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7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长期以来赭石利用行为被视为人类行为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受到国内外考古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回溯和梳理了全球背景下赭石利用的起源、发展及其与人类演化史的关系。在现代人广泛分布于全球之后,赭石利用行为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地出现在各地,然而现有考古证据表明该行为并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突变性的发明。赭石利用不能被单纯地定义为现代人行为,而应是有着长久演化积累的现代性行为之一。在长期传播与演化过程中,赭石的功能从意识形态、艺术表达等逐渐扩展到作为矿物成分被用于实际生产生活。赭石的利用历史可追溯到中更新世中期,但其广泛分布仍与晚更新世以来现代人的广泛扩散直接相关,对于理解现代人的意识形态、社会组织方式以及艺术表达、精神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目前所发表的相关考古学证据相对较少,以下马碑遗址为代表的材料,也恰处于现代人在全球广泛扩散的窗口期,并伴有进步的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证据,成为认识东亚现代人行为的关键性考古证据。  相似文献   
72.
姜玉峰  李晶  信瑞瑞  李艺 《植物生态学报》2022,46(10):1268-1279
随着沿海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实现红树林周边典型人类活动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意义重大。该研究基于Landsat多时相遥感数据和GoogleEarth Engine平台,通过面向对象的机器学习方法,融入水体季节波动信息作为分类特征,获取了1990、2000、2010和2020年4个不同时期中国沿海红树林分布省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台湾、广西及海南) 30 m分辨率的养殖池塘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并进一步解析养殖池塘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4个时间节点的沿海养殖池塘面积总量分别为2 963、5 200、5 377及4 805 km2,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于2010–2020年间达到峰值。沿海养殖池塘面积变化趋势和达峰时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其主要原因是红树林保护政策、养殖池塘规范管理和阶段性经济目标的区域差异化。(2)我国沿海养殖池塘集中分布在21°–24°N区域(广东和广西),与红树林沿纬度的分布格局呈错峰分布。其中,红树林与沿海养殖池塘集中分布区(21°–...  相似文献   
73.
Identifying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proteins is particularly helpful in the functional annotation of gene products. In this study, we use Machine Learning and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EDA) techniques to examine and characteriz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human proteins localized in nine cellular compartments. A dataset of 3,749 protein sequences representing human proteins was extracted from the SWISS-PROT database. Feature vectors were created to capture specific amino acid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Relative to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 Multi-layer Perceptron, and a Naive Bayes classifier, the C4.5 Decision Tree algorithm was the most consistent performer across all nine compartments in reliably predicting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proteins based on their amino acid sequences (average Precision=0.88; average Sensitivity=0.86). Furthermore, EDA graphics characterized essential features of proteins in each compartment. As examples, proteins localized to the plasma membrane had higher proportions of hydrophobic amino acids; cytoplasmic proteins had higher proportions of neutral amino acids; and mitochondrial proteins had higher proportions of neutral amino acids and lower proportions of polar amino acids. These data showed that the C4.5 classifier and EDA tools can be effective for characterizing and predicting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human proteins based on their amino acid sequences.  相似文献   
74.
何嘉宁  李楠  张弛 《人类学学报》2022,41(4):686-697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出土的仰韶早期与中晚期人骨体质状况的对比分析表明,八里岗仰韶文化在其延续千年的时间内,居民体质状况从早期到中晚期出现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女性身高的减少、男女性下肢功能活跃度的降低以及四肢长骨纤细化的倾向。古病理指征则展现出龋病发生的显著增加、头骨钝伤的减少以及女性胫骨骨膜反应增多等表现。这些体质状况的变迁,与八里岗仰韶文化发展过程中日趋定居的生活方式、农业经济渐趋成熟以及食物加工技术的进步有关。与此同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八里岗仰韶居民的体质特征改变与这一阶段仰韶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对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ART)效果的预测作用,以期为HIV阳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获益评估提供辅助手段。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95例HIV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收集患者资料,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实施c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将患者划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回归分析检验HIV阳性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cART疗效的关系,并分析肠道菌群特征对cART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 95例HIV阳性患者中共有69例cART治疗有效,26例治疗无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 RNA载量、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及肠道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与HIV阳性患者治疗效果有关(OR=18.964、42 376.484、4.183、8.585、14.358、15.134、9.297、10.223,均P<0.001)。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HIV阳性患者肠道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用于预测cART治疗无效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  相似文献   
76.
徐建  姚堃 《微生物与感染》2006,1(4):247-249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临床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药物主要是针对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能显著降低HIV感染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然而不良反应较大,价格昂贵,而且耐药的问题日益突出.近来一类新型抗HIV药物相继问世,其中T-20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正式在临床使用,此外几十种同类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77.
层级复杂的三维染色质结构对于细胞命运决定和功能维持所需的多种DNA相关生物学过程的时空调控至关重要,如DNA复制、转录、重组和损伤修复等.三维染色质结构失调导致基因表达异常,被认为是肿瘤或神经发育障碍等多种疾病的主要诱因.本文重点阐述组蛋白及其变体、甲基CpG结合蛋白2在三维染色质高级结构及动态性调节中的作用,总结疾病相关突变对基因功能的影响,探讨肿瘤或神经发育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染色质层面的病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78.
全球变化引起的生物入侵已经严重地威胁了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生物入侵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管理外来入侵物种,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地讨论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外来入侵昆虫和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最近出版的外来入侵生物相关资料,首先描述了3个外来入侵类群在我国的省级分布格局.然后利用单因素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探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这些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外来入侵类群丰富度在我国各省份的分布呈现相似的格局,即东南偏多,西北偏少;相较于入侵植物和入侵昆虫,入侵微生物在东北和华北的丰富度也较高. 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3个分类群丰富度最大的人类活动指标,且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自然因子中,年均温和年降水对入侵植物丰富度和入侵昆虫丰富度解释率也较高,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对入侵微生物丰富度影响不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控制自然因子的影响后, 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依然是对3个分类群丰富度影响最大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尽...  相似文献   
79.
舒华 《化石》2006,(3):19-19
直立人(Homo erectus)是一种脑容量很大的原始人类,它被认为是第一个走出非洲的人种,并且是古猿祖先和现代智人(H.sapiens)之间的众多过渡类型之一。但是,一项对黑猩猩牙齿生长的研究表明,直立人的生长模式可能更接近于黑猩猩,而不是人类。  相似文献   
80.
李海军 《化石》2006,(3):35-38
一、伟大的母爱 “小军,吃饭了……” “小军,感冒,别忘喝一碗姜汤……” “小军,别忘拿做好的毛衣……”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