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76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61.
野葛花醇提物中异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葛花苷为标准品,对野葛花醇提物的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中的异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DPPH·法对各萃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1)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的异黄酮含量分别为35.27%、53.42%、52.13%和2.34%.(2)抗氧化实验显示, 4 部分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252、49、197和344 μg/mL.(3)相关性分析表明,野葛花醇提物各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自于其中含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野葛花醇提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异黄酮含量较高;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效果最佳;表明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62.
对κ-卡拉胶进行氧化降解,得到分子量不同的两种卡拉胶低聚糖,并分别制成四丁基铵盐,进而与马来酸酐进行酰化,制得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卡拉胶马来酰基化衍生物.对产物进行IR表征,并对产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κ-卡拉胶在马来酰基化以后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以及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相似文献   
963.
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色谱柱法对藜叶中化学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以Vc作对照,对分离纯化的芦丁、乙酸乙酯浸膏和正丁醇浸膏进行DPPH·、O2^-·和·OH的清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者对DPPH·、O2^-·、·OH均具有清除作用,且与浓度呈量效关系,芦丁对·OH清除效果优于Vc,芦丁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能力,其IC50为0.05μg/mL。  相似文献   
964.
川乌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川乌(Radix aconiti)植物的根和茎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61株,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同时采用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有29株内生真菌显示抗菌活性,占菌株数的47.54%;毛壳菌属是抗菌活性菌株的优势种属;活性高且抗菌谱广的菌株有3株,主要分布在毛壳菌属和束丝菌属。结果表明:川乌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965.
土壤来源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sp.2215 经发酵罐发酵,培养液经乙酸乙酯提取,硅胶柱层析、C18反相色谱、Sephadex LH-20、及TLC 和HPLC分离纯化得到四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IR,FAB-MS,1H,13C NMR,1H-1HCOSY,HSQC,HMBC等鉴定为单亚砜棘霉素(monosulfoxide quinomycine,1)、棘霉素(echinomycin,2)、喹喔啉-2-羧酸(3)、十六烷酸(4).其中化合物1、2经MTT法测定体外对K562细胞具有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4.0、1.5 ng/mL.  相似文献   
966.
不同蕨类植物提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对采自浙江天目山的40种蕨类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本文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mg/mL时,40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密羽贯众、野雉尾金粉蕨和狗脊等13种蕨类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9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60%。而在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mg/mL时,只有少数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狭顶鳞毛蕨的抑制率为62.63%±3.72%,蜈松草的抑制率为48.01%±2.87%,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活性均小于40%,甚至有些植物提取物不仅对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67.
20种植物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茄灰霉病菌(Alternaria solani)这两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采自江西省吉安市的20种植物提取物的抑制菌丝生长活性及孢子萌发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 mg/mL时,黄花草木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抑菌效果最好,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两种菌的抑制率均达100%;窃衣、小白酒草、羊蹄和车前草的抑制作用次之,对两种菌的抑制率均大于80%;单从对一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看,还有黄荆对小麦纹枯病菌率为100%,空心莲子草、窃衣、小白酒草和鬼针草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100%,但是,这20种供试植物的石油醚相和水相萃取物对两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均不强.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亦得到类似结果.以上结果提示植物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黄花草木樨、窃衣、小白酒草等的提取物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8.
加工因素对橄榄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橄榄叶加工过程中,加工因素对橄榄叶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1)干燥方式(微波炉干燥,烘箱干燥,低温冷冻干燥和熏蒸及烘箱结合干燥);(2)提取方式(超声波提取和搅拌式提取);(3)提取溶剂的酸度(pH 4、7、10).实验将总多酚含量和清除自由基活性作为衡量提取物抗氧化有效成分和活性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低温冷冻干燥、调节pH至4和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式,橄榄叶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有效成分最多.本研究对橄榄叶等天然植物中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9.
越橘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越橘属植物的富含的类黄酮等化学成分,以及其抗菌、抗癌防癌、抗氧化、抗糖尿病、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970.
成瘾的本质是人类或动物机体对致瘾源所产生的异常的生理或心理依赖性。这些致瘾源大致可分为物质和行为两大类:一类为一些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药物成分等精神活性物质,可直接刺激大脑产生兴奋、抑制、欣快或幻觉等反应,主要是由其中某些化学成分对神经系统所产生的药理效应引起的,此类物质戒断后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成瘾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