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李月明  陶品月 《蛇志》2013,25(2):158-159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软组织肿胀坏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磺胺嘧啶银霜配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单纯使用40%硫酸镁甘油湿敷肿胀坏死处,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开始消肿时间与完全消肿时间及止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胀开始消退和完全消退时间分别为(25.4±22.3)h、(98.1±20.5)h,止痛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肿胀开始消退及完全消退时间分别为(45.6±32.1)h、(132.2±73.4)h,止痛有效率为60%.两组患者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和完全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止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磺胺嘧啶银霜配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能有效促进中华眼镜蛇咬伤中毒致坏死皮肤的愈合.  相似文献   
72.
周莉莉  李自立 《蛇志》2013,(4):443-444
目的总结银环蛇咬伤中毒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银环蛇咬伤患者进行彻底的伤口清创处理,及时有效使用抗银环蛇毒血清,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型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21例患者中,治愈20例,1例院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是银环蛇咬伤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不同胁迫条件对虎杖叶愈伤组织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低温、热休克、紫外辐射、高盐、真菌诱激子、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J)处理虎杖叶愈伤组织,HPLC测定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经过低温、紫外辐射、真菌诱激子、SA处理,白藜芦醇含量分别提高38%、20%、24%和18%(P<0.01),而热休克、NaCl高盐和MJ处理后,白藜芦醇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当的胁迫条件能促进虎杖叶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我校高职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校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意识薄弱、锐器伤发生率高、处理情况差、上报率低。结论:学校和医院要采用有效措施,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的意识,并将安全防护的知识技能融入护理操作流程,建立疫苗接种制度,不断改善护生工作环境,同时加强护生职业暴露的监测,从而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伤联合架桥模型,为研究脊髓损伤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半横断伤模型,然后取大鼠前肢正中神经,并于半横断伤两端行正中神经架桥术。术后4周,左心室灌注固定取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FAP、RECA、NF-200;另一部分动物行单宁酸-氯化铁灌注;观察移植物内有无血管、血管内有无血流、血管与周边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外周神经架桥后4周,移植正中神经贴合于脊髓背侧1/2。移植神经内有RECA阳性的血管存在,而且有血流可以到达移植物内部,且神经纤维(NF-200阳性)与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关系紧密。结论:大鼠脊髓半横断伤联合正中神经架桥术后,由宿主可以向移植物内长入新生血管,血管有利于神经纤维的存活及生长。本模型为较好的外周神经移植的存活模型,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6.
黄霞  卢禹 《广西植物》2016,36(9):1082-1086
该研究首次以文心兰的类原球茎( protocorm-like bodies, PLBs)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植株再生培养,并分析了不同浓度的TDZ和2,4-D配比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 mg.L-1 TDZ与3 mg.L-12,4-D,从接种的 PLBs上可以诱导出乳白色的、较疏松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到100%。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在2,4-D浓度为0.5~2.0 mg.L-1的范围内,其增殖主要受TDZ浓度的影响,TDZ浓度从1.0 mg.L-1降低到0.5 mg.L-1,愈伤组织鲜重增殖倍数显著增加,由最低的4.50倍增加到最高的6.04倍。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0.5 mg.L-1 TDZ +1.0 mg.L-12,4-D。将在最适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约1个月的愈伤组织转移到T2培养基(3.5 g.L-1花宝1号+20 g.L-1红薯+25 g.L-1香蕉+1 g.L-1 tryptone +20 g.L-1蔗糖+3.5 g.L-1 phytagel)上,黑暗培养1个月后,每克鲜重的愈伤组织约诱导出1328.67个PLBs。将诱导出的PLBs转移到新鲜的T2培养基上光照培养1个月,萌发率为90.12%。而将小植株转移到添加1 g.L-1活性炭的1/2MS培养基上,成苗率达到100%。该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文心兰的高频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植株再生体系,为文心兰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一个高效、稳定的转化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77.
耿天龙  李佛生  于敏  罗枫雪  唐琳  王胜华 《广西植物》2016,36(10):1238-1244
该研究以金发草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抗生素种类(卡那霉素、潮霉素、头孢噻呋钠和氨苄青霉素)和浓度对金发草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来确定适用于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抗性筛选剂和抑菌剂。结果表明:(1)金发草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很敏感,且其分化率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显著减少( P=0.01)。当卡那霉素浓度为10 mg·L-1时,金发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且有大量的白化苗形成,但分化率仍有36.56%;当卡那霉素浓度为15 mg·L-1时,金发草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为11.94%,只有很少部分的愈伤分化出绿色的丛生苗;当卡那霉素浓度为20 mg·L-1时,金发草愈伤组织基本褐化死亡,分化率仅为2.26%。因此,浓度为15 mg·L-1的卡那霉素适合作为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抗性筛选剂。(2)金发草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敏感性要比卡那霉素弱,且潮霉素对金发草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小,但毒害作用大。因此,潮霉素不适合作为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抗性筛选剂。(3)300 mg·L-1的头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金发草愈伤组织生长分化影响很小且能有效抑制杂菌的生长,较高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对金发草愈伤组织的抑制作用不太明显。因此,300 mg·L-1的头孢霉素和较高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均可作为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抑菌剂。该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抗性筛选剂和抑菌剂,为金发草的遗传改良及功能性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院内救治人员总协调制度对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的作用,以进一步优化创伤病患救治流程。方法 选取2013—2014年在苏州市立医院救治的严重多发伤病人共130例为研究组,同时回顾2011—2012年苏州市立医院救治的严重多发伤病人共123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院内术前时间、在院监护时间、早期漏诊率、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院内术前时间、在院监护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早期漏诊率、早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结论 院内救治人员总协调制度的执行可有效提高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79.
为了提高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悬浮培养细胞的生物量, 以樟叶越桔叶片愈伤组织为试材,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蔗糖浓度、培养基pH值、培养基体积、初始接种量和摇床转速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并根据响应面法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组合试验以优化培养条件。结果显示, 以改良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 樟叶越桔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优条件为40 g·L-1蔗糖、培养基pH5.2、培养基体积45 mL、初始接种量2.64 g和摇床转速为149 r·min-1, 其细胞生物量干重为0.184 4 g, 与理论预测值0.184 5 g较为接近, 且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型。研究结果为樟叶越桔悬浮培养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调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0.
以成熟和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影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几种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合子胚带胚乳培养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内蒙沙地种源成熟合子胚的诱导率显著(p<0.05)高于加格达奇山地种源;冷藏处理可以提高成熟合子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不同发育时期的未成熟合子胚的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别(p<0.05),其中以子叶初期合子胚(7月5日)诱导率最高;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较大,且与BA、KT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S培养基比DCR和MS培养基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为4 g·L-1时,诱导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