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10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云南油杉林、云南油杉-滇青冈混交林和滇青冈林内木本植物幼苗的种类组成、数量及更新方式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共144个25m2的样方中,共记录到木本植物幼苗32科45属共49种。随着演替的进行,幼苗总密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于演替中期的云南油杉-滇青冈混交林内幼苗最丰富,平均密度达80株.25m-2。在不同演替阶段各植被类型中,实生和萌生两种更新方式同时存在,单一的更新方式可能使群落的更新面临较大的风险。幼苗发生了顶死或梢枯后,从其根颈处生出多个萌枝形成多干基株的更新方式结合了实生和萌生更新各自的优点,是幼苗在与环境长期作用过程中进化出的一种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2.
运用方差与平均密度的比值、以Lloyd的平均拥挤度为指标、Morisita的两个个体落入同一样方的概率与随机分布的比值等多种格局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位于湖北宜昌大老岭的桦、栎、栗林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格局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各个时期,无主化是先锋种还是顶级种,都是以群集分布主侵样地,然后向均匀分布格局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3.
人mtDNA比核DNA更易受到自由基的氧化损伤,这些损伤可以被线粒体内的DNA修复机制所修复,损伤与修复是决定突变是否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确定氧化损伤与损伤后修复对mtDNA突变的具体影响,采用四氧嘧啶处理LO2细胞,这种试剂进入细胞后,经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自由基与线粒体自身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类似,然后观察自由基对细胞mtDNA的氧化损伤与损伤后DNA修复的动力学变化.由于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为修复机制所必需,采用MTT细胞活力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四氧嘧啶处理下线粒体酶活力,发现9 mmol/L四氧嘧啶培养细胞1h后,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在撤去药物后0,2,8和24 h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提取各组细胞的mtDNA,用EndoⅢ和Fgp两种酶切除受氧化损伤的核苷酸,然后用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大小不等的mtDNA,进行DNA印迹实验,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系统显色,检测完整与断裂的mtDNA量,利用Poisson公式(s=-lnP0/P,P0为未断裂链光密度值,P为所有链光密度值总和)计算一个mtDNA分子的平均损伤频率,结果显示,9 mmol/L四氧嘧啶处理细胞1 h,链平均损伤频率由对照的0.11个/分子增加至5.60个/分子,明显增加了mtDNA上核苷酸的氧化损伤,除去药物后8 h,绝大部分损伤可被修复,损伤频率减至0.40个/分子,除去药物后24h核苷酸的氧化损伤恢复至正常水平.采用接头介导PCR(LM-PCR)检测MTTL1基因区域内单个核苷酸的损伤与修复动力学.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各组mtDNA上MTTL1基因75 bp区域内单个核苷酸损伤的部位及频率.结果显示,人MTTL1基因存在20个易受氧化损伤的核苷酸热点,经与相应区域内文献报道的16个突变热点比较,有12个热点部位重合,而修复未显示热点部位或区域.结果提示,自由基对核苷酸的选择性氧化损伤是决定mtDNA点突变发生及发生部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来源于Aspergillus candidus的乳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一株产乳糖酶的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中克隆到了乳糖酶基因组DNA及cDNA序列(EMBL AC-CESSION No.AJ431643),序列分析表明,乳糖酶基因组DNA序列长3458bp,其中含有8个内含子,cDNA编码区长3015bp,共编码1005个氨基酸,前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氨基酸序列中共含有1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将此基因在不同来源的乳糖酶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该基因与绝大多数乳糖酶基因同源性较低。虽与米曲霉ATCC20423的乳糖酶序列同源性较高,但其在酶学性质上更优于后者,亮白曲霉的乳糖酶基因可能是一个具有更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45.
本文根据遗传互补原理,利用肠杆菌亮氨-tRNA合成酶基因的温度敏感突变株KL231,从大肠杆菌基因文库-克隆中筛选出带完整LeuS基因的DNA片段。该片段长长度为3.2kb。对此片段做了14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和部分DNA序列鉴定,并与文献报道的LeuS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各有一对碱基发生了转换,另外在3'端非编码区有一对碱基缺失。编码区的碱基对转换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  相似文献   
46.
为探索贵州省宽阔水保护区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种群的更新维持机制,采用样方法研究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对亮叶水青冈种群数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金佛山方竹密度降低了亮叶水青冈种群数量,亮叶水青冈株数随径级和高度级增加都呈现递减趋势;金佛山方竹密度增加有利于亮叶水青冈小径级向中径级个体的转化,而方竹密度减少则有利于中径级向大径级个体的转化;金佛山方竹密度增大降低了亮叶水青冈种群平均胸径,但增加了平均高度。这表明金佛山方竹能够影响亮叶水青冈个体数量和形态建成,亮叶水青冈通过降低胸径和增加高度来适应竹丛环境。  相似文献   
47.
人mtDNA比核DNA更易受到自由基的氧化损伤,这些损伤可以被线粒体内的DNA修复机制所修复,损伤与修复是决定突变是否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确定氧化损伤与损伤后修复对mtDNA突变的具体影响,采用四氧嘧啶处理LO2细胞,这种试剂进入细胞后,经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自由基与线粒体自身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类似,然后观察自由基对细胞mtDNA的氧化损伤与损伤后DNA修复的动力学变化.由于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为修复机制所必需,采用MTT细胞活力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四氧嘧啶处理下线粒体酶活力,发现9 mmol/L四氧嘧啶培养细胞1h后,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在撤去药物后0,2,8和24 h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提取各组细胞的mtDNA,用EndoⅢ和Fgp两种酶切除受氧化损伤的核苷酸,然后用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大小不等的mtDNA,进行DNA印迹实验,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系统显色,检测完整与断裂的mtDNA量,利用Poisson公式(s=-lnP0/P,P0为未断裂链光密度值,P为所有链光密度值总和)计算一个mtDNA分子的平均损伤频率,结果显示,9 mmol/L四氧嘧啶处理细胞1 h,链平均损伤频率由对照的0.11个/分子增加至5.60个/分子,明显增加了mtDNA上核苷酸的氧化损伤,除去药物后8 h,绝大部分损伤可被修复,损伤频率减至0.40个/分子,除去药物后24 h核苷酸的氧化损伤恢复至正常水平.采用接头介导PCR(LM-PCR)检测MTTL1基因区域内单个核苷酸的损伤与修复动力学.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各组mtDNA上MTTL1基因75 bp区域内单个核苷酸损伤的部位及频率.结果显示,人MTTL1基因存在20个易受氧化损伤的核苷酸热点,经与相应区域内文献报道的16个突变热点比较,有12个热点部位重合,而修复未显示热点部位或区域.结果提示,自由基对核苷酸的选择性氧化损伤是决定mtDNA点突变发生及发生部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贵州省青冈林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潜在分布特征,基于现状分布数据,结合当前气候数据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RCP8.5情景,2070-2099年)构建Maxent潜在分布模型,预测贵州省青冈林的潜在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最冷季均温(bio11)、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和年均降水量(bio12)为控制贵州省青冈林潜在生境的主导气候因子;RCP8.5情景下贵州省青冈林的潜在分布面积相较当前气候条件增加,中度适宜生境增加19 419 km2,高度适宜生境增加9 944 km2;中度适宜生境平均海拔较当前气候条件上升126 m,高度适宜生境平均上升85 m。总的来说,贵州省青冈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49.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Fagus)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常规野外种群调查方法调查了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中水青冈属(Fagus)林木资源贮量。结果表明保护区有水青冈属分布的林分面积达7 064.8 hm2,占保护区有林地面积40%多;水青冈属活立木总蓄积814 600 m3,是国内目前水青冈属植物保存面积最大的地区。保护区中现有水青冈(F.longipetiolata),亮叶水青冈(F.lucida),台湾水青冈(F.hayatae),米心水青冈(F.engleriana)4个种,而在这4种水青冈属植物中,又以台湾水青冈的发现最为重要,有台湾水青冈分布的林分面积达5 923.3 hm2,以台湾水青冈为优势的林分面积2 511 hm2,台湾水青冈活立木蓄积317 000 m3。  相似文献   
50.
菊科紫菀属横斜系(Asterseries Hersileoides Ling)特产于中国,含横斜紫菀(Aster hersileoides Schneid.)和亮叶紫菀(A.nitidus Chang)2个狭域分布种。细胞学研究表明,横斜紫菀和亮叶紫菀均为二倍体,染色体较小,长度在1.64~2.8μm之间,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属1A类型。横斜紫菀和亮叶紫菀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