示了其快、慢双相反应的特征,探讨了该荧光响应的影响因素,如膜结合二聚体对膜上单体荧光的猝灭,探针与膜的相对浓度以及激发波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7.
侵染半夏的两种病毒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自然感染的半夏(Pinelliaternata)为材料,经粗提纯后检查到一种线状病毒和一种球状病毒,用两种方法对担提纯样品中的病毒粒子进行了分离纯化。10%-70%连续甘油梯度80000g离心150分钟获得两条病毒带,经紫外吸收测定均为强的核蛋白吸收峰,病毒粒子检查分别为球状和线状病毒粒子,线状病毒经浓缩收集为均一成份.与芋花叶病毒(Dasheemmosaicvirus,DMV)抗体有强的阳性反应。粗提纯样品经0.8%琼脂糖凝胶电脉分离为一条蛋白带,该条带回收后经紫外吸收测定为核蛋白吸收峰,电镜下检查为均一的球状病毒,以TMV为对照、醋酸铀(UAC)负染后测得该球状病毒(pinelliasphericalvirus1.PsV-1)的大小为31.7nm;戊二醛固定后磷钨酸(PTA)负染测得PsV—1的大小为34.0nm。各组分经SDS-聚丙烯酸胺凝焦电泳分析测得线状病毒和球状病毒的外壳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0KD和28KD。初步确定线状病毒为DMV.球状病毒PsV—1为侵梁天南星科半夏的一种新病毒。  相似文献   
898.
利用生物体中编码亚单位核糖核酸RNA(smallsubunitribosomal RNA,SSUrRNA)的DNA序列为引物,经PCR法扩增到CAR-bacillus的大约1.5kb的SSUrRNA序列,采用HindⅡ、HinfⅠ、EcoT14,HaeⅢ和xhoⅠ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电泳分析,同时比较了来源于小鼠的CBM株及来源于大鼠的CBR株,未发现两者有差异。  相似文献   
899.
本文描述了中国枝角类科低额属的两个新种:黑龙江低额Simocephalusheiongjiangensissp.nov.和北安低额Simocephalusbeianensisbeianensissp.nov.及两个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00.
本文报道袋衣属中两个新种,即亚霜袋衣(Hypogymnia subpruino Chen)和丽江袋衣(Hypogymnia lijiangensis Chen),并从形态和化学相结合比较了新种与其近似种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