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21.
【目的】克隆产碱假单胞菌的脂肪酶基因,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通过基因文库构建和PCR,获得脂肪酶基因,并以pET30a(+)为表达载体、E.coli BL21(DE3)为宿主菌,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表达产物经HisTrapTM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从产碱假单胞菌中克隆得到一个脂肪酶基因,大小为1 575 bp(GenBank登录号为JN674069)。该酶分子量为55 kD,最适底物为p-NPO,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5°C、pH 9.0。重组酶经1 mmol/L的Cu2+处理30 min可使酶活提高至156%。在最适反应条件下重组酶的比活力为275 U/mg,Km和Vmax分别为80μmol/L和290 mmol/(min.g protein)。【结论】产碱假单胞菌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不仅积累了脂肪酶基因的资源,并为其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2.
郑明清  郑元润  姜联合 《生态学报》2006,26(8):2474-2484
飞播固沙作为一项快速而有效的现代化治沙措施,已成为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手段。但此项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飞播后成苗率较低等。以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羊柴(Hedysarum laeve)、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与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7个沙埋深度和9个水分梯度,研究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对沙埋和单次供水的响应,阐明多大的单次降雨才能保证种子萌发与幼苗出土及出土幼苗的维持时间。结果表明,对于柠条和羊柴质量相对较大的种子而言.种子主要在供水量10.20mm,埋藏深度为0.5.2cm的条件下出苗,但在埋藏深度为5cm时这两个物种仍有少量种子能够出苗;而对于油蒿和籽蒿质量相对较小的种子而言,种子主要在供水量10.20mm,埋藏深度为0.5cm时出苗,当埋藏深度为1.5cm和2cm时不能顺利出苗。沙埋深度0.5cm条件下,4个物种具有最高的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在试验期内(30d),柠条、羊柴和油蒿出土幼苗分别在单次供水量为5、7.5mm和7.5mm时全部死亡,在单次供水量高于15mm时4个种的出土幼苗死亡率大多低于50%,且随供水量的增加出土幼苗死亡率降低。结合毛乌素沙地降雨特点与本次实验结果,0.5cm的沙埋及7.5mm以上的单次降雨是上述4种植物自然条件下出苗较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23.
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对蝗虫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直接观察结果显示,在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作用下,蝗虫中肠细胞线粒体病变严重,多数呈现膨胀,有嵴断裂等现象。氧电极技术分析发现病变后蝗虫胃、肠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减弱,ATP产生减少,能量代谢被抑制,但ATPase活力基本不受影响,即蝗虫体内能量需求仍可维持正常水平,由此导致蝗虫体内能量供应不足而死亡。  相似文献   
924.
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纱沙地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并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农牧交错区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的方法,由于沙丘分布广泛,与地带性植被和土壤的分布相迭加,增加了地表景观的破碎程度,使农牧交错区沙地的主要景观要素类型在结构上具有复合性,为了更好地描述沙地景观的复合性特征,作者提出景观基本结构组分的概念,首先确定景观基本结构组分,根据景观基本结构组分的不同组合确定景观要素类型;然后在野  相似文献   
925.
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内酰脲酶产生菌节杆菌K1108的产酶条件。该菌乙内酰脲酶为诱导酶,存在于细胞内,乙内酰脲水解酶和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是同时被诱导产生。最适诱导物为5苄基乙内酰脲,而5吲哚甲基乙内酰脲和5苯基乙内酰脲等不能诱导其酶的产生。筛选到一种安慰诱导物,诱导活性提高了2倍多。对产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最适条件下,K1108产酶能力可达108U/mL。  相似文献   
926.
长蠕孢菌产孢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番茄褐斑病原菌—长蠕孢菌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片琼胶培养基、Czapek培养基和PDA+番茄叶片能促进产孢子,V8汁、PSA和番茄汁培养基抑制产孢;碳源果糖明显促进产孢,甘露醇抑制产孢子;氮源氯化铵促进产孢,蛋白胨和硫酸铵抑制产孢;光照和紫外线照射对长蠕孢菌产孢有明显促进作用,特别是紫外线照射60~80min时产孢量达到最大;偏低温或偏高温以及微碱性环境能促进长蠕孢菌产孢,温度为15℃或30℃,pH8~9时最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927.
生物结皮影响下沙漠土壤表面凝结水的形成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静  张元明  周晓兵  张丙昌  魏美丽 《生态学报》2009,29(12):6600-6608
在水资源匮乏的沙漠生境,凝结水是植物、生物结皮、无脊椎和脊椎小动物的重要水分来源之一.采用微渗计法对比研究3种生物结皮类型(藻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和自然裸沙对地表凝结水量及凝结水蒸散过程的影响.微渗计的规格为内径6 cm,高3.5 cm的PVC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表的总凝结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 < 0.01),总凝结水量随生物结皮发育水平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依次为:裸沙 < 藻结皮 < 地衣结皮 < 苔藓结皮,即生物结皮的存在有利于沙漠地表凝结水的形成.不同类型地表凝结水量的日均值有所差异.对于同一地表类型,凝结水量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数倍.黎明时,苔藓结皮的凝结水量最大,而裸沙的凝结水量最小,地衣结皮和藻结皮居中.凝结现象自20:00~22:00,次日8:00~9:00结束.大多数日出后凝结现象仍继续发生.不同类型地表的凝结及蒸散过程经历2个阶段:日出前凝结水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日出后随温度的升高凝结水量快速减少,其中以苔藓结皮凝结水量下降最为迅速.凝结水量主要受温度、大气湿度、凝结面类型、气象条件和生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8.
植酸酶产生菌的抗性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遵锡  张克昌 《菌物系统》2000,19(1):139-141
  相似文献   
929.
以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 Thom)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一个新的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PcgstB,其开放阅读框长651bp,编码2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已知序列进行BLASTp比较显示,该蛋白具有保守的GST结构域,与烟曲霉GstB的序列一致性最高,达65%。将PcgstB与原核表达载体pTrc99A连接得到表达质粒pTrc-gstB,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后获得以可溶形式表达的重组PcGstB蛋白。以1-chloro-2,4-dinitrobenzene(CDNB)为底物检测,确认该蛋白具有GST活性。  相似文献   
930.
对阿拉善荒漠区不同生境出现的3种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群的生态格局、密度特征、形态格局和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沙冬青种群因生境异质性而形成了各自的生态格局。在流动和半固定风沙地上,种群呈均匀分布,在半固定及砾质沙地、冲积洪积坡地和古河床上,种群呈集群分布。2)单株生长状况因种群密度和区域环境特点而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格局。种群密度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砾质沙地交错带→冲积洪积砾质坡地的次序依次减小,不同生境条件下种群密度与个体高度、幅度间、个体高度与幅度间的相关性不同。3)种群年龄结构因生境异质性形成了各自的年龄格局。在流动沙地上,种群内中、老龄个体数分布较均匀,但缺少幼龄个体,种群走向老龄化。半固定和砾质沙地交错带的种群内不但幼龄个体极少,而且种群内不同龄级个体数的分布不均匀,种群趋于衰退。砾质坡地上的种群内不同高度级和幅度级的个体数分布极不均匀,种群严重退化。4)3种生境中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组成单优群落,种群内均出现严重断代现象,表现为老龄个体多,幼龄、中龄个体极少,种群缺乏后备资源的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