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96篇
  7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正>《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  相似文献   
702.
城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源,而城市植被是城市区域缓解人类活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碳汇,但对城市植被对城市大气二氧化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亚热带气候区,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为推进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碳循环的研究,该研究以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上海市奉贤大学城为案例,研究该区域植被对亚热带城市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影响。使用上海市奉贤大学城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站点所观测和记录的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共计12个月的通量,气象数据结合遥感数据分析了该研究区的CO_2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主要结论是:(1)整个生态系统全年CO_2通量总交换量为9664.06μmol m~(-2)a~(-1)即表现为碳源。CO_2通量增长率在2017年5月6日达到最低为-4.48μmol m~(-2)d~(-1)在2017年7月30日的CO_2通量增长率为0,在2017年8月30日达到最高为2.24μmol m~(-2)d~(-1),生长季CO_2通量交换量为2169.58μmol m~(-2)月~(-1)低于非生长季的CO_2通量交换量(7494.48μmol m~(-2)月~(-1));(2)不同风区的CO_2通量特征不同,主要表现为随着植被面积的上升CO_2通量有下降的趋势,生长季CO_2通量均值的最低值出现在西北风区为0.09μmol m~(-2)s~(-1);(3) CO_2通量与叶面积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叶面积指数的上升CO_2通量有下降的趋势。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其生理活动影响亚热带城市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该研究可以为量化城市植被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影响提供参考,同时为亚热带地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03.
DNDC模型在农田氮素渗漏淋失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田间原装渗漏计测定了山东省济南市典型种植模式下,2008年冬小麦整个生长季水分和 氮素淋失量,并利用该数据对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on)模型进行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该地区农田土壤水分运动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的精度总体上可以接受,但对氮素淋失量的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冬小麦整个生长季的氮素淋失量模拟值(18.35 kg N·hm-2)比实测值(14.89 kg N·hm-2)高3.46 kg N·hm-2,相对偏差在20%左右,模型参数尚需作进一步调整.模型敏感性分析显示,农田氮素淋失更易受到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影响.DNDC模型在该地区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04.
热带与亚热带森林分子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当前 ,植物学家会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来从事植物学的研究 ,如分子生物学方法、遗传学的方法、植物生理学的方法、分类学方法等。其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研究植物遗传物质DNA ,从根本上揭示了生物体内涵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 7] 。因此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生态学的研究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分子生物学方法既节省时间和资金 ,又比传统方法解决了更多的问题[6 1] 。例如在动物学研究中 ,用少许的毛发就可以分析高山土拨鼠 (MarmotamarmotaSciuridae)的交配系统[30 ] ;粪便所带的肠道粘膜细胞DNA也可以…  相似文献   
705.
目录     
《生态学杂志》2018,29(2):0
  相似文献   
706.
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中国浙江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至今缺乏系统的植被调查数据,对该区域内植被了解不足。该研究利用样方调查法,在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内选择16个岛屿共设置90个植物群落调查样方,记录样方中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和生境信息等,并参考《中国植被志》进行植被类型划分和命名。结果表明:在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中共发现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34个群系和80个群丛,广泛分布有黑松(Pinus thunbergii)林、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林、滨柃(Eurya emarginata)灌丛、柃木(Eurya japonica)灌丛等,为了解中国东部海岛的植被类型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07.
4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差异和样方法等手段,对浙江省马尾松林针叶(针叶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中龄常绿阔叶林和近熟常绿阔叶林4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个样地共记录维管植物53科105属170种。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数、各层次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基本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以针阔叶混交林最低,估计跟先锋物种的消失和后期物种的出现这一更替有关。随着演替的进行,各群落间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逐渐降低,其中针阔叶混交林和中龄常绿阔叶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马尾松与近熟常绿阔叶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群落主成分分析也得出相似的结果。群落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种组成尤其是乔木层的组成上;针阔叶混交林是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较低的一个群落,但它与其它群落间的相似性较高,并已储存了常绿阔叶林中的大部分物种,对演替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8.
华东丘陵林地黏菌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黏菌在华东丘陵地带森林中的生态作用,本文选择安徽滁州皇甫山和江苏南京紫金山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华东地区丘陵林地的代表,分别设置针叶林和阔叶林样地各3个,调查研究了其中的黏菌物种多样性。共获得5目10科21属58种黏菌,其中从皇甫山获得5目9科17属41种黏菌,点状无丝菌(Licea punctiformis)、细筛菌(Cribraria tenella)和盖碗菌(Perichaena corticalis)等27种为安徽省首次发现;从紫金山获得5目10科20属51种黏菌,粗柄无丝菌(Licea pedicellata)、密筛菌(Cribraria intricata)和纹丝菌(Calomyxa metallica)等35种为江苏省首次发现。碎皮菌(Clastoderma debaryanum)和灰团网菌(Arcyria cinerea)是两地共有的相对多度最高的物种,相对多度分别为32.72%、30.59%和21.27%、26.30%。无丝菌目和发网菌目更多地在针叶林中发生,而团毛菌目和绒泡菌目更多地在阔叶林中发生,且阔叶林中黏菌的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都高于针叶林。两地阔叶林之间黏菌物种组成的相似性为68.57%,针叶林之间的相似性为59.57%,均高于两地阔叶林和针叶林之间的相似性,表明林型对黏菌物种组成的影响大于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9.
以《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2009年刊载的学术论文数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近五年的载文、作者、被引、出版时滞等数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2005~2009年《亚热带植物科学》总载文量为463篇,期均发文23.2篇,每篇页数为3.60页。其中,基金资助论文数277篇,基金论文比为59.83%。研究报告是该刊重点栏目,论文篇数占载文量的71.92%,且比重正在加大。论文的出版时滞最长为400 d,最短20 d,平均170.6 d。对该刊论文作者的分析表明,作者合著率较高,为86.18%,但核心作者发文量不多,且其论文质量有待提高。为此,文章对今后编辑工作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10.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福建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96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结果表明,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0.86%和16.66%,每年干扰频率分别为0.85%·年^-1和0.28%·年^-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357年.林隙形成方式由树木折干形成的最为普遍,占形成木总数58.04%。其次是由于掘根风倒而形成的,占33.48%.林隙大多由两株树木形成,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2.33株.扩展林隙的大小多在100~300m^2之间,其中以200~300m^2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而以100~200m^2者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冠空隙的大小多在100m^2以下,其中50m^2以下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都是最大的.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20~30cm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