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2篇
  免费   1034篇
  国内免费   5835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663篇
  2022年   707篇
  2021年   676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508篇
  2017年   540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713篇
  2014年   960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851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1384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639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7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72.
73.
根培养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4.
萌发绿豆的子叶自然衰老期间,核酸含量降低,RNA降低的幅度比DNA大。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子叶衰老期间细胞核主带DNA明显降低;而迁移慢的卫星带DNA变化不大。在RNA各组分中,18S rRNA从衰老前期就开始降低;25S rRNA和4~5S小分子RNA到衰老后期才缓慢下降。DNase和RNase活性在子叶整个衰老期间都明显升高,是导致核酸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3H-核苷掺入试验表明,核酸的合成速率在子叶衰老前期有所上升,到衰老后期又降低。poly(A)~ -mRNA含量在子叶开始衰老时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5.
76.
蕨类植物的黄酮类成分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蕨类植物的黄酮类成分以比较原始的结构类型为主,少数类群也拥有相当进化的类型。双黄酮,黄酮醇,白花色甙及原花色甙对于蕨类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证据表明小叶型蕨类较大叶型真蕨类原始,厚囊蕨类较薄囊蕨类原始等。  相似文献   
77.
用单克隆抗体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核蛋白抗原位点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梁米芳  宋干 《病毒学报》1989,5(1):24-30
  相似文献   
78.
79.
分离了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SMV)新疆株基因组的3个RNA组份。以RNA2为模板,3′端互补寡核苷酸为引物,合成了第一条cDNA链和第二条cDNA链,将ds-cDNA重组在pUC9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细胞,获得含RNA3′端的克隆,并证明所选克隆的cDNA含有新疆株几近全长的RNA2组份。对于插入片段为3.3kbp的112号克隆进行了酶谱分析,得到了与国外典型株类似的结果;用双脱氧终止法分析了相当于RNA 2 5′端250bp的cDNA酶切片段,表明与国外典型株有十分相似的一级结构。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