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8篇
  免费   1723篇
  国内免费   4309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553篇
  2019年   582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481篇
  2016年   509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1182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1038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938篇
  2009年   1127篇
  2008年   1314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927篇
  2004年   924篇
  2003年   772篇
  2002年   816篇
  2001年   806篇
  2000年   656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486篇
  1997年   434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457篇
  1994年   419篇
  1993年   332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128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71.
组蛋白磷酸化是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诸多方式中的一种,属于表观遗传学的范畴,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分裂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组蛋白磷酸化在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中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就组蛋白磷酸化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及其上游信号通路、下游转录调控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72.
目的:RhoGDI2是RhoGTP酶的解离抑制因子,在白血病细胞内表达量很高。构建Rho GDI2短发夹RNA(sh RNA)的慢病毒载体,并鉴定该慢病毒在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内的抑制效率。方法:针对人rho GDI2基因序列合成sh RNA序列,通过限制性内切酶Bam HⅠ和XhoⅠ、T4DNA连接酶,将该sh RNA序列插入慢病毒载体p EN_h H1c,测序正确后通过LR重组酶与p DSL_hp UGIP重组,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法将质粒与ps PAX2、p MD2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并侵染Jurkat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侵染效率、West-ern印迹鉴定Rho GDI2 sh RNA在Jurkat细胞内的表达。结果:构建的Rho GDI2 sh RNA慢病毒成功侵染Jurkat细胞并抑制Rho GDI2的表达。结论:构建并鉴定了RhoGDI2 shRNA的慢病毒表达质粒,为研究RhoGDI2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索利用DAPI染色法在流式细胞检测过程中去除死细胞,消除死细胞对流式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原位肝癌小鼠模型,流式检测其中死细胞对脾脏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结果的影响,并以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为对照,探索不同DAPI浓度、不同染色时间对死细胞比例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中去除死细胞影响时DAPI染色浓度低于1 g/m L时,其染色结果影响不大,浓度大于1 g/m L,死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当DAPI使用浓度为0.2 g/m L时,在30钟内死细胞染色结果与PI相比差别无统计学差异,当染色时间大于30 min时,死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结论:DAPI染色法应用于流式细胞术中去除死细胞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且简单易行,推荐使用方法为0.2 g/m L,染色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974.
唐楠  李苗苗  唐道城 《植物研究》2019,39(2):161-168
采用胶带粘取叶表皮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不同海拔高度下全缘叶绿绒蒿叶片的表皮毛、气孔及表皮细胞结构特征,探讨全缘叶绿绒蒿叶表皮特征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全缘叶绿绒蒿叶片上、下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逐渐增加;气孔器及表皮细胞的长度、宽度和面积逐渐减小;表皮细胞的形态随着海拔升高由无规则形向多边形变化,垂周壁由波状向弓形或平直变化。全缘叶绿绒蒿叶表皮结构在不同海拔高度下表现出的差异,可能是植物长期在高原生态环境下的综合反应,以结构上的变化来适应对高海拔地区的环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高海拔地区植物的适应性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75.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胸主动脉血管直径和管壁厚度以及平滑肌细胞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ctin)的表达,探讨胸主动脉在发育、成熟和老化过程中血管管壁结构和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将24只昆明小鼠按年龄分成4组:3天组、3个月组、6个月组和16个月组。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术分别观察胸主动脉血管管壁结构以及Vimentin和α-SM-actin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胸主动脉血管直径和管壁厚度增加,以16个月小鼠胸主动脉的直径最大和管壁最厚,但细胞密度减少。3天小鼠胸主动脉的Vimentin表达较高,6个月表达下降,16个月重新上调;而α-SM-actin在3天小鼠的胸主动脉表达较低,6个月表达增加,16个月表达出现下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胸主动脉的直径和管壁的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细胞的密度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平滑肌细胞的表型从幼龄时的合成表型转变为收缩表型,老龄时又转变为合成表型。  相似文献   
97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组织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肾组织中KIM-1表达,采用半定量评分系统进行肾脏病理损害评分,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炎组织与肾旁组织的KIM-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28±1.38)和(2.74±1.30),肾炎组织中KIM-1的表达显著高于肾旁组织(P=0.000);肾炎组织的毛细血管外肾小球活动、系膜增殖、内皮增殖、肾间质炎症、肾小球慢性化、肾小管间质慢性化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肾旁组织(P0.05);肾组织KIM-1表达量与肾小球慢性化指数、肾间质炎症指数、肾小管间质慢性化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织中KIM-1呈高表达,可能作为评估肾脏病理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炎性因子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收治的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d后的炎症因子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6d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47%(P0.05)。研究组患儿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6d后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γ(INF-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速康复进程,能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8.
目的:分析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150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早期妊娠。将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14 d作为对照组(n=75),14d作为异常组(n=75)。比较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中孕激素和h CG含量,分析两组患者孕激素和h CG含量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月经周期、孕次、受孕天数、体重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组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孕激素和h C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孕激素含量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0.05)。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hCG含量逐渐降低(P0.05);异常组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血清h CG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药物流产后18 d、22 d血清hCG含量低于药物流产后10 d、14 d,且药物流产后22 d低于药物流产后18 d(P0.05)。对全部样本的全部时点数据合并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孕激素和h CG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妇女血清的孕激素、hCG含量较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药物流产后10 d、14 d监测血清HCG值无明显下降提示有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能,联合监测孕激素、hCG含量有利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预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探讨mi R-155对人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中获得重组慢病毒,然后感染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得到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同时设置空载体和空白细胞组对照。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载体的标签蛋白GFP的表达,分别提取三组细胞总RNA,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mi R-155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FADD、Caspase-3、Bcl-2及Bax的表达,JC-1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经慢病毒感染的过表达细胞系和空载体细胞系均出现绿色荧光,而空白细胞组未见绿色荧光;RT-qPCR结果显示构建的稳定过表达细胞系(GV369-miR-155-NP)中mi R-155的表达水平较高,且与空载体细胞系及空白细胞对照组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载体组(GV369-NP)及空白细胞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GV369-miR-155-NP)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FADD、Caspase-3、Bax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而Bcl-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mi R-155可能通过靶向结合Caspase-3和FADD阻止FasL-Fas途径或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人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80.
MicroRNAs是一类数目庞大,而且可以广泛参与到生命活动各个进程的非编码RNA分子,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microRNAs与病毒的相互作用。流感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宿主microRNAs表达谱的明显变化,流感病毒能通过调控某些microRNAs的表达来实现免疫逃逸等增强其感染能力;同时,宿主也可以通过某些microRNAs的变化启动相应的抗流感病毒反应。本文主要针对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宿主-病毒二者在microRNA水平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了解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