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为连续的浮游相沉积没有任何间断,侧向上也是连续的。煤山是长兴阶的层型剖面所在地,长兴阶的上部,界线层和三叠系的下部,每一层都发现有牙形刺,可以逐层追索牙形刺的演化关系。煤山剖面几乎没有任何热力变质(CAI=1-1.5)。煤山剖面的菊石、牙形刺、双壳类、腕足类等多门类化石以及有关事件已得到了很好的研究。绝对年龄和古地磁也已得到深入研究。孢子的存在和易于识别的事件能  相似文献   
102.
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及三叶虫动物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详细记述了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提出了在过渡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从三叶虫Lancastria向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连续演化系列中,以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纪的开始。在描述的28属(亚属)36种(未定种)三叶虫中,共有7新属(亚属)17新种。  相似文献   
103.
采自吉林省太阳岔小羊桥寒武-奥陶系界线层型剖面101块泥晶灰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数据表明:寒武-奥陶纪转换期间,δ13C值曾发生了5次涨落现象,这些现象与牙形类演化序列具密切的相关性。它们被命名如下:1)PCM低谷;2)TCM低谷;3)HSS峰;4)CPF涨落,5)CLF涨落。相同的涨落在澳大利亚黑山同期地层得到确认。碳同位素跨洲性同步涨落显然与全球环境变化有关,因此它是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洲际对比的一种有用工具。沉积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研究表明,δ13C谷区与海平面低位和生物生产量下降有重要相关性。氧同位素值的分布区间为-9.84%0—-6.69‰,呈明显亏损现象,这种亏损现象表明样品均受到成岩作用影响。与碳同位素值对比研究发现,氧同位素值涨落与碳同位素涨落成正相关,或成负相关现象,这种相关性表明氧同位素原始信息并没有因成岩作用而全部丢失。  相似文献   
104.
在海南岛东方县江边地区下二叠统南龙组中发现双壳类9属10种,其中2新种、除新种外,这些双壳类常见华南和日本的茅口期晚期地层,其它动、植物化石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结论,本区无疑是华夏生物区系的组成部分。海南岛的琼中地体不大可能在石炭-二叠纪仍位于冈瓦纲大陆北缘或其附近,南龙杂砾岩应属裂谷成因,与冰川无关。  相似文献   
105.
福建涧产早二叠世Shwagerinacushmani动物群的层位介于梁山组与含假瓦格Tinog亚科分子的马平组之间。动物群分子以Shwagerincushmani,Darvasitessinensis,Pseudofusulinagallowayi为主,与湘东南的SchwagerinacushmaniTing类群,江苏宁镇山区的DarvasitesordinatusTing类群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6.
福建龙岩苏邦栖霞组上部蜓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叙了福建省龙岩苏邦早二叠世栖霞组上部的类化石,计4属8种,并建立了Praesumatrinaneoschwagerinoides-Verbeekinacrassispira组合带。这些类化石的发现,不但为该地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证据,而且对华南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划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7.
详细记述了发现于甘肃玉门大山口上二叠统波罗晰类的新材料,依据其齿列特征-向前倾伏的弯钩状的门齿和横宽的具旁侧单一齿尖的颊齿,将其归入Belebey vegrandis Ivachnenko1972.这是波罗晰类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地层和古生物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滇东,黔西和桂北不同相区的三叠纪牙形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描述了采自滇东、黔西和桂北不同相区28个剖面的三叠纪牙形刺共22属79种。由于不同相区的牙形刺动物群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不同性质的牙形刺动物群的分布与岩相和古沉积环境关系非常密切。本区三叠纪牙形刺可明显分为两大类型,即“台地型”和“盆地型”。本文论述了牙形刺动物群的分布与岩相相带之关系,组建了不同相区的牙形刺序列,同时讨论了二叠-三叠系界线。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介绍了福建将乐玉华洞剖面(ZYI)的■类动物群,计9属18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带:1)Pseudoschwagerina miharanoensis带,2)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3)Eoparafusulina shengi带和4)Staffella pseudosphaeroidea带。这些■类动物群的发现,不但为福建省二叠系■类生物地层提供了新的素材,而且对华南地区二叠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王蕙 《古生物学报》1989,28(3):402-414,T001,T002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含油气远景极好的内陆盆地。因本区油气资源勘探工作的需要,笔者对盆地西南缘二叠系化石孢粉组合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原划为晚石炭世塔哈奇组上部的一段地层划入二叠系,并讨论了早二叠世植物群面貌、生态环境特征和孢粉组合中的混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