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2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2020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核酸代谢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的4 种生态型芦苇(Phragm itescom m unisTrin.)的核酸代谢季节变化有差异。盐化草甸芦苇RNA 含量持续增加,DNA 含量相对稳定,其它3 种生态型芦苇的RNA 和DNA 含量以5月份为最高。过渡带芦苇的RNA 含量、沼泽芦苇及沙丘芦苇的DNA含量9 月份略有增高。盐化草甸芦苇与过渡带芦苇的DNase和RNase的活性7 月份最高,沼泽芦苇与沙丘芦苇的DNase和RNase活性5—9 月份呈增高趋势。盐化草甸芦苇的DNA 和RNA 合成活性不断升高,过渡带芦苇和沼泽芦苇的DNA 和RNA 合成活性及沙丘芦苇的RNA 合成活性5—9月份均降低,仅沙丘芦苇的DNA合成活性增强。RNA 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4 种生态型芦苇均含有25S、23S、18S、16S大分子量rRNA 和小分子量5.8S、5S、4.5SrRNA 及4StRNA。大分子量RNA 的含量高于小分子量RNA 含量。不同生态型及同一生态型芦苇的不同发育时期,相同的RNA 组分含量各不相同。且发育过程中23S、18S、16SrRNA 在不同月份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由此,我们认为,核酸代谢的差异性是4 种生态型由生长转入衰  相似文献   
42.
本文报道发现于贵州的远盲属蚯蚓一新种,命名为陈氏远盲蚓Amynthas cheni sp.nov.。模式标本采于贵州省梵净山。  相似文献   
43.
藻-菌生态系统代谢功能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一些生态因子对藻-菌(A+B)生态系统代谢有机碳(C6H12O6)、NH3-N和无机磷(I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藻-菌生态系统中藻(A)或菌(B)的起始数量一定时,其代谢C6H12O6的速率,随与之组合的B或A的起始数量增加(数量比则相应降低)而增加.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A+B系统代谢上述3种营养物质的速率均有一定的差异.黑暗下C6H12O6的平均代谢速率较光照下高12.3%(P<0.05),IP和NH3-N的平均代谢速率则分别较光照下低14.4%(P<0.05)和16.2%(P<0.001).在A+B系统和A、B单培养物中,3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速率均随有机负荷量增加而增加,而且A+B系统的代谢速率分别高于单培养的A和B,其中NH3-N代谢尤为显著.文章还就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细胞色素P450(P450,Ec1.14.14.1)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催化氧化反应的酶。本文测定了12个对氨基苯甲酸酯同系物与P450相互作用而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MNDO-PM3计算得到了这些同系物的分子轨道指数,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活性与分子轨道指数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P)之间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QSAR)。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脂同系物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与原子净电荷的绝对值之和(∑Q)和LogP均具有很好的抛物线型相务性,同时,LogP与∑Q之间也存在相当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害的生防能力及其贮藏保鲜效果,解析菌株的基因特性和次级代谢产物,了解菌株的抑菌机制。【方法】通过抑菌试验确定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利用活体抑菌及贮藏试验探究生防菌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及对青皮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全基因组测序了解菌株XRD006的基因组特征及潜在抑菌相关基因;利用antiSMASH软件预测XRD006的次级代谢产物;结合比较基因组学分析XRD006和贝莱斯芽胞杆菌标准株FZB42、SQR9之间的共线性关系和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质谱鉴定XRD006次级代谢产物并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能力。【结果】抑菌试验表明菌株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隐秘刺盘孢(Colletotrichum aenigma)、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藤仓...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Lynch综合征患者作为Lynch组,并选取42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粪便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菌属拷贝数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Lynch组患者肠道菌群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Lynch组患者HbA1c、TC、TG、LDL-C、FPG、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和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Lynch组患者粪便中以变形菌门、肠球菌属、埃希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不动杆菌属为主要优势菌。Lynch组患者TG水平与乳杆菌属拷贝数呈负相关,与埃希菌属和韦荣球菌属拷贝数呈正相关(均P<0.05);HDL-C水平与乳杆菌属和布劳特菌属拷贝数呈正相关,与埃希菌属、韦荣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拷贝数呈负相关(均P<0.05);FPG水平与乳杆菌属...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并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其代谢特征。方法 采用烟熏联合LPS气道滴注、强迫游泳和隔日禁食的方式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变化,测定体重、肛温、血液指标、IL-6、IL-1β、TNF-α含量,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应用LC-MS技术检测并筛选出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的血浆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精神萎靡、行为倦怠、毛色干枯、体重减轻、饮水增加、体温升高、粪便稀溏、舌苔肥大白滑;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BALF中IL-6、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泡腔体大小不一,结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局部脱落;正常组与模型组间共有11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生物合成和代谢、维生素消化吸收与代谢、脂质及类脂质合成与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成功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的方法及其相应评价体系,并初步揭示了该模型的主要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48.
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鼎湖山森林群落在自然状态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向更优化的气候顶极群落演变。本文分析其1955年至1989年(35年)来的演替结果,总结出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的进程和模式,进一步应用植物群落演替系统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对演替进程进行定量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演替进程的数量预测。  相似文献   
49.
高等植物中的山梨醇及其代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许多木本蔷薇科植物中均含有山梨醇。山梨醇是这些植物的主要光合产物,也是碳水化合物的订运输形式和一种可溶性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其合成和分解由多种不同的酶经多种途径催化进行,其代谢调节着植物的库源转变和库源强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研发和使用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的生物农药,也是未来发展绿色农药的一个重要方向。【方法】利用包含水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 PXO99A的NA培养基琼脂平板,从水稻根际土壤中筛选能抑制Xoo生长的链霉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剪叶法接种Xoo到水稻叶片后,再喷施杀粉蝶菌素溶液(0.1 g/L),2周后测定叶枯症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高产杀粉蝶菌素的发酵培养基;采用PacBio SMRT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用于比较HSW2009与其他链霉菌在全基因组水平的亲缘关系。【结果】分离到一株对Xoo生长有强抑制活性的链霉菌HSW2009,其活性代谢产物为杀粉蝶菌素A1(piericidin A1,简称PIE);喷施PIE可以减轻Xoo在水稻叶片内的侵染;优化HSW2009高产PIE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