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3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263篇 |
专业分类
8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102.
基于机器学习估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RF和RBF-ANN)估算了2002—2018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NPP,分析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NPP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机器学习估算结果可靠,简单易行。(2)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NPP表现为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NPP总量为175.39 Tg C·a-1,单位面积均值为164.10 g C·m-2·a-1,呈波动上升的趋势。(3)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NPP增加的面积占20.49%;各草地类型的NPP增长幅度不一致表现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4)温度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NPP变化的主导因子,降水的影响沿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3.
粤北山地常绿阔叶林自然干扰后冠层结构空间异质性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受2008年冰灾破坏的广东始兴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地统计学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连续3年(2008-2010年)对林冠结构空间异质性动态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从2008到2010年,林冠开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以及林冠结构的空间异质性均在逐渐减小,且后两年较为接近;(2)受灾当年冠层结构由随机因素造成,其半方差拟合函数属纯块金模型,后两年冠层结构则由结构性因素引起,其半方差拟合函数属球状模型;(3)受灾当年冠层结构不存在空间自相关;随着时间推移其空间自相关越来越强.说明冰灾后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会逐渐恢复到灾前水平,体现出天然的空间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04.
<正>反馈调节的概念最初出现在工程学中。所谓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一个系统,如果其状态能够决定输入,就说明它有反馈机制的存在。要使反馈系统能起控制作用,系统应具有某个理想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了探讨普氏蹄蝠下丘神经元在处理多普勒频移补偿后回声定位信号中的作用,实验采用双声刺激模式模拟蝙蝠不同飞行状态下产生多普勒频移补偿后的脉冲-回声对,即发声频率改变,回声频率维持恒定的情况下,研究下丘神经元对不同补偿值下的回声反应恢复率.结果发现:根据神经元在某一补偿值下对回声信号反应的恢复率是否超过70%,可将其分为具有选择性(S)和无选择性(NS)的两类神经元.且谐波内S神经元所占比例(68%)远超过非谐波内S神经元(39%).分析神经元的发放模式发现谐波内S神经元中相位型发放模式比例(44.3%)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类型神经元.另外,虽然S和NS神经元的强度-潜伏期函数类型均以饱和型为主,但谐波内S神经元强度-潜伏期函数的最佳强度(best amplitude,BA)(95.3±14.0)dB SPL低于NS神经元的BA(104.1±10.2)d B SPL(P0.01),同时也低于非谐波内S神经元的BA(109.7±7.9)dB SPL(P0.01).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下丘水平,神经元就已对多普勒频移补偿后回声定位信号的处理有了分工,集中在谐波内的S神经元通过提高对某一补偿值下回声信号反应的恢复率实现,对回声信息的精确编码,避免其他杂波干扰信息.同时,谐波内S神经元的发放模式和强度-潜伏期函数特点也满足其在复杂环境中精确声学成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7.
椭圆斜羽叶的解剖研究及斜羽叶的系统分类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对椭圆斜羽叶(Plagiozamites oblongifolius)钙质石化化石的研究,认为其主要特征如下:羽状复叶,叶肉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分化。羽片叶脉维管束外韧式,木质部外始式,与现代苏铁属叶脉特征相近。羽轴维管束为“U”形,外始式木质部、梯状纹孔管胞,与现代苏铁属的羽轴维管束相似。根据上述特征,目前可将斜羽叶属归入原始苏铁类植物。但是,如果斜羽叶的生殖器官同 Noeggerathia 一样,为异孢型孢子囊穗,则斜羽叶可能为一种与苏铁类起源有关的原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108.
太白山牛皮桦-巴山冷杉混交林空间格局及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改进的点格局分析法——邻域密度函数(Neighborhood Density Function,NDF)对太白山地区桦林-冷杉林交错区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空间关联性及其更新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所有个体整体上都呈随机分布,划分不同层级后,则各林层个体分布格局各异,各树种在较低的林层呈明显聚集分布,随林层增高,中、高层内个体聚集分布的空间尺度降低。两个主要竞争种牛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和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整体表现出显著空间负相关,巴山冷杉与玉皇柳(Salix yuhuangshanensis)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而牛皮桦与玉皇柳间则有空间负相关的趋势。牛皮桦的更新格局仅依靠自身倒木扰动产生的机会,且被限定在较小尺度上。巴山冷杉在小尺度上会限制自身更新,此外与牛皮桦在小尺度上竞争激烈,可占据利用其空间位置进行更新。从空间格局分析角度认识牛皮桦和巴山冷杉的生态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共存机制,认识太白山桦林在秦岭植被垂直带中的作用和地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对陕西泾阳地区冬小麦田净辐射进行了分段和分层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相对误差在10%以内。确定了麦田相对叶面积函数最大值的出现高度为4.5/7H,介于高粱(4/7H)和谷子(5/7H)之间。计算了不同发育期、不同层次至冠层顶部累积叶片的消光系数,结果表明,消光系数因发育期和叶片层次而异,拔节期,由旗叶向下,消光系数增大,乳熟期旗叶的消光系数最大,比拔节期大一倍,倒二叶以上两个层次叶片消光系数较小。就平均而言,冬小麦消光系数拔节期为0.51,乳熟期为0.56。本项成果为进一步开展麦田小气候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