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2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200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人体内的水     
成人机体含有水分约占体重的三分之二,和地球表面海洋占有的面积比例相仿。有人称人体内也有一个大海洋。 (一) 人体含水量人体的含水量和下列几个因素有关: 1.年龄年龄增大,体内的含水量降低:胎儿为90%,新生儿80%,少年75%,成人只有65%,老年人下降到约50%。 2.机体组织人体的不同组织含水量相差很大:牙齿10%,骨骼25%,脂肪30%,肌肉72%,血液97%。 3.性别女性体内含水量一般大于男性。 (二) 水在体内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3.
144.
晚第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5.
中国灵芝科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现在已知灵芝种类有88种。本文概述了灵芝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中国古籍中有关灵芝的记载,灵芝的化学成分与制剂,灵芝的临床应用,灵芝的人工培养,灵芝的生态习性与分布。  相似文献   
146.
中国叶围煤污菌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47.
中国野牡丹科金锦香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介   《广西植物》1982,(4):181-188
<正> 本属是一个热带非洲、热带亚洲及热带澳洲的严格地旧世界热带分布式样的属,约100种,以喜马拉雅地区以南的印度次大陆为本属的分布中心,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属,其起源可能发生于冈瓦纳古陆;在亚洲的北界,已分布至尼泊尔、不丹、我国西藏东南、湖北南部、江苏长江口,直到日本的纪伊半岛。我国有12种,2变种,其中有3个特有种。种的分布以云南最多(10种),向东渐减,至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仅有1种。在这一区的发展,似  相似文献   
148.
中国鲤亚科鱼类的分类、分布、起源及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中国鲤亚科鱼类5属23种,内有1新种——尖鳍鲤Cyprinus acutidorsalis sp.nov.,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1)背鳍前部呈三角形突出,后缘具一很深的缺刻;(2)腹鳍起点前于背鳍;(3)尾鳍下叶不呈桔红色。中国鲤亚科鱼类区系,远较其他国家丰富,地方种有乌原鲤Procypris merus、岩原鲤P.rabaudt、尖鳍鲤、龙州鲤Cyprinus longzhouensis、短鳍鲤C.micristius,抚仙鲤C.fuxianensis、异龙鲤C.yilongensis、大眼鲤C.megalophthalmus、厚唇鲤C.crassilabris、杞麓鲤C.chilia、春鲤C.longipectoralis、大头鲤C.pellegrini、洱海鲤C.barbatus、云南鲤C.yunnancnsis、大理鲤C.daliensis和翘嘴鲤C.ilishaestomus,共16种。云南高原鲤亚科种类特多,仅见于云南的中国地方种多达12种。在云南各湖泊,鲤属鱼类种的分化十分明显,尤其在洱海,所产6种除杞麓鲤外,均为该湖所特有,同域种如此之多,殊属罕见,大概洱海一带即为鲤亚科鱼类的分布中心。云南高原特有种如此丰富,可能与云南地形地貌几经变迁,并具备着使该亚科鱼类区系得以繁荣和分化的良好生态条件密切有关。本文还对鲤亚科鱼类的起源和演化,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9.
150.
分析了斑叶蝉族昆虫在中国以及贵州动物地理区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分布格局形成、起源和演化原因。根据中国和贵州斑叶蝉族的地理分布数据,运用MEGA 6.0、SPSS 22.0和ArcGIS 10.2等软件,对斑叶蝉族昆虫的区及亚区分布进行支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斑叶蝉族现代分布中心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华南区的台湾亚区及滇南山地亚区,分布热点地区为西双版纳地区、海南地区和台湾地区。贵州斑叶蝉现代分布中心为黔东低山丘陵省、黔北中山峡谷省和黔南低山河谷省,分布热点地区为铜仁北部的沿河地区、遵义的务川地区及贵州黔东南州的榕江、雷山地区。斑叶蝉族昆虫中国分布区形成的顺序先是东北区,其次是青藏区和蒙新区,最后是西南区、华北区、华南区和华中区。贵州分布区形成的顺序先是黔西高原中山省和黔中山原丘陵省,其次是黔南低山河谷省,最后是黔北中山峡谷省和黔东低山丘陵省。中国分布区中,B21和B22聚类群属级阶元的相似性最高,区间关联性最强。在贵州分布区中黔东低山丘陵省和黔北中山峡谷省属级阶元的相似性最高,物种交流最为频繁。目前,斑叶蝉族昆虫的地理分布格局主要是历史气候变化、当前气候条件以及植被覆盖等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区系起源和演化主要受地质构造运动作用;斑叶蝉在各区的分布相似性可能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物种由南向北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