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篇 |
免费 | 111篇 |
国内免费 | 426篇 |
专业分类
9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8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火烧对黔中喀斯特山地马尾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黔中喀斯特山地马尾松人工次生林内取样分析火烧和对照样地间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火烧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火烧林地表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升高、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增加,土壤密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质量含水量和体积含水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全N量、全P量、全K量,水解N量、有效P量、速效K量、交换性盐基量和pH值增大,阳离子交换量降低。林火对马尾松林地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影响的趋势为或表层土壤影响率大于剖面影响率、或表层土壤影响率小于剖面影响率,不同指标在土壤剖面的变化趋势或增加、或降低,对数或幂函数拟合曲线均达相关显著性水平。火烧和对照样地间的表层土壤理化指标变化主要反映了林火影响,近岩层土壤理化指标变化主要是成土母质在空间上的分异,也受生物的影响。乔木层植株死亡率同表层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有机质量和全N量的正相关性显著,同土壤密度的负相关性显著;灌木层植株死亡率同表层土壤密度正相关性显著,同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有机质量、全N量、全P量和速效K量的负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灌木层生物损失量同表层土壤密度和有机质量正相关显著,同速效K量的负相关性显著,枯物层生物损失量同pH值的正相关性显著。火烧马尾松林分平均胸径同表层土壤密度正相关性显著,同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有机质量的负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3.
螳螂在有的地区也叫刀螂,属于动物界肢节动物门昆虫纲螳螂目。螳螂的家族很庞大,目前,全世界共有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部分地区。在我国,螳螂的种类也很多,蜚声江湖的有丽眼斑螳、广腹螳、中华大刀螳等等。 相似文献
14.
15.
Wenhao Miao Shupeng Ma Zhiwen Guo Haozhe Sun Xuemei Wang Yueming Lyu Xiangping W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2022,15(2):385
恢复梯度上华中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因子及功能特性对生物量、生产力的影响
草地群落上进行的控制实验大都发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在天然林中,多样性与林分因子、群落功能特性的相对作用大小仍存在争议。本文在森林恢复梯度上,研究这3类因素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相对影响。我们在湖北神农架设置了处于不同恢复阶段的24块(600 m2)亚热 带森林样地,计算了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选择5个关键的植物功能性状,并计算了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功能丰富度、功能均匀度和功能离散度)和性状的加权平均值(CWM)。使用一般线性模型(GLMs)、变异分离等方法探究林分因子(密度、林龄、群落最大树高等)、功能特性、物种和功能多样性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森林恢复,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显著增加,群落物种丰富度显著增加,而功能离散度显著降低。变异分离结果表明,多样性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单独效应不显著,但可能通过与林分因子和功能特性的协同效应来影响生物量和生产力。总体而言,我们发现林分因子对亚热带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最大,功能特性显著影响生产力,但不影响生物量。这些结果说明,在森林经营中,调整林分结构和群落物种特性是提高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郑州7·20暴雨事件中贾峪河山地丘陵区小流域的洪水过程,探究景观特征对洪水淹没强度影响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增强流域洪水韧性的规划建议,以缓解河南省山区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问题。基于高分6号遥感数据、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Advance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相控阵L频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的地表高程数据和小时降雨量数据,利用MIKE 21水动力模型构建贾峪河流域二维水文模型,分析其2021年7月20日0-24时期上、中、下游的洪水淹没深度和面积,并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方法,探究洪水淹没强度与各景观组成和地形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的差异以及其空间聚类类型。研究表明:(1)贾峪河流域淹没面积在0-6时快速增长,于18时达到最大9.59km2,此时各区域淹没面积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下游18.88%、上游8.25%、中游12.03%,淹没深度在3m以上的面积占36.11%。(2)地形因素(平均Moran''s I=0.159)对洪水强度的影响大于土地类型(平均Moran''s I=0.096),主要影响因子相对高程、地形湿度指数、矿坑面积百分比、水体面积百分比、建设用地面积百分比、耕地面积百分比以及林地和草地面积百分比与洪水淹没强度之间的相关性随时间变化呈增大趋势,均在暴雨中后期18-24时达到最强。(3)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多因子叠加会增强各景观特征对洪水淹没强度的影响。上游影响洪水淹没强度的主要驱动力为矿坑和相对高程,中游和下游的主要影响为水体和地形湿度指数。(4)洪水淹没强度24时的平均值与景观特征指数之间的"高-高"和"高-低"地区的面积占比约0.47%-9.85%,主要分布在上游的中部山区和北部河道周围、中游的河道两侧和下游的河道以及常庄水库周边地区。研究结论建议在上游露天矿坑就地改造为蓄水池并恢复植被,中游和下游应提升河岸带绿地质量,增加下游城区绿色基础设施,减轻城市洪水风险。 相似文献
17.
雄性山地麻蜥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温度对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研究了捕自安徽宿州的成年雄性山地麻蜥 (Eremiasbrenchleyi)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 33 7、 43 6和 3 3℃。②环境温度在 2 6~ 38℃时 ,对山地麻蜥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 (ADC)、同化效率 (AE)和运动表现有显著的影响 ;在 2 6~ 30℃时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超过 30℃则随温度升高而延长 ;在 2 6和 2 8℃时 ,摄食量、ADC和AE均小于更高温度的对应值。③体温在 19~ 34℃ ,蜥蜴的疾跑速随体温上升而加快 ,31和 34℃时最快 ,超过 34℃后随体温升高而减慢 ;31和 34℃时的持续运动距离最长 ,超过 36℃后随体温升高而显著缩短 ,但体温 19~ 36℃蜥蜴的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 ;19~ 34℃蜥蜴的跑道停顿次数较少 ,无显著差异 ,超过 34℃后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短缺是影响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雨水资源开发是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管式 TDR 系统监测21年红富士老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分析了雨水集聚深层入渗(RWCI)系统下黄土高原旱作山地果园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RWCI系统能够显著增加果园土壤含水率,特别是4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低值区)土壤含水率,在该区域,不同设计深度(40、60和80 cm)RWCI处理(RWCI40、RWCI60和RWCI80)年均土壤含水率分别较鱼鳞坑(CK)处理提高75.3%、85.4%和62.4%,分别较裸露坡地(BS)处理提高39.2%、47.2%和29.1%.RWCI40、RWCI60和RWCI80处理土壤水分入渗最大深度分别为80、120和180 cm,显著深于CK处理(60 cm),其中土壤水分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层分别主要发生在0~60、0~100和0~120 cm.在果树整个生育期内,RWCI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0~300 cm)以RWCI80处理最大,其次是RWCI40和RWCI60处理.总体来看,RWCI系统是黄土高原实现雨水资源化和农业高效用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亚热带南部沿温度带分布的35个表土孢粉样品和7个植被样方调查为基础,计算了代表性孢粉类型的百分比和孢粉浓度,及常见孢粉的R值,并分析了影响R值的因素;同时,研究了植物群落和样方内孢粉组合的相似度。结果表明,云南亚热带南部表土样品孢粉产量丰富,蕨类植物孢子产量较高,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特征,且山地垂直分异显著;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基本代表了区域内乔木和草本植物特征,蕨类植物孢子则具有超代表性;表土孢粉组合与植物群落间的相似系数绝大部分都在70%以上,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上可以反映植物群落面貌;表明云南亚热带地区表土孢粉与现代植被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对在该区利用化石孢粉资料定量恢复古植被和重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