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张雄华 《古生物学报》2002,41(2):283-294
通过对黔南地区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早期四射珊瑚的研究,建立4个四射珊瑚组合,自下而上:1)Antheria-Pseudotimania组合;2)Nephelophyllum-Eokepingophyllum组合;3)Parawentzellophyllum-Kepingophyllum组合;4)Anfractophyllum组合。组合1、2以Cyathopsidae科分子和Kepingophyllidae科的原始分子为主;组合3以Kepingophyllidae科的典型分子为代表;组合4以Kepingophyllidae的进化型分子为特征。文中描述四射珊瑚9新种及1未定种。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多年来积累的江苏下扬子区寒武系-三叠系牙形刺CAI材料进行了系统收集和整理,并采用Anita Harris建立的统一标准,编制了本区寒武系-三叠系的5幅牙形刺CAI图;进而结合牙形刺CAI与镜质组反射率(Ro)的对应关系,对上述各系的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评价,对本区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黔南石炭-二叠系界线牙形刺序列的再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详细描述了华南贵州罗甸纳水和紫云羊场石炭-二叠系的界线牙形刺序列,并自上而下可划分为: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S.constrictus,S.isolatus,S.wabaunsensis.S.tenuialueus和S.firmus带,而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首现则代表了二叠系的底界,本文讨论了世界各地石炭-二叠系界线牙形刺序列的对比。  相似文献   
34.
吐鲁番-哈密盆地早二叠世晚期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次记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早二叠世晚期植物11属13种(包括4新种和4未定种),这是一个以科达类及其相关属为主的安加拉植物群。典型的安加拉植物Vojnovskya属的发现,不但在时代的判定上,而且在植物地理区划上都具重要意义。文中还对这一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5.
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记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19属29种(包括6新种,2相似种和10未定种),这是一个以种子蕨类为主的安加拉型植物群。文中对这一植物群的性质和地质时代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对比。  相似文献   
36.
贵州台江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贵州台江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微量元素丰度与比值沿剖面变化的规律性及剖面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剖面地层中。  相似文献   
37.
《生命世界》2005,(10):100-100
由我国学者发起的“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全球对比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项目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科联(IUGS)批准为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现称为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Intemational Geoscience Program)。该项目国际工作组主席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沙金庚研究员担任,  相似文献   
38.
松科1井位于松辽盆地,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纪陆相地层为研究对象的全取心科学探井,其生物地层、磁性地层等证据显示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明水组二段上部。为了进一步确定松辽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位置和晚白垩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本研究选择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的LD17井,对明水组的孢粉类化石开展了分析。自下而上识别出三个组合:Taxodiaceaepollenites-Wodehouseia-Aquilapollenites组合、Schizaeoisporites-Pinuspollenites-Callistopollenites组合和Pinuspollenites-Ulmipollenites-Tricolpollenites组合。组合1、2的时代为Maastrichtian,而组合3面貌可能更接近于早古新世,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组合3底部,即明二段中部。同时,对含孢粉化石丰富的明一段进行定量分析,孢粉植被主要为针、阔混生林和灌丛,总体反映了一种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根据特征孢粉类型推断明一段中部沉积期,即Maastrichtian早期可能发生了一次极冷极湿事件,与当时全球白垩纪变冷事件同步。  相似文献   
39.
首次记述了大山口低等四足类动物群中的两栖类。其中走廊泰齿螈(Ingentidenscorridoricus gen.et sp.nov.)和祁连兄弟迟滞螈(Phratochronis qilianensis gen.et sp.nov)为石炭蜥目迟滞鳄科(Anthracosauria, Chroniosuchidae)的新成员。前者个体较大,具为数众多的犬齿状齿和齿骨表面的齿骨沟,冠状骨无齿,下颌表面纹饰蜂窝型;后者个体较小,侧生型齿,上颌仅有3个粗大的犬齿状齿。石油似卡玛螈(Anakmacops petrolicus gen.et sp.nov.)是中国二叠纪离片椎目(Temnospondyli)的唯一代表。头骨中等大小,吻部扁平,前颌孔被前颌骨和锄骨包围,内鼻孔长大,锄骨表面粗糙,内鼻孔内缘光滑。这3个新属种的发现丰富了大山口动物群的组成,进一步证实了它与俄罗斯晚二叠世脊椎动物群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0.
浙江桐庐早二叠世船山组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报道的介形类化石系采自浙江省桐庐县瑶林镇沈村剖面早二叠世船山组,计14 属4 亚属22 种,包括4新种和4未定种。其中12属4亚属和19种产自船山组第三段,并被归为Hollinella(Praehollinella) ema ciata Basslerella ola 组合,代表早二叠世船山世隆林期。牙形刺化石主要产自船山组第一段,带化石Streptogna thodus elegantulus 及其共生的其它牙形刺化石,指明船山组第一段的时代为中、晚卡西莫夫期到早格泽里期。根据介形类动物群生态组合和岩石特征,推测船山组第三段是在温暖的近岸浅水且为低能的开阔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