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2篇
  免费   1034篇
  国内免费   5835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663篇
  2022年   707篇
  2021年   676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508篇
  2017年   540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713篇
  2014年   960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851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1384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639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7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马齿苋叶片PEPCase由四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83kD。远紫外CD光谱分析表明,此酶含有36.6%α—螺旋结构。马齿苋叶片PEPCase可被G6P激活,但不能被Gly、Ser激活。G6P可防止酶的尿素变性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作用。这种保护效应与G6P诱导的酶构象变化有关。 从酶对低温、高温及尿素的反应来看,马齿苋叶片PEPCase的稳定性高于高粱叶片PEP—Case,两者的免疫特性和电泳特性亦不同。  相似文献   
32.
33.
从滇产东亚属的分布论述“田中线”的真实性和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34.
35.
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城市园林植物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温远光  黄志辉   《广西植物》1992,12(3):279-287
于1988年春,对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市区的园林植物作了全面调查。结果如下:1)三市区园林植物较丰富,其中南宁市351种隶属245属108科;柳州76科152属198种;桂林76科144属172种。2)园林植物的性状组成中,乔木占50—60%;灌木占20—30%,草本和藤本分别占15%和5%。3)园林植物的主要科是桑科、大戟科、棕榈科、木兰科、桃金娘科、苏木科、蔷薇科、樟科等;优势种是扁桃、人面子、柠檬桉、羊蹄甲、芒果、阴香、樟树、榕树、桂花、银桦、大红花、夹竹桃、九里香、正木等。4)园林植物的区系成分以热带—亚热带为主。5)园林植物的分布以公园最为丰富,其种数占总种数的67—87%,街道和阳台分别为43%和30%。6)不同市区园林植物的优势科、优势种、区系成分、生态外貌有明显差异,反映出各自的特点。与当地自然景观相一致。最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36.
37.
孢粉分析与栽培植物和古代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仑 《化石》1992,(4):4-5
在地球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离人类最近的第四纪时期,是地球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最新、最壮丽的一幕。我们的先人,在极端艰难、漫长的历程中,通过劳动,经过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发展阶段,演变为现在地球的主宰者。通过第四纪地层沉积中孢粉分析的大量资料,可以研究和探讨这一时期的植被演替、气候变迁、冰川  相似文献   
38.
对新型人白细胞介素-2(IL-2-ser-125)进行了精制和纯度指标的鉴定。蛋白质N端序列分析表明产品中l/3部分N端缺失Met,这种微观不均一性在等电聚焦和毛细管电泳中有所反映。此外,对新型人IL-2的含点突变残基的多肽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确由Cys-125突变成ser。  相似文献   
39.
灭幼脲Ⅲ号在好气水环境中的降解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新农药灭幼脲Ⅲ号在好气水环境中的降解与代谢。在避光条件下,观察了灭菌组与实验组中灭幼脲Ⅲ号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消长过程,比较了它的化学水解与微生物降解的差异。在室内模拟好气系统中,研究了母体化合物在水体中的残留动态和生物降解半衰期,及其初期主要代谢途径的转化产物,同时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扫描,以及特征有机质谱图,对灭幼脲Ⅲ号的两种主要代谢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在室内好气环境中较易水解,而且水中微生物的存在能加速它的降解,母体化合物在水体中初期代谢主要途径为分子中的苯甲酰碳与脲氮键首先开裂,生成邻氯苯甲酸(CBA)和对氯苯基脲素(CPU)。  相似文献   
40.
用图像分析与多元统计研究伴刀豆蛋白A(ConA)与活巨噬细胞膜受体结合时膜变形性随作用时间和ConA浓度的定量变化。结果表明膜面积增大,增大速率与ConA速度呈正相关。ConA浓度加大,膜园形系数减小,变形性增加,此等变化反应了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