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种以黄化法为基础提高毛白杨快速繁殖效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以黄化法为基础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快速繁殖方法的初步研究结果。它包括1.用低浓度的先锋霉素(cefotaxime 2.5ppm)抑制快速繁殖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和用低浓度 HgCl_2灭菌的方法恢复经长期继代培养后被污染的试管植物;2.用极低浓度的 TDZ(thidiazuron 0.005ppm)替代价格昂贵的玉米素(zeatin,Z),促进毛白杨叶外植体上芽的分化和增殖;3.用黄化的方法促使芽的伸长以增加可被用于生根的嫩枝的数量。用这种方法可在一个100ml 的三角瓶中得到约50个黄化的嫩枝,比在光下培养得到的嫩枝多3—5倍;4.黄化嫩枝直接扦插或经光下转绿后扦插于经灭菌的基质中,生根率均可达到90%以上。这一方法可以节省人力和能耗,提高培养室的利用效率,大幅度地提高快速繁殖的效率。  相似文献   
92.
PDGF在大鼠断层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已经证明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能够促进各种类型的伤口愈合,然而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内源性PDGF表达变化的研究却少有报道,为探讨PDGF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我们应用原位杂交、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内源性PDGF在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创缘真皮内的毛囊上皮细胞均能表达PDGF-BB基因,在伤后6天,组织修复的高峰期,PDGF-BB基因表达达到最强,伤后12天,伤口完全上皮化,PDGF的基因表达也恢复正常,说明PDGF的基因表达和伤口愈合时间有密切的关系。提示PDGF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脉冲电场杀灭液体中的细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可全部杀死液体中的细菌,不破坏营养成份。电场灭菌的原因是电场破坏了细胞膜作为半透膜的物质交换机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上对骨科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相关理论根据。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282例术后骨科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接种培养,按要求分离纯菌,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82份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186株(65.96%),其中革兰氏阴性球菌94株(50.54%),革兰氏阳性球菌83株(44.62%),真菌9株占4.83%。分离率排在前三位的致病菌分别为阴沟肠杆菌(19.35%),金黄色葡萄球菌(17.20%),表皮葡萄球菌(15.59%)。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其中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高达100%。但未发现主要革兰氏阴性球菌对亚胺培南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但未发现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术后骨科患者伤口优势菌种是阴沟肠杆菌,而且耐药性高;临床医生应根据病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对不同种类的病原菌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不良反应以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为2.94%,与对照组的26.47%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而且能够有效清除Hp,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调查分析疑似纤支镜清洗消毒不规范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综合ICU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14天内发生的4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均经纤支镜检查,4例患者痰标本中均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纤支镜采样细菌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使用不规范清洗消毒的纤支镜进行检查是引起综合ICU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重视医院感染控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爆发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97.
五种攀缘植物光合作用与光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城市垂直绿化常用的攀缘植物爬山虎、美国爬山虎、紫藤、常春藤、洋常春藤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能利用率及光补偿点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攀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显示出“双峰”。第一峰值出现在10:00~12:00,第二峰值出现在14:00~16:00,“午休”现象明显;呼吸速率的日变化也表现出“双峰”,第一峰值出现在11:00~13:00,第二峰值出现在14:00~17:00;常春藤、洋常春藤、爬山虎、美国爬山虎及紫藤的光补偿点分别为5.73、5.07、9.96、6.40和18.93μmol·m^-2·s^-1;紫藤在强光下的光能利用率较高,其次为美国爬山虎,而在弱光下洋常春藤光能利用率较高,可以认为,紫藤为典型的阳性植物,爬山虎、美国爬山虎为中性植物,常春藤、洋常春藤为阴性植物。  相似文献   
98.
程光全  王志英  徐自强 《蛇志》2014,(4):383-384
目的探讨血循毒类毒蛇咬伤患者早期伤口切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血循毒类毒蛇咬伤患者22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比较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轻度肿胀97例中,伤后12h内切开21例,未溃疡12例,Ⅰ°溃疡7例,Ⅱ°溃疡2例;晚期切开或未切开76例,未溃疡15例,Ⅰ°溃疡41例,Ⅱ°溃疡16例,Ⅲ°溃疡4例。中度肿胀患者85例中,伤后12h内切开32例,未溃疡8例,Ⅰ°溃疡21例,Ⅱ°溃疡2例,Ⅲ°溃疡1例;晚期切开或未切开53例,未溃疡6例,Ⅰ°溃疡16例,Ⅱ°溃疡24例,Ⅲ°溃疡7例。重度肿胀患者41例中,伤后12h内切开17例,Ⅰ°溃疡11例,Ⅱ°溃疡4例,Ⅲ°溃疡2例;晚期切开或未切开24例,Ⅰ°溃疡2例,Ⅱ°溃疡6例,Ⅲ°溃疡16例。在蛇伤后12h内切开的患者坏死溃疡的形成、肿胀程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晚期切开或未切开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早期伤口切开对血循毒类毒蛇伤患者局部伤口状况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
摘要:目的 对大连市2011-2013年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大连市餐饮业卫生质量状况。方法 依照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大连市共抽检654分样品,合格581份,合格率为90.37%。其中2011年抽检49家消毒单位,样品300份,合格率为84.67%;2012年抽检24家,样品144份,合格率为90.98%;2013年抽检35家,样品210份,合格率为98.10%。结论 从2011-2013年对大连市消毒单位进行餐具消毒效果随机抽检监测结果看,合格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通过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因为消费意识的提高,敦促监管力度的加大,大连市的餐饮具消毒效果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0.
《生物磁学》2014,(33):I0001-I0001
中美科研人员历经2年联合研究发现,新型蛋白MG53对感染、创伤、缺血等多种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蛋白能像”创可贴”一样,即时修复各种损伤对细胞膜造成的“伤口”,为临床急性肺损伤治疗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上。该研究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曾春雨教授、陈垦博士等组成的团队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麻建杰教授团队联合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