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87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速生优良树种——广西顶果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福惠  莫新礼   《广西植物》1981,(1):31-33
<正> 广西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wight var.guangxiensis X.L.Mo etY.wei)又名格郎央(瑶语)、咪央(壮语),是不久前在广西新发现的苏木科顶果木属的一个热带性的速生优良树种。它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的优点,适宜在我国南部南亚热带以南地区,特别是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发展。我们对其形态特点,生态特性、木材构造以及育苗造林等方面作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2.
罗汉果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和利用意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良才  张碧玉  覃良  李峰   《广西植物》1981,(3):29-33
<正> 罗汉果是我国广西特有珍贵的果品。广西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广西的永福县、临桂县为世界罗汉果栽培起源中心,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引种栽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系、品种和类型。进行罗汉果的源资调查研究是开发利用罗汉果资源、选育新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罗汉果原产地永福和临桂两县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原有长潍果、拉江果、冬瓜汉和青皮果四个品种在果型、果色、果毛上形成了有明显差别而分布较广并相对稳定的品种群外,还发现了一些具有某种特性和特殊经济性状的栽培优良品种和野生类型。本文介绍罗汉果主要栽培品种、部分优良单株和野生类型的形态特征,简单的生物学特性,经济特性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63.
宁夏分布有大面积的流动沙地和盐碱地,因此,引进适生的植物对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有重大意义。本文报道沙拐枣属(Calligonum L.)和柽柳属(Tamarix L.)的引选及抗逆性造林技术方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茶尺蠖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道饲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的5种人工饲料及其饲养方法.5种人工饲料均可用于大规模饲养一代幼虫.其中62号配方可用于续代饲养,在实验室内饲养5代的结果表明。效果良好.在饲料成分的加工.配制及饲养方法等方面.较前人有相当大的改进,因而叶因子用量减少,幼虫历期缩短.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历期为13-20天。基本接近以茶叶饲养的对照(11—18天).实验结果还表明饲料含水量.饲养方法.饲养密度和添加饲料的次数不同,对茶尺蠖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初龄幼虫用平面培养基倒置饲养和高龄幼虫用片状饲料正置饲养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5.
1987年9月至1989年8月,笔者对来自云南瑞丽的2只雄性马来熊成体和7只幼体(3♂,4♀♀)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了观察研究,本文报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饲料配方、幼熊感觉器官的发育、齿式的形成、外部形态的变化、体重的生长方法及行为。  相似文献   
66.
试论“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概要、建设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从理论上较深入地探讨了林业观念更新的意义及其基础。从而,提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学术概念,以及它同建立区域性人工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并结合“三北”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示范区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丘陵山地条件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技术内涵、组成及其生态经济特点。最后,作者提出了由“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践对我国如何建设好其它防护林工程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7.
 柽柳(Tamarix spp.)在荒漠的非河岸区自然侵移现象已被发现。生长季偶发大雨引起暂时性积水,在土层结构和种源的适当配合下,有可能引起柽柳的自然发生过程。这种机遇较少出现。故实生苗群数量较少,年龄结构亦非连续性。但植丛寿命长,在漫长生活周期中,这种机遇终将出现,如无人为因素干扰,这类植丛将能持续地补充幼体而实现更新。  相似文献   
68.
<正>反义RNA是一类与特异mRNA互补的RNA分子,它通过对mRNA的控制,调节基因的表达或功能。在从质粒、细菌到真核细胞的很多生物系统都受反义RNA的调控。近年来,反义RNA的调控作用已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不仅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对设计有效的人工反义RNA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研究基因功能、治疗恶性增生、控制感染等重要领域提供了一种很有希望的手段。  相似文献   
69.
采用静水压休克保留第二极体的方法,在鲤(♀)×鲢(?)、鲫(♀)×鲢(?)、白鲫(♀)×鲢(?)和鲢(♀)×鲤(?)、鲢(♀)×鲫(?)、鲢(♀)×白鲫(?)6个正反交组合中都诱导出了异源三倍体,但只有正交鲤(♀)×鲢(?)、鲫(♀)×鲢(?)和白鲫(♀)×鲢(?)3个处理组中整倍性的异源三倍体胚胎才有可能正常发育,孵化出苗;而反交鲢(♀)×鲤(?)、鲢(♀)×鲫(?)和鲢(♀)×白鲫(?)3个处理组中的异源三倍体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发生染色体排除和丢失,形成非整倍体而死亡,只有少数雌核发育二倍体鲢才能孵化出苗。结果表明,鱼类人工异源三倍体胚胎的发育命运与杂交物种间的基因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70.
我国淡水养殖鱼类遗传育种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淡水养鱼历史悠久的国家。建国三十年来,在淡水鱼类养殖上无论是基础理论或是应用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家鱼人工繁殖研究成功,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鱼苗的供应问题,同时为发展鱼类生殖生理学这门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淡水渔业和与此相关的学科都受到严重的损害和摧残。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