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在文献[10]的基础上,基于害虫治理问题,建立具有两个状态脉冲控制的HollingⅡ功能性反应的害虫治理模型,利用所定义的后继函数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系统阶一周期解的存在性和吸引性.  相似文献   
72.
众所周知,染色体易位是包括白血病、甲状腺癌、淋巴瘤等在内的众多癌症的标志,并且在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关于空间位置效应是否是造成染色体易位常好发于某些位置的原  相似文献   
73.
《生命世界》2012,(9):94-95
古往今来,菊花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极特殊的位置,无论是"采菊东篱下"的超然洒脱,还是"宁可抱香枝头死,不随落叶舞秋风"的傲骨铮铮,抑或"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霸气决绝,看似柔弱的菊花,似乎怎  相似文献   
74.
吴端玲 《生物技术世界》2012,(2):100-100,102
本文对函数级数逐项微分定理的结论进行补充。并给出两种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L-茶氨酸对尼古丁依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采用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CPP)评价发现,L-茶氨酸能够明显抑制尼古丁诱导的小鼠偏爱行为和SH-SY5Y细胞的兴奋状态,而且与尼古丁抑制剂二氢-β-刺桐(DHE)类似.HPLC电化学检测、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L-茶氨酸处理能够明显抑制尼古丁引起的小鼠中脑多巴胺水平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升高,还能够减少与奖赏通路相关脑区的3种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亚基4,2和7及c-Fos表达的增加,从而可能使对尼古丁刺激产生效应的细胞数目减少.另外,L-茶氨酸处理抑制了尼古丁引起的小鼠相关脑区的c-Fos表达的增加.siRNA转染发现,敲除c-Fos基因能够抑制SH-SY5Y细胞兴奋状态但不影响TH的表达.本实验表明,L-茶氨酸可能通过尼古丁引起的乙酰胆碱受体多巴胺奖赏回路抑制尼古丁成瘾,该结果为祛除吸烟成瘾和戒烟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以富马酸产量和生产速率为目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种龄,接种量,葡萄糖和尿素浓度对两者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基于响应曲面方法的Desirability函数确定了葡萄糖和尿素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最佳的种龄和接种量分别为36h和15%,葡萄糖和尿素的优化浓度为132.73和0.0586g/l,此时模型预测的富马酸产量和生产速率达到71.42g/l和0.804g/(l.h),Desirability的函数值高达0.966。该条件下在5L发酵罐水平上进行验证试验,经过88h的发酵最终生成富马酸66.5g/l,生产速率达到0.755 g/(l.h),与未优化前相比,产量和生产速率分别提高了13.9%和15.8%,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现了产量和生产速率的同时优化,为发酵法制备富马酸的工业化放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基于果蝇polⅡ启动予的序列特征,利用结合了离散增量和位置权重矩阵的贝叶斯判别函数对果蝇启动予进行了预测。对预测算法进行10交叉检验。通过比较不同大小训练集对结果的影响,说明了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和算法的预测能力。同时比较了不同参数的选取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启动子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成功率达到93%,相互关联系数达到83%。  相似文献   
78.
岩蕨科(Woodsiaceae)和球盖蕨科(Peranemaceae)历来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亲缘关系密切的两个科,它们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两科曾被放入三叉蕨科(Aspidiaceae)、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鳞毛蕨亚科(Dryopteridoidaae)及鳞毛蕨科(Dryopteriaceae)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中。根据岩蕨科1种、球盖蕨科3种、蹄盖蕨科8种、鳞毛蕨科2种及1种外类群假大羽铁角蕨(Asplenium pseudolaserpitiifolium)的cpDNA基因trnL-F区序列建立的系统树,结果显示,岩蕨科和球盖蕨科的亲缘关系较远,岩蕨科与蹄盖蕨科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球盖蕨科与鳞毛蕨科亲缘关系较近,岩蕨科和球盖蕨科是处于不同进化线上的植物。秦仁昌(1978)和Pichi-Sermolii(1977)的系统将二者分别作为独立的科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7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类5’非翻译区剪接位点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因非编码区域剪接位点的识别是基因识别中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尤其是5’非翻译区中剪接位点的识别。与一般剪接位点不同,5’非翻译区剪接位点的两侧不存在由编码到非编码的状态转移,所以通常的剪接位点识别算法在非翻译区的性能不太理想。文章采用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5’非翻译区中的剪接位点进行识别。为了提高识别精度,采用了基于矩阵相似性度量的核函数参数选取方法,它能够简单快速地确定合适的核函数参数,进而提高核函数的识别性能。通过实验验证,经过参数选择后的支持向量机能够较好地识别5'非翻译区剪接位点。  相似文献   
80.
光合性能选种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良种的选择,历来是人类最关心的事,本文讨论的是植物的选种方法,我们在品质基本相同的几个品种中选择最优品种.这里最优品种指的就是产量最高者.植物的产量是由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生物量,所以,光合性能强的物种常为最优品种.本文所介绍的选种方法,就是根据不同品种的光合性能的强弱来研究品种的优劣,而植物光合性能强弱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总量来确定.本文计算了三个猕猴桃品种的光合总量,其中光合总量最高者为最优品种(产量最高),这与生产实践完全一致,所以光合性能选种法得到了生产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