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153篇 |
免费 | 1720篇 |
国内免费 | 10856篇 |
专业分类
397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2篇 |
2023年 | 744篇 |
2022年 | 975篇 |
2021年 | 1108篇 |
2020年 | 994篇 |
2019年 | 865篇 |
2018年 | 642篇 |
2017年 | 817篇 |
2016年 | 834篇 |
2015年 | 967篇 |
2014年 | 1656篇 |
2013年 | 1227篇 |
2012年 | 1566篇 |
2011年 | 1801篇 |
2010年 | 1763篇 |
2009年 | 1950篇 |
2008年 | 2280篇 |
2007年 | 1763篇 |
2006年 | 1667篇 |
2005年 | 1663篇 |
2004年 | 1775篇 |
2003年 | 1562篇 |
2002年 | 1497篇 |
2001年 | 1371篇 |
2000年 | 1049篇 |
1999年 | 954篇 |
1998年 | 768篇 |
1997年 | 716篇 |
1996年 | 723篇 |
1995年 | 616篇 |
1994年 | 614篇 |
1993年 | 487篇 |
1992年 | 423篇 |
1991年 | 392篇 |
1990年 | 304篇 |
1989年 | 333篇 |
1988年 | 109篇 |
1987年 | 86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153篇 |
1984年 | 54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43篇 |
1975年 | 1篇 |
1963年 | 4篇 |
1955年 | 1篇 |
1950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九种蟋蟀mtDNA-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进化(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蟋蟀科5属9个种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被测定或从Gen Bank获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49bp的序列中A、T、C和G碱基含量分别为31.8%、36.9%、9.9%和21.4%,A T平均含量为68.7%。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属9种蟋蟀聚成3个聚类簇,斗蟋属先与灶蟋属汇合,再与棺头蟋属构成聚类簇Ⅰ;油葫芦属黑脸油葫芦和北京油葫芦与蟋蟀属的家蟋相聚构成聚类簇Ⅱ;蟋蟀属的田蟋单独构成聚类簇Ⅲ。 相似文献
102.
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检测质粒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毒性质粒pX01和pX02上的2个毒力相关基因cya和capA的序列特点,以pIJ2925为出发载体,采用一步重叠延伸PCR技术(One-step Overlap Extension PCR,简称OOE-PCR)构建了包含cya基因和capA基因保守区DNA片段的炭疽检测质粒pBIB2006。采用复合PCR对模拟炭疽危险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BIB2006可以为炭疽芽胞杆菌的检测提供准确、安全和方便的阳性参照品,从而为检测炭疽芽胞杆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灭活疫苗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通过对乳酸链球菌亚种N8的Nisinz结构基因下游基因区的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和ORF的检测,揭示出一个属于细菌性双成份调节子系统的基因,nisK,其起始区略与nisR末端重叠,并发现NisR和nisK同被转录一个多顺反子mRNA。在nisK编码区后,有一个ρ非依赖性终止子。 相似文献
104.
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可以利用乙酸为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 乙酸代谢中涉及乙酸活化的两个酶为磷酸转乙酰酶PTA和乙酸激酶AK, 它们是由pta-ack操纵子经诱导表达产生的. 采用转座子挽救法, 我们从调控突变株C. glutamicum G25中获得了amrG1和amrG2两个目标基因. 经分析鉴定, amrG1基因(NCBI GenBank 接受号为AF532964)可能参与乙酸代谢调控, 编码作用于pta-ack操纵子的一个调控因子. 该调控因子基因序列全长732 bp, 开放阅读框含有243个氨基酸, 分子量约为27 kD. 通过基因定点缺失和过量表达技术, 在谷氨酸棒杆菌野生型菌株中分别构建了amrG1基因缺失菌株和表达菌株, 并研究了它们在含有葡萄糖和/或乙酸不同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时产生的PTA和AK酶活性特征. 酶活性测定结果发现其中的amrG1基因缺失菌株和表达菌株存在着与野生型菌株不同的一系列酶学特征, 分析显示: 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 amrG1基因缺失菌株在含有葡萄糖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时表现出较高的PTA和AK酶活性, 并且在葡萄糖和乙酸两种碳源上生长时表现出与乙酸碳源上生长时几乎同样的PTA和AK酶活性; amrG1基因过量表达对葡萄糖碳源上生长产生的PTA和AK酶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即表现出与基因缺失情况相反的调控效应.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 amrG1可能编码了作用于pta-ack操纵子的一个阻遏因子或共阻遏因子. 相似文献
105.
在单基因遗传病专题的教学中探索了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提取关键词、列表比较、创新思考、总结提升、运用规律、感受遗传病等方式,达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