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华南东部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的半咸水-海相双壳类,对于我国广泛分布的陆相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系统描述了该区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双壳类19属29种,其中Trigonucula sakawana Ichikawa,1949,Pteria sturi(Bittner,1895),Costigervillia minima Wen,1979和Cercomyapraecursor Quenstedt,1856为首次在这一区域报道;并根据新材料将前人报道的Isocardioides Fan,1962修订为Schafhaeutlia Cossmann,1897。综合这些材料和前人研究将该区小水组、三家冲组和金鸡组双壳类分别划为以下三个组合带,即Palaeopharus-Trigonucula组合带、Bakevelloides-Jiangxiella组合带和Parainoceramus-Ryderia guangdongensis组合带。文中通过对上述组合中代表属种在区域上的时代延限的分析,认为PalaeopharusTrigonucula带和Bakevelloides-Jiangxiella带的时代限于晚三叠世卡尼期(Carnian),可能延至诺利期(Norian)早期;Parainoceramus-Ryderia guangdongensis带的时代主要为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Sinemurian),可能下延至赫塘期(Hettangian),上延至土阿辛期(Toarcian)。  相似文献   
602.
603.
万珊  王军 《古生物学报》2020,59(2):223-237
封印木在石炭纪–二叠纪欧美植物群的沼泽森林中占据重要地位,化石记录十分丰富,在华夏植物群中的记录则较为稀少。已知这类植物的孢子叶球都是单性的。本文基于内蒙古乌达煤田下二叠统太原组凝灰岩中的化石材料,报道了一种石松类双性孢子叶球类型,与封印木茎干及叶保存于原位埋藏的火山凝灰岩植物群中,共同构成封印木树冠。该类孢子叶球呈圆柱形,基部具柄;孢子叶紧密螺旋排列,近轴部分为水平伸出的孢子叶柄,远轴部分为上翘的远端叶片,两者转折处具明显的踵;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柄近轴面,大孢子囊位于孢子叶球的中部-基部,小孢子囊位于中部-顶部。该类双性封印木孢子叶球的发现增加了封印木繁殖器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进一步探讨这类植物的系统分类与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04.
首次比较系统地记述云南墨江羊八寨地区晚二叠世羊八寨组植物化石,共计17属26种.墨江地区晚二叠世晚期植物群新的发现,对该区羊八寨组地质时代判定,以及植物地理分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表明墨江地区晚二叠世植物群的高度分化、繁衍,补充和完善其生物多样性,证明该区在晚二叠世晚期仍然是华夏植物群华南亚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05.
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兰多维列世四射珊瑚产出丰富,尤以卡拉道克期(Caradoc)--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最为繁盛.文中修正厘定的四射珊瑚共113属[包括中奥陶世2属,晚奥陶世25属,兰多维列世86属].其中有39个属(包括何心一、陈建强,2004已报道的27属和本文新补充的12属)最早出现在扬子区,尔后扩...  相似文献   
606.
描述了在兰州盆地渐新统韩家井组底部的黄砂层中新发现的巨犀化石:黄河巨犀(Paraceratherium huangheense sp.nov.)(新种),该化石产出层位的古地磁年龄为距今31.5Ma。新种主要特征为:P2之前无齿槽痕迹,一对下门齿粗壮,互相靠近,向前平伸且略微上翘,下颏孔位于p3之下,水平支下缘平直,p2前的齿隙部分向上隆起,下颌角圆钝,上升支后缘斜向后上方,齿式:?·?·3·3/1·0·3·3。除个体较大、下颌后缘有所不同之外,其下颌的总体特征与巴基斯坦的Paraceratherium bugtiense最为接近,显示两者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新标本的发现为确定经典的Dera Bugti地点产大巨犀化石层位的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讨论提供了新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