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人类GABARAPL2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人类GABAA受体相关蛋白相似蛋白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根据该基因cDNA的3′非翻译区序列设计一对RH定位引物,以人/鼠体细胞腹辐杂种板Genebridge4(GB4)panel和G3panel试剂盒中的杂种细胞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PCR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别插入Sanger和Stanford网站的RH定位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R法在一些杂种细胞株中扩增出特异的目的片段,并经测序验证了其准确性。凝胶电泳结果在Sanger网站统计分析表明该基因与16号染色体上的AFM340ye5,AFM292xh5,AFM320wf1,AFMa066xd5,AFM249xc5位标紧密连锁;在Stanford网站统计分析表明该基因片与16号染色体上的SHGC-1457,SHGC-53415,SHGC-6782,SHGC-2228,SHGC-14629位标紧密连锁,LOD值均大于3。整合分析该染色体区带的物理图、遗传图及细胞图谱后,最终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6q22.3区带的D16s3016和D16s515位标之间。结论放射杂交定位法是一种新颖便捷的基因定位的方法,通过此法成功地进行了人类GABAA受体相关蛋白相似蛋白2基因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2.
新疆四个民族八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调查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族8对遗传性状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8对遗传性状在上述4个民族中的基因频率, 并进行了4个民族之间基因频率的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塔吉克与其他3个民族之间基因频率的差异显著,而哈族与柯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Abstract:Aco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eight pairs of genetic traits among four minorities in Xinjiang (Uygur,Kazak,Kirgiz and Tajik),the gene frequencies of these traits were respectively calculated and compar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gene frequencies between Tajik and other three populations significant,while it is insignificant between kazak and Kirgiz.  相似文献   
123.
利用中国春-Cheyenne二体代换系及中国春缺体-四体、Ta1中国舂、兰州黑麦等,对中国春可交配性基因的定位及与Ta1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中国春染色体2B、6D及7A上,第一次发现了可交配性基因kr存在,同时证明了Ta1基因与kr基因不存在相互干挠。在北京条件下利于kr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4.
通过组织培养从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与八倍体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mack)杂种F0幼胚再生植株后代中获得2个代换系930498、930483和1个附加系930029。以黑麦(SecalecerealeL.)基因组DNA为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证实了黑麦染色体的存在。在有丝分裂中期,经FISH处理的黑麦染色体为黄绿色,明显区别于红色的小麦染色体。染色体配对、C分带、麦谷蛋白电泳分析,证明两个代换系为1D/1R代换,附加的也是黑麦1R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5.
QTL形态标记定位的一种数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家蚕中位于Z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的双形态标记和假定与其有连锁关系的一个具有一对主基因差异的数量性状在测交世代中,所作的理论分布,本文建立了QTL形态标记定位的数学方法,即频数分布面积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一对主基因在测交世代中的同分离比例及其与形态标记是否有连锁关系的X2统计量.这种定位方法亦适应于非伴性遗传方式的QTL形态标记定位.与单标记定位的极大似然方法相比,我们的方法所作的双标记定位能显示QTL与形态标记发生重组的交叉干步作用,并且定位结果不受作用于数量性状的环境效应所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常规染色体观察表明 :原初的小冰麦异附加系TAI 2 7为 2n =44,其中所有的染色体都是中部或近中着丝点染色体 .但后来发现有 2种植株形态不同的后代均有 1对染色体变成小染色体 .经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 tion ,FISH)检测发现 ,一种变异类型的 1对小染色体是来自冰草 ,另一种变异类型除变异的 1对小染色体来自冰草 ,还有 1对冰草染色体代换了小麦染色体形成异附加代换系 .TAI -2 7及其变异类型均表现高抗大麦黄矮病 (barleyyellowdwarfvirus ,BYDV) .对这种变异发生的原因及变异类型的用途做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127.
崔英霞CUI  Ying-Xia 《遗传》1995,17(5):19-19
先证者,女,33岁,1993年11月14日因外伤难免流产后3年不孕就诊。先证者21岁结婚,婚后2年妊娠,无先兆流产,足月顺产一女婴,分娩过程正常,婴儿无窒息。28岁第二次妊娠,约40天不慎从山上摔下流产,行清宫术。近3年出现继发闭经,用乙芪酚、黄体酮...  相似文献   
128.
FISH技术是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定位技术.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期染色体的FISH可以进行SCP,Cosmid和YAC的染色体定位,嵌合克隆的鉴别;通过间期核的FISH可以在50kb的分辨率下进行基因作图;最新的研究进展已可以进行伸展的染色质丝(chromatin fibre)的FISH,直接测量基因的长度,从而达到高精度基因作图的目的.总之,随着FISH技术本身的发展,它将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籽粒大小与株型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其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对培育高产水稻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从以短舌野生稻为供体、华粳籼74 (HJX74)为受体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SSSLs)中鉴定到一个新的调控籽粒大小与株型的QTL位点qGL3.4。与对照HJX74相比,近等基因系NIL-qGL3.4的粒长、粒宽、千粒重、穗长、穗粒数、一次枝梗数、单株产量与株高显著增加,而NIL-qGL3.4的分蘖数和二级枝梗数与HJX74对应值无显著差异。通过图位克隆,将qGL3.4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239.18 kb区间内。细胞学分析表明,NIL-qGL3.4通过调节颖壳细胞的生长进而调控籽粒的大小。分子机理研究表明,qGL3.4可能通过调控籽粒大小相关基因EXPANSINs、GS3、GL3.1、PGL1、GL7、OsSPL13和GS5的表达进而调控籽粒大小。本研究可能为高产与理想株型的水稻培育提供新的靶标位点。  相似文献   
130.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染色体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1D和5D代换系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变化在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而4A、4B、2D和6D代换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始终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国春。表明,Synthetic 6x的5D和1D染色体上可能有干旱胁迫下促进脯氨酸积累的基因存在,Synthetic 6x的4A、4B、2D和6D染色体上可能有干旱胁迫下抑制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基因存在,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的积累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