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762篇
  24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91.
陈又清  李巧  王思铭 《昆虫学报》2009,52(12):1319-1327
为揭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多样性, 于2006-2007年在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采用陷阱法调查了天然紫胶林、人工紫胶林和旱地的地表甲虫群落。共采集标本1 678头, 分别隶属于24科120种, 其中步甲科(Carabidae)和金龟科(Scarabaeidae)种类最丰富, 均占全部种类的12.50%。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个体数量最丰富, 占个体总数的64.48%; 金龟科次之, 占个体总数的17.58%。大多数科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中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 而步甲科、隐翅甲科(Staphylinidae)、叩甲科(Elateridae)、拟步甲科、瓢虫科(Coccinellidae)和小蠧科(Scolytidae)在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天然紫胶林地表甲虫个体数量最少, 物种较丰富, 优势度最低, 多样性最高; 人工紫胶林个体数和物种数均丰富, 优势度和多样性居中; 旱地个体数量最多, 物种最贫乏, 优势度最高, 多样性最低。种级水平的聚类分析体现出人工紫胶林与旱地之间在种类组成上距离较近; 而科级水平的聚类反映出人工紫胶林和天然紫胶林更接近。结果提示, 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的特点; 天然紫胶林在维持地表甲虫多样性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 而人工紫胶林虽具有积极作用, 但仍需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92.
杉木林自疏过程密度调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出了森林自然稀疏过程中密度调节规律新模型,应用收缩扩张算法以山杨、云南松等树种森林自疏过程中密度资料对新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森林自疏规律模型能很好拟合实际的观测资料,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所采用的非线性方程最优拟合方法是科学的,从而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交提出的森林自然稀疏过程密度调节规律模型应用于杉木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规律研究,效果很理想,可为杉木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云南多刺蚁属二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正会 《动物学研究》1998,19(3):242-246
在云南省发现多刺 属Polyrhachis Smith2新种,即;驼背多刺景P.cyphon-ota,sp.n.和巴卡多刺蚁P.bakana sp.n驼背多刺义隶属于驼背多刺蚁亚属Cyrtomyrma Forel。巴卡多刺义隶属于六刺多刺蚁亚属Myrmhopla Forel。巴氏多刺蚁发现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  相似文献   
94.
云南鳅属—矮小型新种:鲤形目:鳅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相似文献   
95.
四川柳莺(Phylloscopus sichuanensis)是瑞典鸟类学家Alstrom等于1992年在我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发现并定名的新种[1].当时,Alstrom等从形态、鸣声、栖息地和繁殖巢址等方面,说明了它是不同于黄腰柳莺(P.proregulus)的新种,并以其发现地四川命名.  相似文献   
96.
2012~2013年每年的4~7月,在陕西神木县红碱淖(39°04'21″~39°04'43″N,109°53'12″~109°53'40″E)对白喉林莺(Sylvia curru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喉林莺4月末迁来繁殖,5月初开始营巢于油蒿(Artemisia ordosia)、臭柏(Sabina vulgaris)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灌丛中,巢口向上呈深杯状,巢由柳絮、枯枝和干草编织而成。对33个巢的参数进行了测量,巢外径(9.62±0.227)cm,巢内径(5.21±0.084)cm,巢深(5.05±0.160)cm,巢高(9.03±0.185)cm,巢距地面高度(24.91±1.084)cm,巢约位于植株高度的1/3处(由下而上)。营巢成功率为77.1%(n=35),窝卵数4~5枚(n=27),卵重(7.49±0.021)g,卵长径(17.27±0.057)mm,卵短径(12.86±0.080)mm(n=130)。孵化期为11~13 d,孵化率为93.1%,雏鸟出飞为90.9%。雏鸟的形态参数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植被高度、植被盖度和单株植物冠径是制约白喉林莺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恶劣天气和人为干扰是影响繁殖成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云南丽江-大理地区现代表土花粉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研究云南丽江-大理地区不同海拔高度表土花粉。虽然松属花粉在各个植被带都占有优势,但是建群种花粉含量相对较高。降趋对应分析法(detrended correspondenc eanalysis,简称DCA)分析显示,表土花粉的分布和海拔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DCA第一轴的值和海拔高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82(r^2=0.82)。此次研究表明,在云南山地,可以通过含量相对较高的花粉来重建古植被。  相似文献   
98.
云南元谋小河地区古猿地点的小型猿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潘悦容 《人类学学报》1996,15(2):93-104
本文记述的云南元谋小河地区古猿地点发现的一种小型猿类。它的牙齿形态比晚中新世的禄丰粗壮池猿进步。而牙齿的某些形态介于粗壮池猿和现生长臂猿之间,它的发现为探讨现生长臂猿的起源与进货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依哺乳动物群的初步研究,其时代稍晚于禄丰古猿地点的时代。鉴于它的形态特征和地史分布,作者将它订为一新属新种:进步滇猿Diano pithecus progressus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99.
云南土壤放线菌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云南具有极为复杂的地理气候。根据云南省不同的地质、地理、土壤、气候、植被特点选择样区,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云南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放线菌的生态分布与植被的关系。将云南土壤放线菌区系划分为热带区系、亚热带高原区系、滇西北高山区系和雪山区系四种类型。对云南土壤放线菌区系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
陈龙斌  孙昆  张旭  孙洪刚  姜景民 《生态学报》2023,43(19):8035-8046
探究林隙对不同需光性树种早期生长特征和功能性状的影响,对揭示林隙微生境影响次生林内幼苗更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亚热带次生林中耐荫常绿树种香樟和阳性落叶树种枫香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大林隙(D/H介于1.5—2.0)、中林隙(D/H介于1.0—1.5)和小林隙(D/H介于0.5—1.0)对不同需光树种幼苗早期(1—3年生)生长特征和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隙大小对两种幼苗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中林隙可显著促进香樟2—3年生幼苗的生长,大林隙对枫香1—3年生幼苗的生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对林隙环境因子与幼苗功能性状的关系进行冗余分析表明,香樟幼苗功能性状的变化与林隙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含量、酸碱度和有效磷含量密切相关,而枫香幼苗功能性状则主要受林隙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含量、土壤含水率、冠层透光率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3)维持较高的根重比、细根比根长、叶碳氮比和叶碳磷比是幼苗应对林隙环境影响的重要生理生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