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65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NRO4270A是从萝卜甘蓝(Raphanus brassica,RRCC)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远缘杂交后代中发现的一种CMS类型,该研究通过育性调查、恢保关系测定、花药发育的显微观察和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对NRO4270A不育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通过连续5年在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育性调查,发现NRO4270A不能产生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受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不育率和不育度均为100%。(2)将NRO4270A、pol、ogu、kos、hau等CMS分别与pol、ogu恢复系以及‘华双4号’测交,显示NRO4270A与pol、ogu、kos等不育系统的恢保关系明显不同。(3)通过对NRO4270A与保持系NRO4270B花药发育的显微结构观察和比较,表明NRO4270A花粉的败育时期为四分体期至单核花粉晚期,败育特点为:单核小孢子时期,单核花粉粒不能形成外壁,花药绒毡层液泡化,并逐渐膨大增厚,最后绒毡层和小孢子彻底消失,花粉囊变为空腔,花药完全败育。(4)利用18个探针/酶组合(由6个线粒体基因atp1、atp6、atp9、orf222、cox2、cob探针和3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和HindⅢ组成)对NRO4270A、pol、ogu、kos、hau等CMS以及NRO4270B和‘华双5号’的线粒体DNA进行RFLP分析,在11个探针/酶组合中,NRO4270A均显示与其他材料明显不同的带型,表明其为新型的不育胞质类型。NRO4270A的发现和利用将有利于克服中国油菜主要CMS类型对环境的敏感性和生产上不育胞质类型单一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42.
目的 构建基于医方视角下的支持性互动关系与抑制性互动关系的二元评价模型,并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方法 问卷收集786份医护样本,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构建与测量工具开发。结果 医方视角下的医患互动关系模型包含支持性与抑制性互动二元维度;支持性互动关系Cronbachs’ɑ 系数为0.93,抑制性互动关系的Cronbachs’ɑ 系数为0.77;χ2=136.023,χ2/ df=1.679,RMSEA=0.042,GFI =0.956,AGFI =0.935,CFI =0.982,NFI =0.958,模型拟合指标良好。结论 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信度和构建效度,医患互动关系是评价医方对医患关系质量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影响因素,构建的二元模型与量表对于测量医患互动关系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43.

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不断挖掘潜力,多角度、全方位拓展儿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从培养沟通先进理念,提升沟通专业技能,完善沟通管理机制,营造沟通良好氛围四个方面入手,增强儿科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相似文献   
944.
传统的医患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患者增强权力的呼声日益高涨,医生的权力和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拟借助社会互动和医患互动理论,对医患权力的来源、内涵、特点等进行阐述,以求在市场化背景中,研究如何从权力运作形式角度出发,医患双方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条件下,兼顾对方的关切,真正建立“医生尝试进入患者的世界”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和谐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45.
辽西走廊白狼山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与邻近山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8):1669-1675
采用植物区系谱、排序分析、聚类模型和相关性等方法,研究了辽西白狼山植物区系属的地理组成以及与其它山地的相似关系,以揭示多个山地植物区系的相互关系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白狼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多样而丰富,共有101科394属790种;被子植物占总种数的98.35%,优势科现象明显,寡种属和单种属占优势,呈现一定残遗性;(2)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共有273属,占总属数的81.3%,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暖温带-温带过渡范围内,植物区系划归于华北植物区系平原山地亚地区。(3)相关分析表明,白狼山与努鲁儿虎山(r=0.999)、东灵山(r=0.998)之间的植物区系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主坐标排序和聚类分析表明,白狼山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与努鲁儿虎山、东灵山、小五台山以及雾灵山等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纬度水热条件可能是影响植物区系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6.
为了探讨中国尾凤蝶翠凤蝶亚属(Princeps)的系统发生关系,本文对中国产10种翠凤蝶亚属蝴蝶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 基因(约627 bp)、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部分序列(约690 bp)进行了分析.在获得的1 317个位点中,有184个变异位点,144个简约信息位点;表现出明显的A T含量(74.2%)偏倚.采用MP、ML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达摩翠凤蝶(P.demoleus)、巴黎翠凤蝶(P.paris)可能是中国最早起源的翠凤蝶亚属的蝴蝶,与其它翠凤蝶亚属蝴蝶的亲缘关系较远;碧翠凤蝶(P.bianor)、波绿翠凤蝶(P.polyctor)、穹翠凤蝶(P.dialis)和短尾翠凤蝶(P.doddsi)的亲缘关系较近;窄斑翠凤蝶(P.arcturus)、克里翠凤蝶(P.krishna)、绿带翠凤蝶(P.maackii)和西番翠凤蝶(P.syfanius)的亲缘关系较近.结果同时表明:短尾翠凤蝶和穹翠凤蝶没有序列差异,碧翠凤蝶和波绿翠凤蝶序列差异为0.15%,因此短尾翠凤蝶是穹翠凤蝶的同物异名,波绿翠凤蝶是碧翠凤蝶的同物异名[动物学报 53(2):257-263,2007].  相似文献   
947.
研究测定了锯眼蝶亚科4族、10属共20个国产代表种的线粒体ND1和COI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4个国外产种类的同源序列,以凤蝶科的迪洛尔娟凤蝶、丝带凤蝶,以及娟蝶科的西猛娟蝶为外类群,通过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分子系统树,分析了该亚科及其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帻眼蝶族和锯眼蝶族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黛眼蝶族不是单系群,该族中的黛眼蝶属、荫眼蝶属与眉眼蝶族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带眼蝶属、藏眼蝶属、毛眼蝶属和帕眼蝶属聚合为一个独立的支系,其中带眼蝶属和藏眼蝶属在所有的分析方法中均以100%的置信度(BP=100%, PP=1.00)相聚合,笔者倾向于将它们合并为一属。  相似文献   
948.
该研究采用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长期试验平台2004~2015年期间不同降水年型(丰水、平水、欠水)下的植被数据,分析研究区7个主要植物21个种对的种间关系及其对降水年型的响应;应用方差比率法确定物种间的总体联结性,基于χ^2检验测定种对间的联结性,采用联结系数AC判断种对间联结的正负,运用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Dice指数分析种对相伴出现的几率,以明确荒漠草原主要物种间的关系,揭示降水对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样方内的平均物种数在平水年达到最大,主要物种的总体联结性在丰水年呈显著正相关、平水年呈不显著正相关、欠水年呈不显著负相关,表明年降水量的下降致使种对间的关系由共存为主转变为竞争为主。(2)降水年型的变化使部分种对间的联结性发生改变,丰水年正联结的种对占57.1%,平水年降至52.4%,欠水年降至33.3%,也表明干旱胁迫导致协同共存的种对数减少,相互竞争的种对数增加。(3)降水年型的变化主要影响狭叶锦鸡儿与其他物种的共同出现几率,并以平水年最大,而对其他种对间的正相互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949.
该研究以2株野生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嫩枝经温室水培后的嫩叶为材料,采用CTAB法分别提取总DNA,并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总DNA从头测序,组装后得到2株沙枣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并详细分析了其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及其原因,为沙枣叶绿体基因工程和分子系统进化等研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组装得到沙枣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0 546 bp,由长度为81 113 bp的长单拷贝(LSC)区域和25 494 bp的短单拷贝(SSC)区域,以及1对分隔开它们的长18 445 bp的反向重复序列(IRS)组成;注释共得到132个基因,包括86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2)沙枣叶绿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GC含量(GC_3)为28.47%,明显低于整个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37%),也低于第一位(GC_1)和第二位(GC_2)碱基的GC含量,说明密码子对AT碱基结尾有偏好性;其中, UCU、CCU、UGU、GCU、CUU、GAU、UCA和UAA为最优密码子。(3)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率(RSCU)分析发现,影响密码子使用模式的因素并不单一,密码子的偏好性受到突变、选择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自然选择表达引起的序列差异比突变对密码子偏好性的影响要显著;中性绘图分析、有效密码子数(ENC-plot)分析和奇偶偏好性(PR2-plot)分析表明,沙枣叶绿体基因组使用密码子的偏性受选择的影响更大。(4)通过最大似然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方法对胡颓子科6个物种和1个枣的叶绿体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与它们使用密码子偏性聚类的结果一致,表明叶绿体基因组使用密码子偏性与物种的亲缘关系相关。  相似文献   
950.
羊桂英  郭梅霞  于保庭  胡寅  莫建初 《菌物学报》2019,38(11):1747-1759
蚁巢伞属真菌是一类极具市场开发价值的野生食用真菌。本文对蚁巢伞属真菌的分类、与白蚁的共生关系、活性成分和作用、人工培养研究以及产生的相关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近年来该属真菌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分类混乱、重名异名现象严重等问题,展望了未来有望开发菌丝体相关产品及深化出菇机制以逐步实现蚁巢伞人工栽培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