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99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目的: 通过化学方法对苄非他明进行结构修饰并保留抗原决定簇,将结构改造后的产物与载体偶联合成苄非他明抗原。方法: 苄非他明经化学修饰后,增加活性基团连接上一类可用的经化学修饰的连接臂,使用碳二亚胺法与载体蛋白偶联成苄非他明人工合成抗原。该抗原通过紫外吸收光光谱扫描技术、SDS-PAGE电泳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偶联效果和抗原活性的鉴定。结果: 苄非他明半抗原结构与载体偶联成功,该抗原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活性,与苄非他明抗体反应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该方法合成的苄非他明抗原可用于免疫检测方法,也可作免疫原制备相关抗体。  相似文献   
92.
野生和人工养殖鲤鱼口咽腔腭部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NY DSC-F717数码相机记录了野生和人工养殖鲤鱼口咽腔腭部的形态学差异以及外源刺激对人工养殖鲤鱼口咽腔腭部的变化,并用KYKY-1000B扫描电镜和OLYMPUS DP70生物显微镜观察了鲤鱼口咽腔腭部的结构。结果表明:野生鲤鱼口咽腔的腭部密布栉状突起,而人工养殖鲤鱼口咽腔的腭部光滑平坦,机械刺激下口咽腔腭部的肌肉能强烈收缩,形成与野生鲤鱼栉状构造类似的圆锥状突起。与野生鲤鱼相比,人工养殖鲤鱼口咽腔腭部的味蕾和粘液细胞密度减小。这些变化可能与野生鲤鱼杂食性而人工养殖鲤鱼几乎完全吞食颗粒状配合饲料有关。  相似文献   
93.
94.
以25 个鹰嘴豆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Ascochyta rabiei菌悬液室内外人工接种,评价不同鹰嘴豆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同时利用RAPD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采用NTSYSpc 2.10t软件对分子标记结果进行遗传相似性的统计分析并建立各品系间的亲缘关系聚类图,探讨不同鹰嘴豆品系对A.rabiei抗性与遗传多态性间的关系。通过室内和田间鹰嘴豆抗A.rabiei鉴定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在25个鹰嘴豆供试品系中,“系选 03”和“216”品系均表现出稳定抗性特性;北园春品系表现出稳定中抗特性。通过RAPD多态性引物对这25 个供试品系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29 个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有67 条,多态性比例达51.94%,遗传相似系数为0.3731-0.9254。结合抗病性和遗传多态性,经方差分析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鹰嘴豆品系对A.rabiei的抗性强弱与其遗传相似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利用E.coli BL21/pCDFDuet-gdh—cr-X共表达全细胞催化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不对称还原合成6-氰基-(3R,5R)-二羟基已酸叔丁酯。结果表明:在菌体用量4.85g/L、葡萄糖与底物质量浓度比为1:1、温度28℃、pH7.0条件下,80.0g/L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生物还原2h后,底物转化率可达99.0%,产物d.e.值大于99.5%。在考察范围内,NADP^+用量对催化效率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6.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2)是植物储存油脂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对种子储存油脂累积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采用电子克隆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烟草种子cDNA中克隆到DGAT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命名为NtDGAT2(GenBank登录号JX843807),其序列长999bp,编码332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与其他植物DGAT2具有较高相似性和典型的DGAT2结构域。利用Real-time PCR定量表达分析显示Nt-DGAT2在烟草种子、花、茎、叶和根里面都有表达,且在发育中的种子和花的发育过程大量表达。酵母互补实验证实该基因编码蛋白具有DGAT酶活性。  相似文献   
97.
本文采用室内人工接螨法,研究了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不同虫口密度和不同为害时间对白三叶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和10头/小叶3个虫口密度下,二斑叶螨取食为害2、4、6和8 d后白三叶植株体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二斑叶螨为害后,在同一虫口密度下,随着为害天数的增加白三叶植株体内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POD和PPO活性呈上升趋势;在同一为害时间内,虫口密度越高,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越大,酶活力增加幅度越明显;方差分析表明,3个虫口密度下白三叶体内叶绿素含量、POD、PPO活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8.
二斑叶螨抗螺螨酯品系GS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对螺螨酯的分子抗性机理。【方法】利用RT-PCR克隆了二斑叶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基因 cDNA 全长序列,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特性;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分析GST基因在二斑叶螨的螺螨酯抗性与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获得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2个基因分别被命名为TuGSTd1和TuGSTd2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 KC445659和KC445660)。序列分析发现, TuGSTd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48 bp, 编码215个氨基酸, 分子量约为24.47 kDa, 理论等电点为5.49; TuGSTd2的开放阅读框为648 bp, 编码215个氨基酸, 分子量约为24.57 kDa, 理论等电点为6.3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与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Delta家族的GS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3%。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果表明, TuGSTd1和TuGSTd2在二斑叶螨抗螺螨酯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敏感品系的5.60和3.75 倍。【结论】 GST基因在二斑叶螨抗螺螨酯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 据此推测GST基因的过量表达可能与其对螺螨酯的抗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
秀丽隐杆线虫被广泛地用作研究基因与行为关系的绝佳模式生物.线虫的咽部神经元回路控制着复杂的进食行为.为了研究进食行为的分子机制,有必要对线虫进食行为表型分析鉴定.然而,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线虫进食行为表型鉴定都是通过人眼来判断.因为其泵入食物的肌肉运动频率高,该行为的分析是很困难而且效率低下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自动化成像系统来高通量分析线虫进食行为表型.此成像系统对进食表型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8%以上,并使得连续可靠地分析其表型细微变化成为可能.同时,在保证高准确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分析数据的效率比人工分析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00.
采用4种浓度的NaCl溶液(50、100、150、200 mmol/L)处理二穗短柄草和拟南芥(对照)幼苗,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下2种植物幼苗的生长指标和离子分布,以探讨二穗短柄草在盐胁迫下主要阳离子平衡机制.结果表明:(1)盐胁迫显著抑制二穗短柄草根叶的生物量积累.(2)根冠比数据显示,在盐胁迫条件下二穗短柄草能够更好地维系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积累.(3)在4种浓度盐胁迫下,二穗短柄草叶中Na+含量低于根系,而且K+、Cl-含量和K+/Na+比值始终高于根系,说明在二穗短柄草中Na+从地下到地上的转运受到抑制,但对Cl-的转运缺乏有效的调控.(4)回归分析发现,盐胁迫下二穗短柄草和拟南芥根部Na+与K+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在叶部则不相关,说明二穗短柄草和拟南芥Na+与K+在根部具有相同的离子通道,而在叶部却具有各自独立的转运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